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仲姓
仲堪
河南、河北、安徽
仲熊,仲由,仲并,仲任
中山郡、乐安郡;三善、东鲁、中山、乐安
仲少楠、仲曦东
仲堪。仲姓一支,据《元和姓纂》记载上说,是高辛氏才子八元仲堪,仲熊的之后代,以父字为氏。从《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看来,另一支是鲁桓公子庆父子孙号仲孙,亦称仲氏,又仲虺汤左相,子孙氏焉,仲尼弟子有仲由,字子路。由此可见我国的仲氏家族来源端多。不过有一个共同特点,这些古人的后裔之以仲为姓,都是在历史上的秦汉以前,因此仲氏家族的古老,自是不容置疑的。仲氏家族的始祖仲堪,是一位大有来头的人,最早的仲堪和仲熊,都是上古时名列“八元”的贤者。所谓“八元”是指当时8位最有才德、最善于治事的人。他们的当时职务,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望族居乐安郡(今山东省广饶县)。《百家姓》注居中山郡(今河南省登封县)。仲姓后人尊仲堪为仲姓的得姓始祖。
展开
山东济宁仲氏字辈(自64代起):蕴耀振贻绪 统延肇跻伟,崇启昭光辉 怀如敦恒循,封典锡恩广令德毓贤喆,昌旺胜明煌荣茂超清香,国祚享祯利 乾坤乐泰康。注:个别地区从维召光辉、崇米昭光辉。
甘肃兰州仲氏字辈:锡大玉佑国 炜福承万德,弘仁懋业敦 学允许衍宗。
盐城大丰字辈:蕴跃正礼绪 尔芝学立春,寿以文庆汉 林海福存涛,荣华同增进 辉越百世高,唯和旭森晟 怀远甚至超,嵩岳堃龙领 德愔鼎安韬。
展开
历史分布与迁徙
宋朝时期,仲姓大约有3万3干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4%,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二百位以后。在全国分布主要于湖南、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地,湖南为仲姓的第一大省,约占仲姓总人口的27%。明朝时期,仲姓大约有5万7干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6%,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八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河北、安徽、四川、河南等地,江苏为仲姓第一大省,大约占仲姓总人口的一半。
当代仲姓分布
当代仲姓的人口大约有35万,约占全国人口的0.027%,为第二百四十五位大姓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仲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辽宁、山东、上海,这四省市的仲姓大约占仲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陕西、黑龙江、河南、安徽、甘肃等地。江苏为仲姓第一大省,大约占仲姓总人口的40%以上。仲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苏沪皖、浙江大部、江西北端、湖北东北、河南东南、鲁辽大部、吉黑、内蒙古东部、陕西西南、甘宁大部、四川西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仲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3%以上,最高可达0.2%以上,其中江苏沭阳仲姓人口比例更高。
展开
郡望
仲姓的望族居中山(今河南省登丰县西南)、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据《郡望百家姓》中记载云:仲姓望出中山郡。又《姓氏考略》中有记载云:仲姓望出乐安、中山。
乐安郡:东汉将原有的千乘郡改为乐安郡,相当于今山东省高青、博兴、广饶一带。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在今河北省正定县。
堂号
乐安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
三善堂:分布于江苏赣榆、兴化、沭阳一带
东鲁堂:以望立堂。
展开
四言通用联
八元留誉;
二仲启源。
——佚名撰仲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仲姓的得姓始祖仲堪、仲熊两兄弟事典。
雷精感孕;
崧岳降灵。
——佚名撰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卞地人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性情直爽勇敢,喜闻过,事亲孝,有政事才干。孔子任鲁国司寇时,他为季孙氏的家臣,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家臣。据传其母感雷精而生他。下联典指周宣王时大臣仲山甫(一作“父”),受封于樊,又称樊仲,宣王“料民(调查户口)于太原”,他曾劝谏,辅佐宣王中兴。《诗经·大雅·崧高》有句:“崧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圣门高弟;
商鼎元臣。
——佚名撰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鲁仲由,字子路,孔子弟子。下联典指商仲虺,为成汤王左相。
七言通用联
人杰地灵钟毓秀;
中流砥柱挽狂澜。
——佚名撰仲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仲姓的“仲”字的析字联。
圣门高弟仕卫宰;
江都诗人集浮山。
——佚名撰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鲁国有仲由,字子路,孔子的得意弟子,仕卫为邑宰。下联典指宋代进士仲并,江都人,官到光禄丞。工侍文,有《浮山集》。
光华梅谱流芳远;
