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海文
阎海文(1916年-1937年8月17日),辽宁北镇人,中国空军飞行员。 九一八事变加入空军,航校六期毕业。1937年8月17日,所属第五大队轰炸上海北四川路日军陆军司令部时,被日本军队之高射炮击中,机身著火。阎海文跳伞後落入敌阵,遭数十名日本士兵围捕并劝降,阎海文不为所动、用飞行员佩戴手枪击毙五名日军,之後用最後一颗子弹自杀殉国。日本军人亦敬重阎海文之气节,埋葬并立碑「支那空军勇士之墓」。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空军有一位忠勇的飞行员,叫阎海文。他在一次空战中因降落于敌人阵地,拒不向敌人投降,自戕(qiāng)殉国。中国军民对他非常敬重,连敌人也表示敬佩。阎海文是中国空军第五大队二十五中队的少尉飞行员,他是个富有爱国精神上进心极强的年轻人。他不仅从小就怀有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而且特别注重个人的品格修养,严以律己。
在南京钟山北麓王家湾镇附近的航空烈士公墓,长眠着一个祖籍昌黎的空军勇士--阎海文。
阎海文,男,辽宁北镇道人,1916年,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靠种田维持生活,家境贫寒。因受父母的熏陶,他自幼疾恶如仇,仰慕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渴望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伯父阎祝三在清光绪年间考取武进士。父亲阎仲三曾考取武秀才,1930年前,在热河都统汤玉麟部下任副官。海文幼年时与母亲生活在乡下,15岁考入沈阳东关文华中学。
阎海文的祖上是由昌黎迁徙到辽宁省北镇县导台子村的农民。1916年,他出生在北镇,自幼在关东大地长大,经受了多次水灾和兵灾,并赶上了‘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他不甘做亡国奴,和家人逃离东北,高中毕业后毅然考入杭州笕桥航空学校,学做轰炸机飞行员。他在《我的自传》中表示:‘我们中国人,现处在一个极危险的地位,中国在国际的地位,是说不上的。现在我们九死一生,敌人已逼到我们家门里来了,非速反攻,和它一拼,是不可活下去的。'’现在我们应以总理的革命手段,实行总理的遗教,才可能有出路,中国才能复兴。法之霞飞将军,欧战时闻名全世;拿破仑之武功,轰轰烈烈;华盛顿之血,战八年而唱独立;印度之甘地,土尔其之基马耳,等等,都是古今中外的完人。他们事业的伟大,也是努力奋斗得来的,他们有干干干的精神,所以我在学生时代,守纪律,服从长官,爱惜光阴,自励自行,努力苦干,以期能为国家出一份力,完成我的杀敌之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