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桂永清

晓名
桂永清
2013-07-05
751

      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第1期,毕业后任连长,复迁革命军第1军特务营长,1926年秋,北伐入闽,升团长。1927年晋升为上校,旋授少将,迁警卫师第31旅旅长。一个黄埔五期学生称赞他“不仅很有军人本色,对政治见解和历史亦具相当眼光。”

      桂永清是黄埔一期毕业生桂永清(1900~1954.08.12)字率真,江西省贵溪人。国民革命军海军二级上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发起组织“三民主义研究社”,成为蒋介石心腹亲信。历任军职累升至旅长,参加东征、北伐。1930年留学德国步兵学校,后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教导总队总队长,旋即调任安庆警备副司令。1935年升任师长,南京警备司令。1937年参加南京保卫战,擢升军长。1940年任驻德国武官,1944年调任驻英国武官兼军事代表团团长。抗战胜利后回国,出任海军副总司令,1947年升任总司令,创办“青岛海军训练团”。赴台后,于1951年授海军二级上将。翌年,调任“总统府参军长”,两年后就任“参谋总长”,1954年8月12日在台北病逝。

      本县鹰潭高等小学、江西公立国语讲习所肄业,江西省立第一中学、德国步兵专门学校毕业。曾任高等小学教员,北伐赣军总司令部军需,中央直辖讨贼军游击第一旅司令部书记等。1923年冬到广州,人大元帅府军政部教导团军士连当兵。1924年初人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第一队学习,后由江西省出席国民党一大代表徐苏中、彭素民保荐投考黄埔军校,同年6月转入黄埔军校,入第一期第二队学习。参与组织孙文主义学会。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第二团九连上尉连长、党代表,第一师特务连连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特务营营长。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于第一次东征战后,擅自没收敌军财物,邮寄回江西,事泄后被判死刑。后因学生联呈国民党中央,请念其淡水、红湖、兴宁战功,从宽处治。1925年4月8日依中央议决案,免桂永清死罪,令其戴罪立功。1927年起任独立第五十八团上校团长,第一集团军总部特务团团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警卫一团团长,第十一师三十一旅少将旅长。1930年赴德国学习军事,次年秋回国,与贺衷寒等组织复兴社。后任中央军校军官高等教育总队第一队队长、总队长,复兴社中央干事会常务干事兼训练处长。中央军校军官训练班主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辖三旅九团四万三千余人)中将总队长。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1936年10月授陆军中将。任第七十八师师长,首都警备副司令,兼任南京市大中学校学生暑期军事集训总队总队长。西安事变发生后,任讨逆军第五路第一纵队指挥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四十六师(由教导总队改编)师长,第二十七军军长,军事委员会战时干部训练总团教育长。1938年5月因兰封战役失利被撤军长职。

       桂永清后任三青团I临时中央监察会监察,驻德国大使馆武官,驻英国军事代表团团长。盟军攻克柏林后,任驻德国军事代表团团长。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转赴伦敦接受英国政府赠送的军舰,回国后历任海军副总司令,代总司令。1947年3月任海军总司令,兼任国防科学委员会委员,海军军官学校教育长,海军军官训练团团长。1949年赴台湾,续任海军总司令。1951年春授海军二级上将。1952年4月转任“总统府”参军长,当选国民党第七届中央评议委员。1954年6月授海军一级上将,任“参谋本部”总参谋长。1954年,海军名将桂永清逝世于台北,遗族披麻戴孝瞻仰其遗体。台湾出版有《海军上将桂永清先生传》、《桂永清先生纪念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