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乐姓
乐姓,最早源出子姓,西周末年,宋国国君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衎[kàn](乐父衎[kàn]),字乐父,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为氏,称为乐氏。 源于姬姓的出自春秋末期晋国大夫乐王鲋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乐氏是一个古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九位,人口约二十三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4%左右。乐氏一族在河南南阳郡、河内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南阳望、河内望。
乐姓
乐父衎[kàn](春秋宋国公族)
河南
乐毅、乐显扬
南阳郡、河内郡
乐茂盛、乐开扬
得姓始祖
乐父衎(子衎、公子衎)、夷父须(子夷父)、乐莒(子乐莒)、乐王鲋(姬叔鱼)、乐毅。乐氏源于春秋时期的宋国,跟后世以宋为姓的人,算起来是血脉相同。当时的宋国,是由殷商纣王的长兄微子所建,此地原来是封给武庚的,可武庚在周成王时叛变,后来被讨平,周成王就把包括河南省商丘市以东到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封给了微子,并且封他为封建制度中地位最高的宋公,以奉商汤之祀。后来,宋戴公之子公子衎的后代,又以王父字为氏,于是就出现了“乐”这个姓氏。位尊而高的宋国,后来是于公元前二八六年被齐、魏、楚三国所灭,则推算起来,中国的乐姓最少也已经有了2200年以上的历史,说他们是“源远流长”,毫不为过。故乐氏后人奉公子衎为乐姓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乐彦章:江西南阳堂永丰大霸乐氏始祖。 乐甫、乐处厚:宋季自东阳迁居苏州,三传至处厚,徙居晋陵,又三传至武功,赘于无锡县延祥乡赵庄。是为江苏无锡乐氏始祖。 乐 响:唐时赐第白沙溪镇,后东阳更名金华,白沙亦析属汤溪,故今为金华汤溪人。是为金华汤溪乐氏始祖。 乐胃公:河南息县乐氏始祖。 明朝万历年间,鄂东乐氏第十八世祖乐胃公,从湖北阳新迁往河南息县曹黄林乡冯庄村老洼组。 乐万福、乐万缘、乐万善、乐万庆:福缘善庆四公于明穆宗隆庆皇帝年间约1567年左右自江西麻城昏水塘迁徙到今天的孝感祝站镇,为乐家畈乐氏开基始祖。 展开
字辈信息
浙江宁波乐氏字辈:“汝考定仁知光茂隆元为孝子从德文宗孙卿孟肃显达叔恭贤良敦厚谦逊雍熊寅嗣俊秀嘉美可逢思怀唯一秉信全忠存清守正道大亨通应时振起继祖昌宏经邦华国朝士恒充辅尧赞舜兆瑞麟龙宾师尚友宠锡恩荣永和安泰允吉其躬克培庆会万世遵崇” 湖北孝感祝站镇乐氏字辈:“明志维新,昌国长存,克承祖业,大振家声,行仁守义,本立道生,德泽久远,先在修文”。 湖北咸宁通山、黄石、大冶、阳新乐氏字辈:“家风永振昌有英祥俊发荣建绪开新”。 湖北鄂东乐氏字辈:“天治继文启光宗永振昌有殷祥骏发庸建绪开先安靖嘉司直学修列上贤勋名燕鼎录儒品汉迁传冰鉴精荣度金明锦绣篇洪都英俊聚楚郡彩芳联祖武斯绳远来兹其勉旃”。 河南息县一支字辈:其自因祥金华 江西乐氏一支字辈:“友庭献瑞福”。 乐氏一支字辈:“崇仁遂良登庸熙锦秀昆德彩家宽远”。 乐氏一支字辈:“先帝始祖麒麟登科福泽方世日月其辉德映华堂人杰地灵云天宇高重门族旺继之庆丰国策龙腾正大光明志运忠承家庭有道万代长永吾华寿春强雄宙峰”。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乐氏一支字辈:“世徒东君舞宗(第六世同时有“水”字辈并列)宁士天韶廷明长怀道开宜安守达善汝学之”。(江苏盐城射阳县乐氏第十六世子孙乐开扬据本族支谱摘)。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乐氏一支。 湖南邵阳一支字辈:宗祖万代永齐昌.克崇先绪绍贤良.天作云雨日框国.舜成宇宙焕文章。 展开
迁徙分布
