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冶方
孙冶方(1908-1983)原名薛萼果,化名宋亮、孙宝山、叶非木、勉之等,无锡玉祁镇人,模范共产党员,著名经济学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主要著作及理论特点
《关于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资本主义》《关于“资产阶级法权”》《关于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几点意见》《社会主义经济论》《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的若干理论问题》《孙冶方选集》《中国社会性质的若干理论问题》。
孙冶方不仅在经济理论上造诣深,而且有胆识、有创见。许多经济学家曾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规律将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消灭而失去作用,而孙冶方却认为,价值规律不但在社会主义时期仍然发生作用,就是到了共产主义,只要存在社会化大生产,只要生产还按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个部类进行,商品流通就会发生,价值规律就仍要起作用。这些后来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思想,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却成了孙冶方的修正主义罪状。这位正直敢言的学者,因为维护和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就受到迫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又被带上镣铐关进监狱达7年之久。孙冶方同志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面,也提出过不少独到的见解。他在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的一些文章、报告里说过,现在研究经济管理体制,不能总是强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那是属于国家政体的问题,从经济学角度看,所谓管理体制,首先是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的管理体制,其核心是企业的权力和责任问题。他主张,为了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必须扩大企业的权限,把固定资产折旧和设备更新的权责,交给基层企业。同时,把产品在原来协作关系、供销关系范围以内的供产平衡工作,下放给企业自行处理。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颇有见地的。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奖项名称: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
创办时间: 1985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奖项介绍
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是为纪念我国卓越的经济学家孙冶方同志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表彰和奖励对经济科学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推动中国经济科学的繁荣和发展而设立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于1985年开始设立和评选,每两年评选、颁发一次,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学界的最高奖。
为纪念孙冶方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经济学家薛暮桥、于光远、许涤新……发起于1983年6月19日成立了"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励基金委员会",1985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开始设立并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