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宏章
殷宏章(1908年10月1日-1992年11月30日),植物生理学家,出生于山东兖州。祖父殷谦在清朝道光年间进士,曾在广西、河北任“知府”、“知县”。父殷有济为前清举人,曾在山东几个地方任过县长,擅长书法。192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并留校任助教。1933年在北平清华大学当研究生,后回南开大学担任讲师。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留学,随Went教授研究,1937年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在该校生物物理研究室和生物遗传研究室进行光合作用和遗传方面的研究。1938年回国担任西南联大教授,并在汤佩松创设的清华大学农业研究所植物生理学组兼任研究员。1944年至1945年以第一批”交换教授”身份赴英国剑桥大学进行磷酸化酶的研究,1946年赴北京大学担任教授,进行淀粉形成方面的研究。1948年应罗宗洛教授之约,赴台湾大学讲课几个月,同年12月至1951年应英国J.李约(Needham)博士的邀请,赴印度新德里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南亚科学合作馆科学官员,协助该地区国家开展科研工作及合作交流事务。1951年秋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所研究员,并协助罗宗洛教授进行植物生理研究室的建设工作。1953年植物生理室从实验生物所划出单独成立研究所,他出任副所长,1978年到1983年任所长,1983年3月后任名誉所长[2]。
他在光合作用、植物生长素的研究成果,普遍获得国际上的认同与引用。1948年获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获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8年获颁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另外,他也曾任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等职务,1977年被评为上海市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