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人物事迹

程英
人物事迹;颜氏事迹;颜氏人物
2023-06-15
499

颜姓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在我国历史上有着许多名人,或许是威震一方的大将军,或许是创造出很多流传后世作品的大文豪。颜姓明星名人又有哪些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关于颜姓的历史及在现代的辉煌吧!(颜氏家族名人众多,此处只例举几位)


历史贤人


   颜回 (公元前521--前481) 字渊,一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都城(今曲阜)人。系颜路(孔子早期弟子)之子。他出身贫寒,自幼生活清苦,却能安贫乐道。不慕富贵,性格恬静,聪明过人,长于深思。孔子称赞他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听孔子所讲的许多高深道理,都能完全理解,且能“闻一知十”,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子把颜回作为最优秀的学生,很赞赏颜回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颜回跟随孔子周游列国,过匡地遇乱。颜回掉了队,孔子急坏了,待颜回赶到时,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颜回说:“老师在,我怎么敢先死呢?”孔子因而曾感叹:“颜渊大约也不是能助我的弟子,他对我说的无所不悦。”及在陈、蔡遇险时,子路等人对孔子的学说都产生了怀疑,而颜回始终不渝,并解释道:“老师的理想很高,学问很深,所以才不被一般世人所理解、采用,这正是他们的耻辱。”孔子听后很高兴。

   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 慎于言”。故孔子常称赞颜回具有君子四德,即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他终生向往的就是出现一个“君臣一心,上下和睦,丰衣足食,老少 康健,四方咸服,天下安宁”的无战争、无饥饿的理想社会。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哀叹道:“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回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传世之作。他的只言片语,收集在《论语》 等书中。其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一致的。汉高祖东巡祀孔子时,以颜回配享。后历代因之。唐贞观二年诏称“先师”。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为“兖公”。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改封为“兖国公”。元至顺初年(公元1330年),加封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改称为“复圣”。

47503929318671973.jpg





  

颜延之(384-456) 字延年,祖籍琅琊临沂人。历官始安太守、中书侍郎、领步兵校尉、御史中丞、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秘书监、太常、金紫 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颜延之出生于北方颜氏门阀士族家庭。其曾祖颜含,晋右光禄大夫。祖颜约,零陵太守。父颜显,护军司马。颜延之少孤贫,“好读书,无所不览,文章之美,冠绝当时”。他与谢灵运并为南朝宋文坛领袖人物、著名诗人,世称“颜谢”。又与谢灵运、鲍照二人,被后世称为“元嘉三大家”。颜延之好饮酒,不拘细行,“行年三十犹未婚”,而他却毫不在意,丝毫不以名利为念。当时,他的妹妹嫁给了宋武帝刘裕的辅助大臣、东莞刘穆之的儿子刘宪之。刘穆之念及通家之好,以及颜延之在江左的声望,想予以提携,当即被他拒绝了。直到30岁,才到后将军、吴国内史刘柳处担任参军、 主簿、后军功曹,前后约十年。在任后军功曹时,刘柳于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迁江州刺史,颜延之随至江州(浔阳),所居与弃官归田的陶渊明相距不远。二人相交至深,成为六朝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元嘉四年(公元427年),陶 渊明病卒,颜延之写了《陶征士诔》,歌颂了陶的高行峻节,也是现存最早的有关陶渊明的记载。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北伐,攻克洛阳。颜延之与同府王参军 奉命为特使前往洛阳庆贺。途中,颜延之作《北使洛》和《还至梁城作》两首著 名诗篇,为谢晦、傅亮所赏识。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奉太常郑鲜之举荐,颜延之为博士,后迁世子舍人。晋恭帝元熙二年(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建立宋朝,颜延之被补为太子舍人,转徙尚书义曹郎、太子中舍人。时尚书令傅亮自以为文义之美,一时莫及,颜延之负其才辞,不为之下,使傅亮甚疾之。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刘裕病死后,颜延之与谢灵运结盟,反对徐羡之等谋立刘裕长子 刘义符继帝位失败,被贬为始安(桂林)太守。在桂林三年,奖励垦荒,减免赋徭,贷粮贷种。宋元嘉三年(公元426年),司空徐羡之被诛,颜延之被征为中书郎,转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赏遇甚厚。

