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焦达峰

晓名
焦达峰
2013-03-27
658

  焦达峰(1886-1911)辛亥革命烈士。字鞠荪,湖南浏阳人。早年入浏阳高等小学/长沙高等普通学堂预备科学习。后加入哥老会,参加1906年萍、浏、醴起义,任起义军将领李金奇的参谋。失败后逃亡日本,入东斌学校学军事。不久加入同盟会,任调查部长,专事联络会党。1907年8月,与邓文翚、刘公等组织共进会,为同盟会外围组织,改同盟会纲领中的“平均地权”为“平均人权”,以便联络会党。1909年先后在武汉、长沙设立共进会机关部,开展革命活动。

人物概述

  焦达峰(1886-1911),原名大鹏,字鞠荪,湖南浏阳焦家桥人,“达峰”为其在日本时署名,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烈士。

  焦达峰出身于富裕的地主家庭,他4岁入私塾,人极聪慧,9岁即能作诗。1899年,入浏阳县立南台高等小学堂,开始接受新知,因不满清廷腐败颟顸,逐渐产生反清思想。16岁时经人介绍加入洪福会,这一经历为他革命后长期从事会党工作打下了基础。

  日本以明治维新走上富国独立之路令焦达峰心向往之,因此,1903年,他进入长沙高等普通学堂学习,兼习日语以为留日准备。1905年,焦达峰自费前往日本留学,在东京东亚铁道学校学习铁路管理与爆破技术。日本留学生活开阔了焦达峰的视野,也促使他走上了革命道路。8月同盟会成立,焦达峰加入同盟会从事会党联络工作。1906年,焦达峰奉黄兴之命回湘参加萍澧浏起义,担任浏阳会党铁血军总司令李金奇的联络参谋。起义失败后,焦达峰遭清廷通缉,逃亡日本。

  1907年,焦达峰担任新成立的同盟会调查部长,成为同盟会骨干。因不满同盟会集中全力经营华南的策略,焦达峰与张百祥、孙武等人在日本组织成立共进会,以图在长江流域中部地区进行革命。

  1909年初,焦达峰和孙武奉命回国筹划起义,4月,在汉口设立共进会总机关。8月,焦达峰前往湖南成立湖南共进会机关,并积极联络集聚湘赣会党进入共进会,为将来起义准备基础。

  1911年4月广州黄花岗起义前,焦达峰在湖南策划准备以响应之。但是黄花岗起义惨遭失败,焦达峰只好和杨任等人前往武汉与孙武等商议两湖共举义事。7月回湘,加紧联络新军及巡防营工作,并说服立宪派共同合作。

  武昌起义后,焦达峰与陈作新于10月22日在长沙领导新军起义,因提前做好了内应工作,起义军兵不血刃占领长沙。次日,湖南军政府成立,宣布脱离清廷独立,焦达峰被推为都督。之后,焦达峰立即派出主力军队增援武昌革命军,却忽视了身边最危险的敌人——立宪派。31日,长沙北门外和丰火柴公司发生了挤兑风潮,立宪党人骗请都督前往弹压,焦达峰命陈作新前往查看处理,毫无警惕的陈作新刚至北门铁佛寺,即被立宪派策反、预先埋伏的新军管带梅馨杀死。随即,梅馨又指挥所部冲进都督府,焦达峰被执杀于都督府门外。而事前,曾有人劝焦达峰暂避,他却浩气凛然的说:“余惟一身受之,毋令残害我湘民;且余信革命终当成功,若辈反复,自有天谴。”焦达峰死时,年仅25岁。

  焦达峰一生虽然短暂,但却志向坚定,一旦确立革命目标,即勇往直前,不为任何挫折所动摇。他遵从组织之命,长期从事于运动会党工作,率先促成湖南独立,对革命事业厥功甚伟。此外,他淡泊名利、大公无私,为了人民利益不惜杀身成仁,此行此举可歌可泣。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为缅怀革命元勋,追赠焦达峰为“开国陆军上将”。1916年,刘人熙督湘,感于焦达峰死之悲壮,在长沙岳麓山其墓前特立“浏水坠泪碑。”

革命事迹

  光绪三十二年(1906),萍浏醴会党酝酿起义,黄兴派焦达峰回国联络。他先回浏阳,后到醴陵,担任哥老会首领李经奇的联络参谋。李被清兵追捕溺死后,焦达峰再到日本,进入东京东斌步兵学校。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月,共进会在东京组织实行机关,焦达峰被推选为湖南都督。十二月到汉口,与革命党人商设湖北共进会。当时,长江流域众会党各树一帜,不相统属。焦达峰便以“共进会中华山”名义促其统一。宣统元年(1909)初,县人周海文、刘肯堂到汉口销售布疋,捐出布款资助革命。焦达峰化名左耀国,与周、刘同回湖南,运动各县会党统一行动。众推焦达峰为首领。宣统三年(1911)春,焦达峰准备响应广州起义。旋因起义失败,遂避走汉口,与湖北共进会孙武、居正等商议两湖起义,订下“长沙先发难,武汉立即响应;武汉先发难,长沙立即响应。”的盟约。

  这年五月,反对铁路国有的风潮席卷湖南。焦达峰急回长沙,与革命党人、新军排长陈作新等商定起义方略。决定由陈负责运动新军、焦负责调集会党合力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13日,焦达峰才得到消息。因急于践约,遂定23日在长沙举事。事泄,湖南巡抚余诚格决定搜捕革命党人。焦断然把起义时间提前到22日,自统新军攻小吴门,陈作新攻北门。清巡防营猝不及防,巡抚慌忙逃走。新军兵不血刃,起义成功。当即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南都督府”,焦、陈分别被推为正、副都督。旋清廷派军南下反扑,武汉危急,向湖南求援。焦达峰先后派第四十九标、五十标军赴鄂助战。

  先此,以谭延闿为首的湖南立宪派,投机革命,企图坐享胜利成果。后来焦达峰被推为都督,谭延闿心甚嫉恨,乃一面操纵成立参议会,以削弱都督权力,一面散布谣言,说焦“贪污军饷,利用会党排挤新军”,煽动旧军官反焦。同盟会员谭人凤劝焦警惕立宪派阴谋,采取适当对策。焦达峰却认为“理论应如此,而事实或有窒碍”,且说:“我认为种族革命,凡我族之附义者,不问其昔为官僚,抑为士绅,余皆容之。”

  焦达峰分兵援鄂之际,谭延闿幕后指挥旧军官梅馨,乘机发动变乱,于31日刺杀任职仅10日的焦、陈。焦年仅24岁。谭延闿取得都督职位后,假装正经,一面扬言追查凶手,一面盛敛焦达峰,礼葬于岳麓山,并立其铜像。刘人熙题墓碑,曰:“浏水堕泪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