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姓
以国为氏
吉林、江西、山西
扬雄、扬乌、扬光休
天水郡;天水、长扬
扬社会、扬兆霞、扬万龙
源自姬姓,以国为氏。周康王六年(前1015),周康王封弟弟姬杼于扬(也作杨,今山西洪洞县东南),姬杼是为扬(杨)侯。春秋时晋国灭扬(杨),扬(杨)国的后人以国为姓,成为扬(杨)姓。
展开
待补
展开
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今扬姓居民主要聚居于江西上饶,山西长治、临汾等地。
扬姓,在全国约有人口88万,在各姓中排第296位,占全国人口的0.01%。
展开
郡望
天水郡:西汉时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堂号
天水、长扬。
展开
待补
展开
-
04-132020扬氏名人扬雄 本姓杨,西汉辞赋家、语言学家。博览多识,酷好辞赋,一生悉心著述,有《方言》、《法言》、《太玄》等著作。
-
04-132020郡望堂号郡望 天水郡:西汉时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邦(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
04-132020扬氏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1%。尤以吉林省多此姓。今扬姓居民主要聚居于江西上饶,山西长治、临汾等地。
-
04-132020扬氏渊源源流一 出自土家族姓氏。
-
09-192013藤县濛江镇江权村杨氏的历史渊源及“四知堂”的典故据说中华杨姓家传清白,郡系弘农,自周康王六年戊辰岁纪前一0一三年始封抒公于杨国,已经历百数十世代。到了我江权村始祖自秀公这一辈已属于杨姓第90代,他出身寒微/时值世乱,从原居住地福建省漳州府南靖县山城圩碧墩村(现六安村)迁徙至广东,后在广东连滩一带定居多年。
-
09-202013扬君青扬君青 女,1955年9月生,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内蒙古乌盟兴和县妇联副主席。
-
09-202013扬名扬名:1941年 7月生,辽宁沈阳人,大学文化,吉林省大安市家畜繁育工作站站长,高级畜牧师。其论文《浅谈母牛发清率低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十项措施》》发表在《吉林畜牧兽医》》杂志上。
-
09-202013扬社会扬社会:1955年5月生,男,河南商丘市人。现任河南省商丘市淀粉糖厂厂长。经济师,高级政工师。他出任河南商丘市淀粉糖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后,带领全厂干部职工,抓管理、上等级,以科学进步为先导,先后开发了精炼玉米色拉油、变性淀粉、玉米浆等新产品,产量形成两万吨规模,使产值、利税翻了一番,产品先后荣获省优,部优称号,并获中国国货精品博览会金奖,首届轻工产品博鉴会和第二届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企业晋升为国家大二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
09-202013扬 钢扬 钢:1954年11月18日生,男,江苏省人。现任深圳力行真空镀膜有限公司经理。因父从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故生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从小与大海为伴,练就一身胆量。小时读书成绩甚好。文革期间,受“黑五类”家庭影响,一没当上红卫兵,二没当上解放军。1973年终于以知青身份下放农村,因能吃苦耐劳,当了生产队长、知青代表,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7年如愿以偿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分配到原六机部第463厂,由技术员成长为工程师。
-
09-202013扬兆霞扬兆霞 女,1955年4月生,回族,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泉阳镇中学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