翰村诗集播誉长。
——佚名撰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画家、高僧仲仁,会稽人。住衡州华光山,号华光长老。擅画梅,用水墨浑写,创为墨梅,亦画山水平远小景,有《华光梅谱》。下联典指清代诗人仲冯保,号翰林,常熟人。有《翰林诗稿》。
到此便为浮海客;
于今谁是问津人。
——佚名撰仲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东省济宁市仲家浅仲氏(由)祠联。
句为偶拈无次第;
梦常半记不分明。
——林纾撰仲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近代古文家、翻译家林纾赠仲珊联。
一时逊国难为第;
千古名山尚属虞。
——佚名撰仲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周太王次子仲雍祠联。祠在江苏省常熟市虞山。“逊国”,辞让国位,指周太王次子,为成全太王立幼子季历,与兄泰伯同避江南事。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敷教宽平,德留内邑;
以人为本,哲论昌言。
——佚名撰仲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良吏仲大年,淳熙中知内江,敷教宽平,人感德之。下联典指东汉哲学家仲长统,字公理,高平人。好学,敢直言,官至尚书郎。他提出“人事为本,开道为末”的论点,否认“天命”,著有《昌言》一书传世。
允矣圣人之徒,闻善则行,闻过则喜;
大哉夫子之勇,见危必拯,见义必为。
——佚名撰仲姓
展开
-
02-142020四川省仲氏字辈成都市仲氏字辈:良公蕃曰有,威作学国耀,尚善绍之芳,世永贤儒起,曾元培德昌,建政修齐道,崇文立本昂,育材承圣训,礼义广宣扬,恩周思显祖,明哲以书香,克孝传家久,宽厚惠泽长,年同尧舜时,应守可为纲,中心观必大,延龄益寿康,泰基谦山让,秦晋汉豫章,亮寅丕振宁,南华庆锦堂,云礽著绩伟,金鸾凤来翔,居庭松翠照,蓂秀继辉煌。
-
02-142020宗祠通用联四言通用联 八元留誉;二仲启源。 ——佚名撰仲姓宗祠通用联
-
02-142020仲氏名人仲熊 上古进名列“八元”的贤者。“八元”指当时位最有才德、最善于治事的人,即《左传》提及过的:伯奋、仲堪、伯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李里、忠肃共、懿、宣、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仲堪、仲熊,是被舜帝举为“布王教于四方”的人。
-
02-142020得姓始祖及迁徙分布得姓始祖 仲堪。仲姓一支,据《元和姓纂》记载上说,是高辛氏才子八元仲堪,仲熊的之后代,以父字为氏。从《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看来,另一支是鲁桓公子庆父子孙号仲孙,亦称仲氏,又仲虺汤左相,子孙氏焉,仲尼弟子有仲由,字子路。
-
02-142020仲氏源流源流一 源于高辛氏,出自黄帝后裔高辛氏之臣仲堪、仲熊兄弟,属于以先贤名字为氏。 黄帝曾孙帝喾,姬姓,名夋,号高辛氏,为五帝之一。帝喾属下有八个具有才得之臣,号称“八元”,与颛顼属下的“八恺”齐名。“八元”是:伯奋、伯虎、仲堪、仲熊、叔献、叔豹、季仲、季狸,这八个人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
-
10-142013仲崇祜仲崇祜,寄生虫病学专家。山东黄县(今龙口)人。1935年毕业于北平大学医学院。曾任安徽省立医院内科主任。建国后,历任华东区黑热病防治所副所长,山东省丝虫病防治所副所长,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长期从事丝虫病的防治研究工作。1958年根据山东省班氏丝虫病的流行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为山东省基本消灭丝虫病作出了贡献。主编有《丝虫病的防治》。
-
10-142013仲惟林仲惟林,矿山测量专家。辽宁盖平(今盖县)人。1963年毕业于苏联顿涅茨工业大学地质勘探系研究生班,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历任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主任、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表移动和建筑物下、铁路下采煤的研究工作。在铁路干线下采煤、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下采煤等试验研究中均取得成功经验,并已在实践中应用推广。对地表移动计算方法及参数变化的规律的研究,也取得了成果。合著有《矿山测量计算工作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煤矿地表移动与覆岩破坏规律及应用》等。
-
10-142013仲芳型仲芳型 [清]女。字贞素。山水秀韵,花卉妍雅,人物工致,俱堪嫓前人。《潄润轩集》
-
10-142013仲剑平仲剑平,男,解放军文职特级教授,主任医师。1923年11月出生,江苏常熟人,毕业于国立江苏医学院(本科)。现任第二军医大学专家组组长。兼任《中国外科年鉴》主编。医疗特长:普通外科临床。从事医疗、教学工作50余年。1961年国内首次研制成功双气囊三腔管,后在全国推广应用至今,临床上挽救了许多门脉高压大出血病人的生命,事迹已载入《黄家驷外科学,五版》、《中国当代医学家荟萃》等辞书
-
10-142013仲崇信仲崇信,植物生态学家,教育家。中国用米草植物与海争地、综合开发利用潮滩和改良盐碱土研究事业的开拓者。30年来使中国以米草栽种面积最广、用途最多、收效最快、效益最佳、投入最少闻名于世。毕生从事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培养了一批植物生态学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