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戚氏起源及得姓始祖

晓名
戚氏
2020-01-03
1026

起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的封地戚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戚氏源于姬姓,远祖世系为颛顼帝有九子,八子仲容为远祖一世祖,传至四十二世康公,楚、宋累战桐柏山,卫侯命康公往说,兵罢二十年未战,因功卫侯封戚邑之地于康公,后建戚城。传至四十九世姬和公,周王赐姓姬“和”公为戚,戚氏诞生,姬和为戚和(戚氏一世祖)。

戚氏族人大多尊奉孙林父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官位,出自春秋真纳国时期军制戚卫,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戚,就是斧子,非劈钻砍柴的斧子,而是专指作战用的兵器战斧,后亦称行刑之斧、仪仗之斧。戚卫,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专门执掌戚的亲军侍卫,多用于君王仪仗和护卫,以及军营中司职执行军法的刽子手。戚卫是一种非常荣耀的职位,一直沿用到清朝末期。在兵书典籍《军礼司马法》中记载:“殷执白戚。”在典籍《诗·大雅》中也说明:“干戈戚扬。戚,斧也。”在典籍《释名》中也有解说:“戚,戚也。斧以斩断,见者戚惧也。用以戚卫。”

在戚卫的后裔子孙中,又以先祖官职称谓或职业为姓氏者,称戚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诸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 满族尼沙氏,亦称倪沙氏、尼察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盍散部,以姓为氏,满语为Nisa Hala,汉义“结实”,世居那木都鲁(今俄罗斯滨海地区)、尼沙(今辽宁开原)、乌苏里绥分(今黑龙江今绥分河上游地区)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戚氏、倪氏等。

⑵ 满族齐达哷氏,亦称戚代勒氏,满语为Cidar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多冠汉姓为戚氏、齐氏。

源流四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蒙古族、傣族、土家族、侗族、苗族、高山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戚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戚氏,世代相传至今。

 

各支始祖

戚廷玉:南宋初自汴梁迁临安,后落业苏州城外酒坊。是为包山戚氏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