颜延之好酒疏诞,性狂放不羁,不能斟酌当时世势,见刘义康(彭城王)、刘湛(刘柳之子)、殷景仁专当要任,意有不平,曾说:“天下之务,当与天下共之,岂一人之智所能独了!”辞意激扬,每犯权要。刘湛等恨之,言于义康( 时为司徒),出为永嘉太守(治所今浙江温州)。颜延之非常气愤,乃作《五君咏》,分咏“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五人,而去山涛、王戎二人,已露对当时政治不满之情。刘湛与义康,因其旨意不逊,大怒,欲黜为远郡。宋文帝闻之,下诏于义康:“令思愆里闾,犹复不悛,当驱往东土。乃至难恕,自可随事录治。”由于宋文帝的宽容,颜延之没有被远谪。自元嘉十一年至十七年,他“屏居里巷,不与人间事七年。”

元嘉十七年(公元440年),刘湛被诛,义康外放江州刺史,朝庭重新起用颜延之为始兴王刘睿(宋文帝次子)后军谘议参军,御史中丞。在任无所奏,改任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后又遭尚书左丞荀赤松奏免。不久复任秘书监、光禄勋、太常。

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颜延之69岁,曾上表请求解职,不许。次年任光禄大夫。宋孝武帝即位(公元454年),任金紫光禄大夫,领湘东王师。颜延之又上表请解师职。孝建三年(公元456年)卒,年73岁。追赠散骑常侍、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如故。谥:“宪子”。

颜延之生活非常俭朴,从不为自己谋取私利。他的儿子颜竣做了高官后,权倾一朝,但颜延之讨厌。凡所资供,他一无所受。颜延之经常乘瘦牛笨车外出,偶碰上颜竣出行的车队时,便屏往道侧。常对其说:“我平时不喜欢见权贵,如今不幸经常见到你这位大人物。”颜竣起新宅,颜延之对他说:“好自为之,不要让后人笑你笨拙。”。

颜延之有文集三十卷,早佚。明人辑有《颜光禄集》传世。他曾注释过《论语》,并早于沈约注释了阮籍的《咏怀》。颜延之长兄系之,历官至益州刺史;三弟坦之,东阳太守。延之四子,颜竣、颜测、颜夐、颜跃。

47503943947643049.gif




颜之推(531-590),字子介。北齐琅琊临沂籍建康人。颜协第三子。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教育家和散文学家。

颜氏世代精于儒学。颜之推出身于高门士族之家,从小就聪明过人,早传家业,知书识礼。但刚满9岁,父亲颜协便去世了,此后家道中落,人丁冷落,颜之推由两位兄长抚育。12岁时,江州剌史萧绎召集学生讲读《老子》、《庄子》,颜之推终日伴读。但虚谈非其所好,颜之推还家学习其家传的《周礼》、《春秋》。由于兄长“有仁无威,导示不切”,颜之推虽读《礼》、《传》,也爱好作文,但“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年十八九,少知砥砺。”此后“博览群书,无不该洽,词情典丽,甚为西府所称”。梁武帝大清三年(公元549年),颜之推19岁,被任命为湘东王国右常侍,加镇西墨曹参军,开始了仕途生涯。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公元551年),颜之推21岁,正在郢州治所夏口(今湖北武汉)掌管记。候景叛军攻陷郢州,颜之推被俘,例当见杀,赖人救免,被囚送建康(今南京)。第二年,梁军收复建康,候景败死,颜之推回到江陵,任梁元帝萧绎的散骑常侍,奏舍人事,奉命校书,两年时间内,得以尽读秘阁藏书。梁元帝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北周兴兵攻陷江陵,颜之推全家被掳,因被周军大将军李穆看重,推荐他去掌管其兄阳平公李远书翰,次年被遣送弘农郡(治所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市北)李远处。颜之推在弘农不忘故国,蓄志南归,当得知北齐放梁使归国,凡梁臣留齐者,均以礼遣,便决心冒险舟行黄河水路逃往北齐,意欲由此返梁。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公元556年),他趁黄河水暴涨,携全家冒险从弘农夜乘小船,经砥柱之险,逃奔北齐,“水路七百里,一夜而至”。但在齐都邺城(今河北 临漳)听到梁将陈霸先废梁自立的消息,遂绝南归之意,不得已出仕北齐。文宣帝 高洋命其奉朝请,侍从左右。颜之推在北齐渡过了20年相对稳定的生活,先后担任赵州功曹参军、通直散骑常侍、中书舍人、黄门侍郎等官职,主持文林馆工作并编撰《修文殿御览》。他在仕途上虽屡有升迁,但官场险恶,随时有被陷甚至杀身之险。北齐朝廷中,汉族士大夫与鲜卑权贵相争激烈,祖廷为相,汉士人稍得志,亦更为鲜卑贵族及武人所嫉恨。颜之推处境尤其险恶,“为勋要者所嫉,常欲害之”。北周建德六年(公元557年),周兵陷晋阳,渐逼齐都邺城,颜之推进奔陈之策,丞相不从,令其出为平原太守,守河津。不久,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颜之推第三次成为亡国之人,时年47。颜之推与阳休之等18人同征,随驾赴长安。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颜之推在京城长安任御史上士。次年北周亡,隋代周后,颜之推又转为隋王朝效力。开皇初年,奉命与魏澹等重编《魏书》。后被隋太子杨勇召为学士,甚受尊重。开皇十年(公元590年),颜之推病故于京兆万年(今西安)。

