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氏名人
崇氏名人
崇 军
(生卒年待考),字子云。著名西汉朝大臣。年十八岁时入长安,从济南步行入关,关吏与繻(帛制通行证,上写字,分为两半,出入时验合)为信,令其返还时验合。崇军说:“大丈夫西游,终不复传还!”弃繻而去。后崇军果当选为博士弟子,官至谏议大夫。后执节出关,行使郡国。出使南越,自请“受长缨,一定捆住南越王的脖颈,把他带到宫殿下”。
崇军逝世时年仅二十余岁,世称“终童”。
崇 带
(生卒年待考),著名汉朝将领。西汉末期,崇带任汉代校尉史。王莽篡汉后,崇带与陈良共杀校尉,自称废汉大将军。不久,终带害怕匈奴入侵,祸及自身,便与陈良、司马丞、韩玄、右曲侯任商等人带领两千多人投靠了匈奴。
崇 郁
(生卒年待考),唐朝人。著名唐朝官吏。为人仁义,做县官。著名诗圣杜甫和他很有交情,写过不少诗赠送给崇郁。
崇悦华
(公元1939~今),江苏滨海人。著名公安部一所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三级警监。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器件研制工作。主持摄像管系列产品靶面研究和生产。其中图像存贮管等获国家科学大会奖;碲化锌镉系列摄像管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公安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系列硅靶微光摄像管研制和生产,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安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论文约二十万字,其中《摄像靶负像》用静电场理论和半导体理论,在世界上首次完整建立摄像靶负像理论模型;《摄像靶光电转换特性》首次在世界上完整解释光电转换特性的物理机制。首先在国内建立三氯乙烯预氧化处理工艺,有效消除硅单晶二次缺陷,大大提高硅靶的成品率。此项工艺也适用于其它半导体器件的生产。碲化锌镉摄像管靶面制作工艺,实际上完全可以用于制作相同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工艺成熟,转换效率也高。希望与有志者合作,开发新的能源。
崇 刚
(公元1943~今),安徽天长人。著名地方新闻工作者。1965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67年到黄石人民广播电台从事记者工作,历任电台编办副主任、台党支部副书记、副台长、党支部书记、总编辑等职。
1992年任黄石日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1995年兼任《黄石晚报》总编辑。主持编辑出版了《黄石人民广播电台三十年》、《鄂东漫行》、《今日黄石》等书,《一封边防战士的来信》、《走出困惑》、《举步之劳嫌麻烦,一楼之内寄公函》等新闻作品,曾分获全省优秀广播作品二、三等奖;《散步健身法》、《大自然的报复》等科普作品,曾获黄石市科普作品一等奖。获奖的论文有《中等城市台的改革要走自己的路》、《关于批评报道“属”的探讨》、《也谈报纸的商品属性和新闻的非商品性》、《坚持抓好三个环节,实现图文两翼齐飞》等。
崇世民
(公元1940~今),天津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现任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总公司信息部主任,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先后设计并制造出:丝扣检查仪、塑料与粉末冶金零件破碎机、卸扣机、四百克注塑机、二百五十吨油压机及渗碳炉改装、自动搅腊机,挂砂与浇注流水线、250千瓦中频可控硅电炉、十二工位自动压腊机。参与北京焊切工具厂厂房工艺设计,北京风机二厂、天津自行车厂、天津客车厂、重庆中美合资企业喷漆车间改造工程,北京纺织机械厂的零件难加工的攻关,燕山机械厂大理石切割机研制。并通过在北京化工设备厂推广组合作业法与窑炉改造的验收工作。在推广少无切削、成组工艺、先进的工夹模具工作中写出有价值情报资料,如“国内外夹具发展概况”、“进一步推广组合夹具意见”、“北京市模具行业调查报告”、“国内外模具发表概况”等得到北京市经委领导的好评。并于1983年获一机部科技情报二等奖,1983~1984年分别获一机部和北京市机械工业局推广组合夹具先进个人称号。他组织翻译二十二万余字科技资料,为上海职工大学、北京机械工业局职工大学编印《公差与技术测量》、《液压》、《夹具》、《工艺与机床》等书。
根据市场需要为发展我国包装和食品机械行业,经过多年积累现正着手出版《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企业大全》、《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产品使用手册》和《食品加工工艺与设备成套大全》等使用性很强、技术性较全面的书籍。
崇有道
