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姓
轩辕、祝融、祁祝
安徽、四川、重庆
祝允明、祝光耀
太原、河南、晋阳;太原堂、河南堂、晋阳堂、勤贻堂、东鲁堂
祝世凤、祝榆生
轩辕(黄帝)、祝融(重黎、吴回)、姬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即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氏之子,又称有熊氏,因长居姬水,改姓姬。初为轩辕氏部落首领,在坂泉(在河北涿鹿东南)一战,打败炎帝,遂合二为一。经并肩协力,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南)之野击败九黎族,擒杀蚩尤,被推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因其子孙在周武王时封于祝,遂产生祝姓,又因祝融之后有祝姓,而祝融亦为黄帝后裔,故祝姓尊黄帝为祝姓始祖。
展开
祝氏太原郡一支字辈:“祥贤良继”。
祝氏一支字辈:“天学文承开万邦定国臣家中永正大世代争光明”。
祝氏一支字辈:“玉官成绍正培乃玄”。
祝氏一支字辈:“赞伯用国志胜世其大成勋光映芳英贤绍先祖本衡岳呈灵毓湘宗溯太原如凤光家学荣昌远文明”。
祝氏一支字辈:“长依仅厚立新源承业端思世泽传家宣邢教勤为本才中典诗齐圣前”。
祝氏一支字辈:“立庆方尚永”。
祝氏一支字辈:“贤长瑞学……”
祝氏一支字辈:“允明仁继启立”。
祝氏一支字辈:“恩朝云玉仰令司”。
祝氏一支字辈:万大春文.......学仕自有居廷
祝氏一支字辈:承天文……尧舜开统和平衍瑞
祝氏一支字辈:德孝传世永 希圣继述方 浙兰鲁金续 远绍太原堂 忠立卫国志 昭穆著伦常
祝氏一支字辈:“玉官成绍正培乃玄”。
展开
祝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五位,人口约一百三十六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85%左右。
祝姓发源于今山东长清,西周、东周两代祝姓除繁衍于其发源地外,因仕宦等原因,逐渐进入今陕西、河南等省。周有大夫祝跪,因叛乱未果而逃奔温邑(今河南温县)。春秋时,郑有大臣祝聃、祝款,卫有大臣祝佗。表明郑(今河南新郑)、卫(河北南部至河南北部间地)两地已有祝姓人。西汉时有齐(今山东)人祝午,汉中南郑(今属陕西)人祝龟,九江(今属江西)人祝生。表明此际已有祝姓人徙居江南。东汉时祝姓名人有尚书令祝讽,侍御史祝王晋,九真太守、长沙临湘人祝良,光禄大夫、中山卢奴(今河北定州)人祝恬。这些史实说明,此际之祝姓已成为北方名门著姓之一,并且已有祝姓落籍湖南。魏晋南北朝时期,河南、太原两地之祝姓繁衍昌盛,人丁兴旺。故后世祝姓有以河南、太原为其郡望堂号的。当然,此际的社会动荡,亦造成大量祝姓徙奔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此际出了位妇孺皆知的祝英台,她是今浙江上虞人。唐中期以后,特别是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之后,造成今中原一带十室九空,祝姓由河南避居湖北,或由陕西越秦岭进入四川
展开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晋阳郡: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始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秦国改置为晋阳县,为太原郡治所,属太原郡辖属(今山西太原),不久又改名为太原郡。西汉初年曾经设为太原国,晋阳为太原国都,不久又兼置并州。东汉时期撤掉了并州,晋阳归属于冀州,分置为恒山、西河二郡,在今陕西省太原市西南。西晋时期予以扩建。南北朝时期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朝时期以龙山县为晋阳,而原晋阳则为太原。五代时期为北汉都城。大宋王朝灭北汉后,毁掉晋阳,将其移到并州至阳曲(今山西太原)。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晋阳堂:以望立堂。
勤贻堂:以望立堂。
东鲁堂:以望立堂。
展开
四言
名列四子;
号称半州。
——佚名撰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书法家、文学家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人。弘治年间举人,历官广东兴宁知县、应天府通判。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合称“吴中四子”。能诗文,工书法,小楷学钟繇、王羲之,狂草学怀素、黄庭坚,笔势劲健,又能出入变化,自成面目。与文徵明、王宠为当时书家代表。著有《怀星堂集》等。下联典指宋代江陵人祝象器,登儒科,为五经博士。他家世代以好善乐施闻名州郡,家产巨大,几乎占郡中一半,当时人称“祝半州”。
太原世泽;
火正家声。
——佚名撰祝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帝颛顼之孙祝融,为高辛氏火正。
儒风东被;
汉德南孚。
——佚名撰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朝人祝象器,世居江陵,后迁歙,登儒科,为五经博士,以好善闻于州郡。下联典指后汉人祝良性勇决,永和中日南徼外蛮反,李固荐为九真太守,单骑入贼中,晓以利害,降者数万,岭外复平。
五言
草色和云暖;
梅花带月寒。