颜之推著述甚丰,有《文集》三十卷、《颜氏家训》二十篇、《笔墨法》一卷、《稽圣赋》三卷、《证俗音字》五卷、《训俗文字略》一卷、《集灵记》二十卷、《急就章注》一卷、《还冤志》(又名《冤魂志》、《还冤记》)三卷。这些著作可惜大多失传,今存于世者仅《家训》、《还冤志》及《观我生赋》一篇,佚诗五首。

颜之推.jpeg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 、司徒颜杲卿从弟,唐代名臣、书法家。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颜真卿登进士第,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后因得罪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安史之乱时,颜真卿率义军对抗叛军。后至凤翔,被授为宪部尚书。唐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兴元元年(784年),被派遣晓谕叛将李希烈,凛然拒贼,终被缢杀。他遇害后,嗣曹王李皋及三军将士皆为之痛哭。追赠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又善诗文,有《韵海镜源》、《礼乐集》、《吴兴集》、《庐陵集》、《临川集》,均佚。宋人辑有《颜鲁公集》。

47503978427255977.jpg






颜伯焘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尚未显达的颜检生了个儿子,取名叫伯焘。长大后的颜伯焘,使颜氏进一步走上晚清显赫巨族之列。嘉庆十五年(1810年),颜伯焘考取顺天(北京)举人。4年后,嘉庆十九年(1814年),颜伯焘殿试入二甲中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眼看儿子将迎来人生中的高光时刻,颜检又是欢喜又是担忧,他希望儿子能仕途顺遂,廉洁从政。恰逢颜伯焘借新进士巡游的机会顺道赴浙江省亲,颜检郑重地将一本颜希深任泰安知府时所刻官箴拓本,让他好生铭记,奉作为官圭臬。

道光二年(1822年),颜伯焘出任陕西延榆绥道台,已再次出任直隶总督的颜检,又赠以杭州刻石拓本给颜伯焘,一再叮嘱他依官箴行事,廉洁奉公、勤政为民。道光四年(1824年)立秋,颜伯焘为官箴写了跋文,连同拓本一并送给长安知府张聪贤,重新刻石立碑以广其传。

道光十年(1830年),颜伯焘出任陇西巡抚,随军征讨回疆,因转运粮草和兵马辎重有功,受赐花翎。

颜伯焘历任陕西督粮道、陕西按察使、甘肃布政使、直隶布政使、陕西巡抚、云南巡抚、云贵总督等官职,“累世膺疆寄,娴习吏治,所至有声”(《清史稿 列传一百五十八 颜伯焘传》),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好名声。





现代名人

                                                                                              

颜乾麟

根据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建设方案,颜乾麟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于2011年12月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成立。

工作室导师颜乾麟主任出生于中医世家,为丹阳颜氏内科第三代传人,孟河马培之先生第五代传人,国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7年获得“全国 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2011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2012年被评为“全国名老中医 药专家”。现任同济大学中医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其在学术上坚持中医学核 心理论,传承颜德馨教授“衡法”理论学术思想和“气血辨证”理论体系,重视中医病机理 论研究。临证善于运用中医气血理论指导临床实践,认为气血失衡是心脑血管病的基本病机,急慢性心脑血管病皆与瘀血有关,活血化瘀、畅通气血治则应贯穿于心脑病预防和治疗始终。长期从事中医内、儿、妇科病的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尤对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症、高血压病、老年痴呆、脑梗死后遗症的诊治有较深的研究,具体用药重在调理气血,视病情缓急,针对病机异同,融贯诸法,辨证施治。

工作室主要由韩天雄副主任、潘新副主任、刘珺主治医师,颜琼枝(颜氏嫡系传人)医师等成员组成,主要从事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临床及基础研究。平时长期安排人员跟师学习,收集颜乾麟主任历年发表论文、专著、读书心得、讲稿、临证体会及医案资料等,将其按时间顺序整理汇编。通过跟师抄方,医案分析,专著学习,授课访谈等方式,认真揣摸,深入研究,对颜乾麟主任在中医理论方面提出的新见解、新观点、临证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凝炼总结并应用于临床。近年在核心杂志发表《颜乾麟教授分期辨治失眠经验介绍》、《颜乾麟教授运用“三黄”治疗心脑血管病经验》、《颜乾麟教授理气法在治疗心律失常经验介绍》等论文多篇,同时承担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继承科研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项。



