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飞
(1911—2000)原名熊桂生。湖南省湘潭县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安源工人纠察队队员、班长,湘东独立师师部副官处副官,江西军区后方补充团连长、营长,红六军团政治部巡视团主任,第五十一团机枪连政治指导员,军团后方医院政治委员,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第十六师直属队总支书记,第四十六团副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兵站政治处主任,军委卫生学校政治教导员,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第十二团政治委员,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警备第三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鲁中军区第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新六师政治委员,第三十二军九十四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渤海军区政治部主任,胶东军区副政治委员,山东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济南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山东省军区政治委员,广东省军区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熊飞,东莞人(?一1276),东莞附城榴花村人。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春,元军馅宋都临安,南宋王朝已临崩溃局面。熊飞愤于国破家亡,在岳父李用的支持鼓励下,联络东莞各地义士,毅然率义军北上投奔文天样,抗击元军。熊飞将到江西时,被元将黄世雄所阻,乃诈为归附,借为元朝守潮州之名,引军沿循州、惠州返回东莞。
熊飞第一次起兵勤王失败后,居住在东莞的宋宗室赵必劝他尊奉宋帝,然后再起兵,还捐出家资三千缗(一缗为一千文)、米五百石作军需。他采纳了赵的意见,打起宋军旗号,再次起兵抗元。
九月,黄世雄得悉熊飞在东莞再次起兵,便派部将姚文虎领兵陷莞城,兵逼榴花村。熊飞在铜岭阻击,元军全军覆没,姚文虎被杀。铜岭战后,熊乘胜收复莞城,并挥军攻打广州,黄世雄怆惶北逃,遂克广州。
这时元将吕师夔率军由江西进入广东梅岭,广东制置使赵溍命熊飞和夏正炎为将,领兵北上御敌。十月,与元军在大庾岭发生遭遇战,宋军战败,熊飞退守韶州,为敌所困。十一月二十一日,刘自立变节降元,打开南城门,元军便蜂拥入城,熊飞所部与元军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而殉难。
熊飞殉难后,东莞人民敬仰他的民族气节,把他的衣冠与亡妻李氏合葬在榴花新围后 面山岗下的熊氏墓地。清同治六年(1867年),东莞举人何仁山倡导重修熊飞墓。
许之鉴,莞城城西人。熊飞起义,他集兵千余人跟随熊飞抗元。榴花战役,他的战功最大。熊飞殉国后,跟从文天祥于汀洲,驻兵潮阳。元兵突至,力战五坡岭,被执,不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