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虞姓
虞姓,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四十四位,人口约三十八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24%左右。 姓氏源流 源于姚姓,是姚姓的分支,出自上古五帝最后一位禅让制帝王舜帝姚重华之子商均,以国名为氏。 舜帝有号称有虞氏,故舜帝又称虞舜,是虞姓人的始祖。舜帝姓姚,名重华,公元前2277--2178年。尧让位于舜,践帝位三十九年。舜是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尧之后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是禅让制的代表,以受尧的“禅让”而称王于天下,当时国号为“虞”,故称“虞舜”。虞舜待继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视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范,故虞舜就是虞姓人的始祖。禹治水有功,舜帝在年老时将帝位禅让大禹,大禹又将把舜帝的儿子商均封在商,建立虞国。 《史记 五帝本纪》:◇集解皇甫谧曰:“娥皇无子,女英生商均。”正义谯周云:“以虞封舜子,今宋州虞城县。”括地志云:“虞国,舜後所封邑也。或云封舜子均於商,故号商均也。”《括地志》: “宋州虞城县(大襄)[古虞]国,[舜后]所封之邑。杜预云:舜后诸侯也”。 虞国君主的后裔子孙,多以国名“虞”作为自己的姓氏,称虞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正确读音作wú(ㄨˊ),今读Yú(ㄩˊ)亦可。
虞姓
虞舜
浙江、四川、江苏、重庆
虞思、虞诩、虞世南、虞允文
陈留郡、济阳郡、会稽郡;陈留堂、济阳堂、会稽堂
虞云耀、虞国庆
得姓始祖
舜帝 舜帝号有虞氏。姓姚名重华,约生卒于原始社会末期。《史记》记载,尧让位于舜,践帝位39年。舜,相传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是古帝王部落联盟首领,尧之后古帝王,是禅让制的代表,受尧的“禅让”而称王,当时,国号为“虞”,称“虞舜”,虞舜就是虞姓的始祖。 各支始祖 虞克文:先世会稽西虞人,五代后周时以侍御史谪令吴宁,闻桥墩兵变,耻仕宋,乃隐居邑之永宁乡水下村。是为东阳永宁虞氏始祖。 虞一龙:元大德间自义乌华溪迁东阳双泉,未几复转迁至莲溪。是为莲溪虞氏始祖。 虞万发:南宋末自晋陵城南迁无锡西溪。是为无锡虞氏始祖。 虞元吉:北宋时由东阳造福乌华溪。是为华溪虞氏始祖。 虞 皎、虞 恺:唐末自余姚双雁迁诸暨渔村,越八世,裔孙恺开派宜仁村。是为暨阳虞氏始祖。 虞睿良:明初人,其后自镇海札马洋迁邑之灵岩布陈岭下。是为灵岩虞氏始祖。 虞睿才:明洪武二十四年受命由浙江昌国卫之金藏迁镇海札马。是为燕翼堂虞氏始祖。 展开
字辈信息
江苏南京虞氏字辈:“德长存积善知”。 江苏江都虞氏字辈:“登修字学同传家光万世”。 江苏邗江虞氏字辈: "万国宝朝字正传家”。 广东连山虞氏字辈:“先泽与天日月同”。 广东虞氏一支字辈:“海灵峻秀忠家瑞”。 浙江义乌华溪虞氏字辈:“国光景鼎培贻永家瑞廷修敷献项”。 浙江乐清虞氏字辈:“大孟廷邦友朝思可崇久熙世洪儒茂学隆经典明荣登文翰序万载贤泽声”。 浙江临海虞氏字辈:“公卿朝定选(用)礼义邦国才”。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虞氏字辈:林、仲、芳、昌、若、思、敏、在、开、正、朝、之、永、登、隆、兴、宗 四川合江虞氏字辈:“思绍世应学万代永留传祖宗德泽远富贵金满堂”。 四川荣县虞氏字辈:“斗世光宗崇尚德文”。 湖北洪湖、仙桃虞氏字辈:“必一铭鼎声大振万国士朝臣邦家之光祖功忠德”。 云南腾冲虞氏字辈:“思恩延国绍平”。 江西玉山虞氏字辈:“修元尚礼茂工”。 天津武清虞氏字辈:“天春宗东宝(红)俊克(丙)”。 虞氏一支字辈:“元明天子昌文诗必安邦”。 虞氏一支字辈:“海维善理”。 展开
迁徙分布