乐氏是一个古老、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九位,人口约二十三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4%左右。乐氏一族早先在河南省南阳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南阳望、河内望。 乐姓这个在中国早期历史上神气万分的姓氏,是出现在大约3000年以前的春秋时代。乐氏源于春秋时的宋国,跟后世以宋为姓的人,算起来是血脉相同的一家人。当时的宋国,是由殷商纣王的长兄微子所建,这个地方,原来是封给武庚的,可是武庚在周成王时叛变,后来被讨平,周成王就把包括河南省丘县以东至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封给了微子,并封他为地位最高的宋公,以奉商汤之祀。后来,宋戴公的后代,又以王父字为氏,于是就出现了“乐”这个姓氏。宋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三国所灭。推算起来,中国的乐姓最少也已经有了2200年以上的历史。据《姓氏急就篇》和《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乐姓起源于子姓。周宣王时,宋国的国君宋戴公生公子衍,字乐父,他的第四世孙子叫乐莒,是宋国的大司寇。他的子孙就以其名字中的“乐”字为姓。又据《姓纂》载:“宋微子之后,戴公生子衍,字乐父,子孙以王字为氏。”按:乐氏之先,和宋同姓。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南阳郡:汉朝的宛县、今河南省南阳市。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春秋末期楚、汉之际,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末置郡,治所在怀县(今河南武陟),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一带地区,包括汲县。魏文帝黄初年中,河内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县)改属冀州(今河北冀县),四县随之改属、后又回归河内郡。属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阳)、原武、阳武三县。属兖州(州治廪丘,今山东鄄县)陈留国的有封丘、酸枣、平丘、长垣四县,属兖州东郡的有燕。西晋时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阳)。隋朝时期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两朝的河内郡即怀州。元朝时期设为怀庆路。明、清两朝为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县。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河内堂:以望立堂。 伍珠堂:湖北孝感祝站镇乐畈村堂号。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 南朝才子;战国贤师:上联指的是南朝梁国的江夏太守乐法才,字元备。幼有美名,沈约称之为才子。为建康令,不受俸佚。武帝嘉清节:“可以为百城表”。下联典指战国时期赵国人乐臣公,好黄老,恬敖不仕。及赵为秦所灭,他去齐国,以《老子》显名。齐人敬之,称之为贤师。 太平著记;昌国封君: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乐史,字子正,抚州宜黄人。早年在南唐做官,入宋后任平原主簿,中进士后历官著作佐郎、三馆编修、职方员外郎。勤于著述,精于考据,著有传奇小说《广卓异记》、《诸仙传》等,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三百卷。下联典指战国时燕国大将乐毅,中山灵寿人,燕昭王时为亚卿,曾率燕、赵、楚、韩五国兵击破齐国,攻下七十多城,因功封于昌国,号昌国君。 冰清岳丈;机断乐妻:上联典指晋朝淯阳人乐广,字彦辅,历官侍中、河南尹、尚书令,有政声,每离职常被人思念。一个女儿嫁给了卫玠,当时有人称“妇翁(岳丈)冰清,女婿玉润”。下联典指东汉河南郡人乐羊子,曾在路上拾到一块金饼,回家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者不饮盗泉中的水,清廉者不吃嗟来(有侮辱性的施舍)的食物,何况拾来别人丢失的东西来玷污品行!”羊子外出求学,一年后想家归来,妻子拿刀走向织布机说:“学习如果中途停止,和砍断正在织的布有什么不同?”羊子受感动而出门,终于完成了学业。 南阳世泽;昌国家声:全联典指战国时燕国大将乐毅,中山国灵寿人。乐羊燕昭王时为亚卿。燕昭王二十八年,率军破齐,攻下七十多城,封于昌国,号昌国君。 五言 六旬余可惜;四序应如期:此联为唐代诗人乐伸《闰月定四时》诗句联。 展开
姓氏动态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