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姓始祖及迁徙分布
得姓始祖
一、向垚夏朝时在陕西建向国,以国名为氏。为向氏已知的得姓始祖。
二、西周周武王大封诸侯时,在追封先帝后裔时,封炎帝的一个裔孙在向地,班固定为沛郡(今安徽怀远区域),建有向国,国君称向伯。为向氏始祖。
三、子肸“向父”,宋桓公之子,名。其孙(一说曾孙)名子戌,任宋国左师,执掌国政。公元前五四六年,他师华元故智,约合晋卿赵武、楚令尹子木在宋结盟,再次弭兵,谈判修和。此次弭兵大会共邀二十余国参加,使晋、楚藉以平分霸权。此会以后,中原各诸侯国未再发生较大战争,得以安宁十多年,这在春秋史上是少见的。子戌也因此名扬列国。他以祖父向父的首字为姓,其后子孙沿续相传,称“向父”氏。尊“向父”姓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向福四:讳廷龙,字乐云,号泰华,公乃宋靖康时守淮宁,殉节和卿公七世孙也,世居河南登元至正壬辰进士历官秘书丞拜殿中侍御史后钦授江苏巡抚政简刑清军民戴德因目挈元运将衰谢职归隐偶游润州由金焦历图峯见共地山辉泽媚俗美风淳爱置田于当沙引家众而居焉。公生于元至顺庚午年三月初九日丑时,享寿七十八,殁于永乐丁亥年八月十一日,配无人王氏,生于元统癸酉年九月十八日亥时,寿七十六,殁于永乐茂子年十一月十一日,合葬宅西新茔,生四子:禄三;禄四,禄五;禄八。是江苏向氏始祖。
迁徙分布
向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榜上名列第九十九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一百七十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4%左右。华元杀荡泽、向带等舍于睢上……”。可知向带亦为桓公之后,综合其他史料判断,向子戌所处年代应在向带之后 ,这就说明,向父为向姓得姓始祖无疑,但是否由子戌改向而来尚须斟酌。无论如何,向姓发祥于今河南商丘一带毋庸置疑。宋元公时,华亥与向宁叛乱,后二人双双败逃楚国。
战国时,秦国有向寿。可见在先秦时期,向姓已南及潇湘,西入关中。此期至两汉,向姓除继续繁衍于商丘一带外,有一部西迁洛阳,一部迁于今山东金乡一带,并有一部北渡黄河进入山西,此际见于史册之向姓有东汉时期的向栩、向长,二人均为河内朝歌(今河南商丘)人,可见在东汉以前,商丘依旧为向姓繁衍之大本营。
此期至魏晋时期,向姓在北方发展的尤为昌盛,并形成了向姓河南郡望、山阳郡望、河东郡望。三国时,襄阳宜城(今属湖北)人向宠、向充兄弟,向郎、向条父子入蜀。南北朝至隋,由于社会动荡不安,向姓有避居江东,也有湖北之向姓南迁湖南。但上述三大郡望依旧较为兴盛。
唐安史之乱后,唐王朝两度请回鹘出兵助战,则洛阳、西安两次遭受回鹘将士的灭顶之灾,向姓河南郡望名存实亡。接着又有黄巢起义接踵而来,向姓为避乱或其他原因始大举南下,四川、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均成为向姓避难所。
北宋时,开封人向敏中入朝为相,又有其从孙向经之女向皇后嫁于神宗,使得这支开封向姓人家飞黄腾达起来,名载史册者有十五人。宋靖康之耻后,向敏中玄孙向子因仕宦之故迁居临江军清江(今属江西)。明初,陕西、山西向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北京,广东等地,后来又有向氏族人迁往台湾定居。
明清之际,向姓已广布全国各地,并有沿海之向姓渡海赴台,进而远播海外。如今,向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湖北、四川、重庆多此姓。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九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如今,向氏族人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南省为多,约占全国向氏人口的3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