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新闻动态

戴季陶

晓名
戴季陶
2013-03-27
674

      戴季陶,(1891年—1949年),原名良弼,字选堂,号天仇,后改名传贤、字季陶。籍贯浙江吴兴,生于四川广汉。中国政治家、中国国民党元老之一,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
      戴季陶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后来任职于《上海日报》,后任《天铎报》总编辑。著有《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青年之路》、《日本论》、《学礼录》等。
    1905年,戴季陶去日本留学,进法政大学。
    1909年回国,任江苏地方自治研究所教习。后因在上海《中外日报》、《天铎报》撰文抨击清王朝而受通缉,逃往南洋槟榔屿,主办《光华报》,并加入同盟会。
    1911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创办《民权报》。
    1912年回国,他在上海创办《民权报》,后任孙中山秘书,并受命进行二次革命的军事联络活动。二次革命失败后逃往日本。
    1916年,戴季陶随孙中山回国。次年由上海去广东任大元帅府秘书长。五四运动时期在上海主编《星期评论》。
    1917年任护法军政府法制委员会委员长兼大元帅府秘书长。
    1920年夏,他曾参加筹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途退出。其后同张静江、蒋介石等共同经营交易所的投机生意。
    五四运动后曾大力推广社会主义。1920年5月,参加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起草“中国共产党纲领”,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之一,后来因孙中山反对而退出共产党。
    1924年1月出席中国国民党一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常务委员,任中央宣传部部长。同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任政治部主任。1924年11月随孙中山北上。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积极从事反共煽惑活动。6、7月间,连续发表《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等小册子,打着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旗号,反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歪曲和篡改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形成了所谓戴季陶主义,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等人篡夺革命领导权提供理论根据。
    1926年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及后司中华民国考试院长达二十年(1928年10月─1948年6月)。中华民国国旗歌的歌词作者。 
    1927年,积极参与策划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8年以后,历任国民政府委员、考试院院长等职。
    1948年6月改任国史馆馆长。
    1949年2月11日于广东省政府广州东园招待所,服安眠药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