颜德馨

颜德馨首席名老中医工作室“颜德馨首席名老中医工作室”成立于2005年8月,旨在收集、整理、研究颜德馨教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传承祖国传统医学文化。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是工作室的学术带头人,虽已耄耋之年,却依然怀揣弘扬中医药文化瑰宝、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与使命感,德艺双馨,率先垂范。工作室成员兢兢业业,注重文化传承,加强名老中医经验整理,历年来编撰出版专著多部,参与多项符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重大课题研究,同时发扬中医,服务社会,积极参加媒体宣传、社区宣讲、医疗咨询等活动,加强中医、中药文化的传播,并组织义诊赠药,服务百姓大众,深获好评。2009年11月“颜德馨首席名老中医工作室”荣膺“全国先进名医工作室”称号。

2005年8月,上海颜德馨首席名老中医工作室成立。成立以来,颜德馨教授在工作上率先垂范,工作室成员兢兢业业,传承祖国传统医学文化,学习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弘扬中医特色并指导临床实践,积极服务社会,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成果,2009年11月“颜德馨首席名老中医工作室”荣膺“全国先进名医工作室”称号。

颜德馨.jpg





颜学庆

北大教授程和平、颜学庆、季加孚获2020年度何梁何利奖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程和平院士、物理学院颜学庆教授、肿瘤医院季加孚教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入选人数在全国高校中最多。截至目前,北京大学共有55人次获得何梁何利基金奖励。他们在各自的学科领域内取得了重大发明、发现和科技成果。颜学庆,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副院长,长期从事离子加速器物理研究,在低能核物理和核技术领域开展了系统研究。

颜学庆教授通过提出和证实激光稳相光压加速方法,揭示了超强激光整体推动薄膜和加速离子的物理机制,推动激光离子加速器走向应用;提出和证实临界密度等离子体透镜方法,利用飞秒激光将碳离子加速到580MeV,打破飞秒驱动碳离子能量加速纪录;提出匹配束流动力学方法,用于多个大科学装置理论设计;建造了首台1%能散激光质子加速器装置,成功应用于磁约束聚变、质子照相和粒子辐照等领域,首次利用激光加速质子束实现了聚变等离子体芯部极向磁场的实验测量,可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二维磁场诊断新方法。研究推动设立了怀柔国家科学中心交叉研究平台“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和教育部“十四五”大科学装置预研项目“北京激光加速器装置”。

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颜学庆教授先后承担了科技部的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和基金委的创新群体项目,曾入选中国核物理学会胡济民教育科学奖(2007年)、德国洪堡学者(2008年)、北京卓越青年科学家(2018年)和美国加州大学(埃尔文分校)Rostocker杰出讲师(2019年)。2019年获得世界加速器大会Hogil Kim加速器奖。

颜学.jpg






颜晓峰,男,1955年生,江苏涟水人。曾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全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员,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少将军衔。现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获军队院校育才奖银奖,首届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国防大学刘伯承科研成果一等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优质大课奖,国防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出版专著4本,主编5本,在《求是》、《哲学研究》、《哲学动态》、《自然辩证法通讯》、《中国军事科学》、《军事学术》等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70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发表理论文章28篇。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出版专著《创新论》、《诚信与文明》、《知识创新:实践的诠释》等,主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发展观的历史进程》、《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等。

47504040847408294.jpg





颜愫蓉,女,系大马雪隆歌唱艺人,马来西亚颜进明博士介绍歌唱艺人顏愫蓉宗亲。(颜进明博士)讯颜愫蓉宗亲现居马来西亚雪兰莪州,祖藉福建永春达埔。她是马来西亚实力派歌星,出道至今有24年,在各类歌唱比赛中曾荣获上百个冠亚季军奖项的常胜军。南方唱片机构旗下前歌星,录制过数张个人专辑。2017年举办了"星梦之旅"个人演唱会。除了商演之外,目前也在社团及音乐学院担任歌唱导师。2O2O年因疫情关系,转向直播发展,以嘉宾身份为商家站台及产品公司宣传等。收视群众居多,直播其间并以献唱经典名曲为主,并拥有一把可以诠释流行歌曲及经典歌曲音乐混合等。在直播听众人流量突破接近4千人,平均现场观看人数超过1千人以上。总观看人数突破百千。

颜愫蓉.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