——祝世禄撰祝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文学家、书法家祝世禄(约1602年前后在世)自题联。世禄,字延之,号无功,鄱阳人。万历进士。考选为南科给事,历尚宝司卿。有《祝子小言》、《环碧斋诗集》等。
六言
太原流传一脉;
科名中选六经。
——佚名撰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祝姓望族居太原。下联典指唐代祝钦明,中六经科选。
七言
关西夫子惜天下;
江陵博士惠半州。
——佚名撰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进士祝万龄,陕西咸宁人。累官保定知府。天启中,魏忠贤毁天下书院,万龄叹息。其党李鲁生劾之。遂罢仕。崇祯初起知黄州,集诸生讲学,时号“关西夫子”。下联典指宋代五经博士祝象器,世顺江陵,迁歙,登儒科,为五经博士。以好善闻于州郡,生业几有郡之半,时称“祝半州”。
每离善事心先喜;
得见奇书手自抄。
——祝允明撰祝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祝允明(1461-1527)自题联。允明,字希哲,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因生枝指,故自号枝山,又号枝指生。弘治举人,会试不第,授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今江苏南京)通判,未几病归。他博览群籍,为文多奇,尤工书法。与唐寅、徐真卿、文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有《前闻纪》、《九朝野记》、《苏材小篡》、《兴宁县志》、《怀星堂集》等。
四面有山皆入画;
一年无日不看花。
——祝允明撰祝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祝允明撰扬州凝翠轩联。
展开
-
02-132020祝氏字辈汇总广东徐闻祝氏字辈:“智开成为大既庆兴家祥”。 广东汕尾、山西太原祝氏字辈:“广喜春宣盛茂兰桂(贵)腾(程)芳”。
-
02-132020郡望堂号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
-
02-132020祝楼【祝楼】位于黑茨河北岸,隶属太和县洪山镇,因古时候有多处楼房院落而得名,全村有300多户人家,均同族、同姓。
-
02-132020得姓始祖及迁徙分布轩辕(黄帝)、祝融(重黎、吴回)、姬祝。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即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有熊国君少典氏之子,又称有熊氏,因长居姬水,改姓姬。初为轩辕氏部落首领,在坂泉(在河北涿鹿东南)一战,
-
02-132020祝氏起源源流一 源于祁姓,出自西周武王给一支尧族后裔的封地,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记载,西周武王封的一支尧族后裔于祝地(今山东禹城,一说为山东长清祝阿故城),
-
07-042013祝味菊祝味菊(1884-1951年),晚年自号傲霜轩主。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先祖世代业医,童年随父入蜀,弱冠从其姑父裹理盐务于成都,其姑父先后请宿儒刘雨笙等授以医经。1917年进入四川军医学校,攻读二年,后随该校日籍教师石田东渡日本考察医学,翌年回国。曾任成都市政公所卫生科长,四川省立医院医务主任等职。1926年由川来沪后,曾任中国医学院生理学教授,神州医学总会执行委员,后任中国医学院附设新中国医学研究院院长和新中国医院院长等职。
-
06-252013祝锵博祝锵博,1978年5月17日 出生于,台湾歌手,曾经获得温哥华B.C.省大学第三届歌唱大赛冠军,以及温哥华世界日报 & 台湾地区大专校友会合办歌唱大赛冠军,2004-01-01发行专辑Do It Again。
-
06-212013祝延平祝延平,著名影视演员,曾出演过多部影视剧作品,尤其是在《山东版水浒传》中饰演的武松一角深入人心,家喻户晓,祝延平已然成为武松的代言人。此外,《神探狄仁杰》、《新鹿鼎记》等作品同样可圈可点。“一米八的大个,浓眉大眼,四方国字脸。眉宇间散发出一股英雄之藿香正气。”这是人们对祝延平的经典印象。生活中的祝延平酷爱高尔夫,曾多次荣获全明星高尔夫年度总决赛冠军。
-
06-212013祝亚平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师,妇产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获硕士学位。擅长子宫体癌与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癌前期病变的诊断及治疗、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及治疗及其他各种妇科疾病。诊疗技术:各种妇科良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化疗(包括复杂及难治性肿瘤的化疗、妇科疾病的宫腔镜与腹腔镜检查与治疗。
-
06-172013祝维诰祝维诰 (1697~?)字宣臣,一字豫堂,浙江海宁人(今浙江秀水)。清朝诗人。清乾隆元年,以诸生举“博学鸿词”,部驳不与试。清乾隆三年(1738年)举于乡,官内阁中书。祝维诰清才渊雅,诗文皆得家法。在京师时,与钱载、万光泰等交最契,时相唱和,公卿皆为延玉。诗清格高古,尤工乐府。祝维诰常随扈滦河、辽海间,其风景数见于诗,李锴、沈德潜、全祖望等亟赏之,淳郡王礼为上宾。祝维诰著有《绿溪诗稿》,《清史列传》传之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