(公元1944~今),山东青州人。高级农艺师。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山东省青州市益民果树研究所所长。从事果树工作二十多年,先后承担省、地、县科技课题十二项,其中获省科委三等奖1项,省农业厅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地区科委一等奖一项,县科委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四项,国家专利一项。
1983年主持的潍坊地区科委“苹果三当育苗技术研究”,把苹果育苗时间由二~三年缩短成一年,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在全国大面积推广。主持的“青州蜜桃综合技术开发”使青州蜜桃面积扩大到四万亩,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使古老品种又焕发青春。
l990年获山东省农业厅全省农牧业先进工作者称号,l991年获山东省优秀经济林工作者称号,1992年获潍坊市优秀科技人员称号,1985~l990年3次获青州市先进工作者称号,1979年被潍坊市直机关党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发表论文二十多篇,其中《山东省杏树优良品种调查初报》、《艺术苹果生产技术研究》、《冬雪蜜桃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论文都有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证,有两篇论文获中国农学会优秀论文奖;出版专著两部。
崇 泉
(公元1952~今),安徽人。著名中国外交家。现任外经贸部亚洲司副司长。毕业于经贸大学及哈佛大学商学院高级经理班。
1980~1982年,中国驻日内瓦联合国机构常驻团任随员。
1983~1987年参加外经贸部国际司分管联合国技术转让行为守则谈判。
1988~1991年驻美使馆商务处任二秘。
1992~1996年新华社澳门分社经济部任处长,副部长、部长。
1996~至今,任外经贸部亚洲司副司长。
崇庆余
(公元1955~今),江苏射阳人。著名当代教育家。徐州师范大学副院长、副教授。崇庆余副教授是徐州师范大学首批中青年学术人才,1983年毕业于徐州师范大学之后,一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省级刊物上发表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研究论文三十余篇,其中八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的《中国现代史》、《中国政治》、《中国外交》、《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邓小平理论》等期刊全文转载,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出版《再铸辉煌——1992年的中国》、《同舟共进——王昆仑、屈武、朱学范评传》两本。相近现代史史料学会理事、江苏省党史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政治会理事。
1999年1月江苏省教委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2000年6月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崇辉林
(公元1962~今),湖南临湘人。著名中共地方党务工作者。现任临湘市交通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主要业绩:1978年参加工作,1991年调临湘县交通局。撰写了多篇有价值的文章。多次被中央、省、市内部刊物采用,其中撰写的《对当前农村女党员队伍现状的思考》被评为1991年县党建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重视培养和发展农村女党员》1991年在县首届领导干部调查报告征文中荣获三等奖,《湖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获“改革开放与湖南经济发展研讨会”征文荣誉奖,并被收入《中国现代管理科学研究文库》一书;《共谱国道文明曲》被收入《中国党政干部改革论坛》,《试论毛泽东正确对待犯错误干部的主要思想及重要意义》被收入《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研究文库》和《世纪之光》两部大型文献丛书。被《人民公路报》授予1995年优秀通讯员称号。1984年、1987年被评为岳阳市保密工作先进个人;1988年被县政府授予记功奖励,被省委办公厅授予省优秀机要员称号;1992年被市政府授予记功奖励;1993年被评为市人事工作先进个人;1994年被市政府授予三等功奖励,并被评为市组织工作先进个人。
1995年、1996年被市政府授予嘉奖;1996年、1997年分别被岳阳市政府评为107国道文明路创建工作先进个人和授予二等功奖励;1997年、1998年被评为市优秀纪检监察干部。
1998年在抗洪抢险中成绩突出,被岳阳市交通委员会荣记三等功一次,并被评为岳阳市治理公路“三乱”、文明建设工作先进个人;1998年、1999年被市政府授予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