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恒
晓名
卫恒
2013-06-01
571
卫恒,曾任山西省副省长、代理省长,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兼任山西省政协主席。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大、八大代表。“文化大革命”中,1967年1月30日被迫害致死。中共山西省委两次做出决议,为其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有同名人物晋朝书法家。
贫苦农民家庭出身。1923年入附城小学读书。1932年陵川第二高小毕业,同年进陵川县第一高小附设简易师范学校读书。1935年秋至1937年冬在本县任小学教师。
1938年1月参加抗日工作,任陵川县第二战区行营游击队第十四大队中队政治指导员,改名卫恒。不久被介绍到牺盟会干部训练班学习。学习结束后,6月至12月初任山西第五行政区保安第二支队大队指导员、宣教科科长。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至1939年3月进中共中央北方局晋冀豫区委党校学习。1939年4月任晋东南农民救国总会干事。7月后到太岳区农救总会工作。1940年5月任太岳区农救总会主席。1941年5月被选为晋冀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参议员。同年9月至1942年10月任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农救总会第一分会主席。1942年10月至1943年1月任中共太岳区党委农民工作委员会书记、太岳区农民救国总会主席(至1945年8月)。所抓的沁县故县镇典型,成为太岳区发动群众减租减息的一面旗帜,多次受到中共太岳区党委和上级表扬。1943年9月被指定为七大代表。同月赴延安,在中共中央党校一部一支部学习。1945年4月至6月作为晋冀鲁豫代表团成员出席中共七大。曾在七大小组会上介绍太岳区群众工作经验,受到与会代表的称赞。同年4月至8月被选为太岳区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副主席。七大闭幕后回到太岳区工作。
1945年8月起任中共太岳区委委员、党委秘书长(至1947年12月)。9月起任太岳区各界救国联合总会主席。1948年1月至1949年3月任中共太岳第四地委(1948年7月后改为第三地委)书记兼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至1948年7月)。1949年3月至8月任中共太岳区委宣传部部长。
1949年9月至1950年1月任中共翼城临时地委书记、临时军分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50年1月至1951年12月任中共运城地委书记兼地委党校校长,运城军分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51年任中共山西省委委员。同年12月至1954年7月任中共山西省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2年1月至1955年8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组织部部长。1952年4月任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同年9月至1955年4月任山西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主任。1955年1月至1956年8月任中共山西省省委第二副书记、省委监察委员会书记(1955年6月起)。1956年4月至1958年12月任山西省副省长、代理省长(1956年5月起)。1956年5月至1965年12月任山西省人民委员会党组书记。1956年8月至1965年8月任中共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1958年12月至1965年12月任山西省省长。1965年8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1965年10月至1966年5月兼任山西省军区政治委员。1965年11月至12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1965年12月至“文化大革命”初期兼任山西省政协主席。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卫恒即被林彪、康生以及江青一伙迫害,遭到毫无人性的揪斗。卫恒坚持原则,宁折不屈,和他们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967年1月5日,卫恒被“造反派”关押。30日,被迫害逝世。
1979年1月,中共山西省委作出决定,为卫恒平反昭雪,恢复名誉,1985年6月,在中共山西省重新做出为卫恒彻底平反的决定中指出:“卫恒同志是我党久经考验的优秀党员和领导干部,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团结、带领群众,同敌人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全国解放后,他坚持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我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付出大量的心血,做出了显著成绩。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中,面对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淫威,他坚贞不屈,正气凛然”。
发表有《发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