虞氏出自姚姓。远古氏族部落的时候,尧将部落首领的地位禅让给舜。舜有一个称号叫作虞,所以直到今天还被成为虞舜,这也是虞氏的最早起源。后来大禹治水有功,舜又将天下禅让给大禹,称夏禹。 为纪念虞舜,大禹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国(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商均后代就有称虞氏的。舜是东夷人,号有虞氏,是东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吴裔族邹虞氏之子。邹虞是邹屠与天吴氏族的联姻族,陶唐尧侯与后羿击杀朝阳天虞与东平台前村邹屠氏之后,邹虞联盟解体,邹氏南迁,虞氏留居豫东商丘的虞城。舜出生于此,制陶为业。 大禹接受舜帝禅位后,将帝舜之子商均封于商(今河南商丘虞城县),承继舜帝“有虞氏”之号后建立虞国。 到了西周的时候,虞仲的后代在周文王的时候建立虞国,春秋时候为晋国所灭,后代以虞为姓,保留至今。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虞姓的望郡济阳郡(今河南省兰考附近)、会稽郡(今浙江省绍兴市)、陈留郡(今河南省开封市)。 堂号 济阳堂:以望立堂。 会稽堂:以望立堂。 陈留堂:以望立堂。 五绝堂:源自唐太宗曾经夸赞虞世南:“德行绝好,忠直绝好,博学绝好,文词绝好,书翰绝好。”一时传为美谈。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 采石家身;历山世泽。 安徽天长虞氏堂门楹联。 破金捷报; 增灶智谋。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大臣虞允文,字彬甫,隆州仁寿人,绍兴年间进士。曾奉命出使金国,见金人正在大量造船、运粮,回宋后就请求朝中加强防御。很快,金主完颜亮亲自率军南下,他以中书舍人参谋牢事,到采石犒师,当时主将王权被免官,三年没有将领,他便毅然督战,大破金军。后任川陕宣谕使,与大将吴磷共同谋划进兵,收复陕西几处州郡。不久,宋金议和,他极力反对,但未被采纳。孝宗乾道初年,任参知政事兼知枢密院事(宰相),后历任四川宣抚使、右相、左相等,封雍国公。他能注意发现人才,袖中经常带一册子,叫“材馆录”,随时记下可用的贤才,他所推荐的胡铨、王十朋等人,都成了南宋名臣。下联典指东汉陈国武平人虞诩,字升卿,安帝时为朝歌长,后任武都太守,以增灶智谋进兵,破羌人起义。顺帝时,官司隶校尉,曾弹劾罢免了中常寺张防,因触犯权贵,先后九次受谴责、三次遭刑罚。后官至尚书令(丞相)。 御赞五绝; 官升九卿。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初大臣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省余姚)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人都兵变,炀帝被杀,他被宇文化及裹胁北上,陷于窦建德。建德败,他归唐。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每与天文宗商榷古今政体,借以规谏,甚为太宗崇敬。尝称他有“五绝”,即德行,忠直、博学、辞藻、书翰。其中书翰一项,尤为唐初名家,为唐初四大书家之一。下联典指东汉官吏虞经,武平人。为郡县吏,案法平元。尝曰:“吾子孙何必不为九卿?”故字其孙诩曰“升卿”。 周为陶正; 赵列上卿。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周·虞阙父,武王时为陶正。下联典指战国·虞卿,游说于赵,推为上卿。 重华肇庆; 阙父开基。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虞姓始祖虞舜,名重华,封于荩?怨??稀O铝?渲钢堋び葶诟福?菟粗?蟆? 深渡南泸; 长驱西蜀。 ——元·虞集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元代学者虞集《折桂令》词句联。 五言 五言通用联 三绝扬四海; 十子占一人。 ——佚名撰虞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诗书画家虞景星,字东皋,金坛人。康熙进士,官吴县教谕,工诗,精书画,有“三绝”之誉。下联典指清代诗人虞黄昊,字景明,钱塘人。康熙举人。官教谕。十岁即善属文,后以诗名。与丁澎等称“西泠十子”。 展开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