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续姓
续牙、续简伯
山东、辽宁、山西、黑龙江、甘肃、陕西、湖北、湖南
续简伯、续咸
河东郡、雁门郡;河东堂、雁门堂
续桐溪、续范亭
始祖:续牙、续简伯。
满族续姓的由来
满族先民最初本无姓,只有用于称呼家族名称的词汇(满语称:哈拉),入关以后受汉族影响而取汉字单姓。但在取姓时又依本民族习俗,以祖辈名字当中一个音作为汉字姓的习俗称为“从名作姓”满族续姓就产生于这种习俗。
续昌,晚清大臣。字燕甫,满族人,隶蒙古正白旗,本不姓续,而姓巴林氏,后以名字续昌第一字“续”而习惯姓续。光绪五年(1879)任奉锦山海关道(今辽宁营口境内)道员。在任期间整顿军队,将镇海营旗兵改编为海防练军营;创立资善堂,赈济饥民;设立义塾,教育贫民子弟。离任时,地方商民立思碑。后升任内阁学士,理藩院员外郎,两淮转运使等职。是晚清时期的政治活动家。其后世子孙即以其名中“续”作姓,于是有了满族续姓。
展开
山东省费县续氏字辈:殿颜堂庆鸿联。宗远振世,玉瑞凤祥,立志嘉善,茂兴永长。
山东省平邑县续氏字辈:殿思先守(佩)子(玉)广。宗远振世,衍庆鸿祥,立志嘉善,懋兴永常,清正昌瑞,奉义存良。
展开
续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早期居住在中原一带,汉唐之际在河南、山西形成郡姓望族,以河东郡、雁门郡为郡望。如今在山东、辽宁、山西、黑龙江、甘肃、陕西、湖北、湖南等地均有续氏分布。
展开
郡 望
河东郡:秦置,治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晋移治蒲坂(今山西省永济东南)。隋废,寻复置,即今永济县治,唐改蒲州,复改为河中府。东晋侨置南河东郡,南齐曰河东郡,隋废,故治在今湖北松滋西。
雁门郡:战国赵置,秦因之,今山西旧代州宁武之北部及朔平南部、大同东部北部皆其境,汉雁门郡治善无(今山西省右玉南),后汉移治阴馆(今山西省代县西北),三国魏移治广武(今代县西十五里),后魏移治古上馆城(今代县治)。
堂 号
河东堂、雁门堂。
展开
启姓续邑;发迹雁门。
——指续姓源流和郡望
太守清裕望重;
简伯廉洁德高。
——上联:东晋续咸,官东安太守,有《清游志》、《异物志》等。 下联:春秋时晋国大夫狐鞫居,因功受封,食采于续邑,为伯爵,世称续简伯,其后世子孙即以祖上封邑为姓,称续氏。
国子助教流芳远;
东安清官播惠长。
——上联:元朝进士续执中,任绛州儒学教授,勤于教诲。下联:续咸起源:起源主要有二:①源于上古,以人名为姓。上古时虞舜有七个贤德的朋友,其中一位名叫续牙,为续姓始祖之一。②源于春秋晋国,以封邑为姓。《通志·氏族略》载,春秋时晋国贵族狐鞫居,因功被封于续邑,后世子孙遂以封地为姓,世代相传。
展开
-
04-092020续氏名人续简伯,续姓始祖之一 续 咸 (约221-约317),十六国后赵文人。字孝宗,上党(今山西潞城东北)人。好学,西晋时尝师事杜预,专《春秋》、郑氏《易》,教授常数十人,博览群言,高才善文论。又通刑律。
-
04-092020续氏宗祠楹联启姓续邑;发迹雁门。 ——指续姓源流和郡望
-
04-092020始祖 郡望 堂号郡 望 河东郡:秦置,治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晋移治蒲坂(今山西省永济东南)。隋废,寻复置,即今永济县治,唐改蒲州,复改为河中府。东晋侨置南河东郡,南齐曰河东郡,隋废,故治在今湖北松滋西。
-
04-092020满族续姓的由来满族先民最初本无姓,只有用于称呼家族名称的词汇(满语称:哈拉),入关以后受汉族影响而取汉字单姓。但在取姓时又依本民族习俗,以祖辈名字当中一个音作为汉字姓的习俗称为“从名作姓”满族续姓就产生于这种习俗。
-
04-092020姓氏源流续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早期居住在中原一带,汉唐之际在河南、山西形成郡姓望族,以河东郡、雁门郡为郡望。如今在山东、辽宁、山西、黑龙江、甘肃、陕西、湖北、湖南等地均有续氏分布。目前续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三百位。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