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温少鹤

晓名
温少鹤
2013-04-15
607

温少鹤

2012-09-07来源:转转作者:阅读:9
0        

       温少鹤,(1888~1968),名嗣康,回族,重庆巴县人。著名现代教育家、著名实业家。其父温鹤汀,是伊斯兰教的乡老(会长),又是前清秀才,喜好诗文,著有诗集,善画梅,精医术,以行医为业,有忠厚长者风,其家为县中有名望的家族之一。温少鹤六岁发蒙读私塾,后进开智小学和重庆府中学堂读书,其后由渝到蓉进四川高等学校,在四川高等学堂第二类(理科)毕业。他的同学任鸿隽(曾任四川大学校长)曾邀他一道赴美留学,温少鹤拟与之相偕出国,因当时尚系独子,为母所留,致未成行。他由蓉回渝后,长时间从事教育工作,作过巴县中学校长,努力传播新学。胡子昴、周钦岳、李嘉仲等著名民主人士,均曾在该校就读。其后温少鹤他还在重庆联中,川东师范等校任过教。1914~1921年被任为巴县劝学所视学;后劝学所改称教育局,仍任局长。1922年至1925年任巴县教育会会长,对地方教育副业之兴革多有贡献。1919年温少鹤在任巴县视学期间曾积极支持当时兴起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是年,重庆成立留法勤工俭学分会,他以教育界知名人士的身份,被选为分会主要负责人之一。1923年地方当局装备创办重庆大学,他被邀担任筹备员。温氏家族在早年重庆生丝输出业中颇有名气,温少鹤的四叔温友松,堂兄温希谷均办有丝厂,为发展重庆机器缫丝业,开创了风气,对推动民族丝业生产,有过较大的影响。温友松曾担任重庆生丝帮的负责人,清末民初之际,被推为重庆总商会会长,故温少鹤的家庭与重庆工商界有较深的关系。当他由成都毕业返渝后,温友松即对他多所倚重,邀集他兼任总商会工作,职务是总商会事务所所长(秘书),襄办会务,成为温友松的得力助手。早在1914年,温少鹤即建议总商会创办报纸,作为推动今务之工具,得到负责人的赞同和支持,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重庆《商务日报》便于1914年4日25日正式出版,成为重庆早期著名报刊之中。报社首任社长,由前清秀才、教育界知名人士周文钦担任;周离任后改由温少鹤接任,先后达七八年之久。他曾撰文说明发行《商务日报》的目的,在于促进工产权经济之发展,其主要内容为:传播各地工商消息,反映工商意见,陈述工商疾苦,宣传总商会重要文件及会计精神,反对地方当局阻碍发展经济的措施。在他主持报社期间确实贯彻了上述办报方针,代表了工商界的利益,得到了商会的好评。 1922年,全国总商会在上海召集国是会议,重庆总商会派温少鹤为代表前往参加,事先他征集和整理好重庆工商界对国是的意见,开会时在会上逐一陈述,内容实际,切时,颇为各方注目。他在会上会见了章太炎、张季直、梁启超、黄炎培等名流学者,得到他们的奖掖。回渝后,奔走传达,在商界中声誉日起。1923年他担任了总商会会董。1924年重庆丝业公会改组时,他因素主振兴丝业,扩大销路,为丝商拥护,被选为丝业公会总董(后改称主席)。
       1928年在重庆市商会改选中,又被选为主席,以后并连选连任多届。当时重庆《新蜀报》在报道市商会选举的新闻中,曾赞誉温少鹤“为人正直、处事公允、物望所归,故在每次商会选举中多得全票”。当时,商会恒以筹措军阀派款、处理商事纠纷为务。而温少鹤素抱教育之旨,转入商会工作后,仍未稍懈此志。1922年他在上海结识黄炎培后,即经常信函往返,受益颇多;特别对于发展职业教育,更有进一步认识,力促商会创办学校,培养商业人才。1925年“重庆市商会私立商业职业中学”开办,由市商会选出各行业代表人组成董事会,由温少鹤任校长,并亲自任教,后来还由他兼任学校董事长多年。1932年在他的倡议下又创办了普通中学一所,取名为“重庆市商会私立中学”,仍由商会推人组成董事会,由他任校长。1934年两校经四川省教育厅核准,定名为“益商职业学校”和“通惠中学”。此时学校日益发展,学生增多,校舍不敷应用,温少鹤乃商得两校董事会同意,拨打经费,在今重庆市内两路口教门厅购地一百一十方丈,修建新校址,于1935年建成迁入。两校采合二而一制,合并组成董事会,统管两校校务。两校教职员大多兼管两校事务,拿一份工资,节省了人力财力,在行政管理上颇具特点。所办商业职业学校开设西式簿嵩、统计、会计等课程,培养新式财会人才,适合当时工商界的需要,每届毕业生,多为各企业所雇用。自创校至1944年,温少鹤主持校务达二、三十年,为推进职业教育,培训商业人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