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荀姓
荀林父
辽宁、重庆、贵州、山东、宁夏
荀况、荀彧、荀氏八龙
河南郡;作冠堂、兰令堂
荀慧生
荀林父,春秋时期晋国出现了一些势力强大的卿族,荀氏就是其中之一。中行氏和智氏更是一同成为晋国六卿之二。荀林父、荀首、荀罃、荀偃、荀跞、荀瑶等人都是晋国著名的卿大夫,对晋国政局乃至春秋时期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
展开
辽宁盖县荀氏字辈:“吉泰井生润阳春”。
辽宁葫芦岛荀氏字辈:“海庆九广……”
重庆巫溪荀氏字辈:“文章照世强行兰家泽勇松治起齐黄”。
重庆荀氏一支字辈:“正大世泽永□”。
安徽蚌埠荀氏字辈:“山志文学敬守传之孔长成家开国永克恒昌”。
河北东光荀氏字辈:“学宝云普(凤)慧(照)”。
宁夏荀氏一支字辈:“海正光……”
山东莱阳荀氏字辈:“凤维生晓……”
贵州兴义、云南富源荀氏字辈:“富有开义明世(仕)代祖文兴荣华克昌显德则绍忠祯”。
荀氏一支字辈:“尊儒良佐正大泽荣德从月广仁云长存”。
江苏荀氏九里四支:积中为本,春江书启,文章道德,三思以庆...
展开
荀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人口基数百家姓前一百位。
荀氏谱是历史著名谱牒,辈分首家。
关于荀姓的变化,还有一个说法:春秋时晋国有个大夫名叫逝敖,被分封在荀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他的儿子以地名为姓氏,叫荀林父。荀林父的后代就都姓荀。
在春秋时期,荀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于河内。荀氏后来又分为荀氏、中行氏、程氏和智氏四支。荀子,名况,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赵国人。他提出了人定胜天思想,同时还认定人性生来是“恶”的,要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才可以为善,因此教育不可或缺,《荀子》第一篇就是《劝学》;在经济上他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等主张。他的散文说理透辟,结构谨严,著有《荀子》。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展开
郡望
河南郡:汉高帝时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堂号
作冠堂:黄帝有臣子叫荀始,创作冠(帽子)。
兰令堂:战国时荀卿是起襄王的老师,后来有人在襄王面前说他的坏话,他就跑到楚国做乐兰陵令。他厌恶当时政治污浊,遂研究孔子、墨子等学问,创性恶之说。著有《荀子》一书传世。
展开
四言通用联
学行共仰;
二李宗师。
——佚名撰荀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荀子(名况)事典。下联兼指荀淑,参下第二条上联(“八龙并俊”)注。
六经羽翼;
衣钵相传。
——佚名撰荀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时思想家、教育家荀卿,名况,赵国人。曾任齐祭酒、楚兰陵令。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认为“人定胜天”。有《荀子》。其学说为汉代名贤李固、李膺等人所宗。下联典指汉代名人儒、荀卿二十一世孙荀淑的事典。荀淑,博学高行,举贤良方正。
八龙并俊;
二玉齐芳。
——佚名撰荀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颍川颍阴人荀淑,字季和,操行高尚,当时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举贤良方正,官朗陵侯相,办事明理,人称为"神君"。有八个儿子(俭、绲、靖、焘、汪、爽、肃、敷),并有才名,当时人称“八龙”。下联典指西晋颍川颍阴人荀崧(东汉荀淑的六世孙)的两个儿子荀蕤、荀羡。荀蕤,字令远,历官秘书郎、尚书左丞、建威将军、吴国内史,深为文帝倚重。荀羡,字令则,少年时有杀贼之志,后娶了公主,官驸马都尉。后任徐州刺史,监徐、兖诸军事。当时人称他兄弟二人为“二玉”。
八龙垂誉;
四友会文。
——佚名撰荀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荀淑八子并有才名,时号“八龙”。下联典指汉·荀雍有知友四人,皆有文名,时以文章交会。
司空注易;
祭酒正名。
——李文郑撰荀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经学家荀爽,字慈明,荀淑的儿子,历官郎中、光禄勋、司空,曾参与王允等人谋划除掉董卓。少年时就通《春秋》、《论语》,后研究古文费氏(直)《易》,注《周易》十一卷。下联典指战国末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名况,赵国人,游学到齐国,三次任祭酒。后到楚国,由春申君任为兰陵令,在那里讲学、著书终生,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批判和总结了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对古代唯物主义有所发展。政治上主张礼法兼治,坚持“正名”学说,有《正名》篇,其中包含着丰富的逻辑理论,对古代名学作出了贡献。所作散文说理透辟,结构谨严。著作有《荀子》三十二篇。
突围请援;
熨体情钟。
——佚名撰荀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荀崧为襄城太守,被社会所围,其女灌突围乞援,解城之围。下联典指三国魏·荀粲娶曹洪女,病热,粲取冰熨妇身,无益而卒,粲亦神伤而死。
七言通用联
八龙子弟声威远;
三州都督德望高。
展开
-
02-022020荀氏字辈汇总云南省荀氏字辈 昆明市荀氏字辈:大树昌昭宪,遵仰英彦方。嘉祯隆光耀,群超毓显扬。源贯贤联劭 红河州荀氏字辈:福大兴景万 善宗胜安希 时元嘉新应 明国天世英
-
02-022020苟姓改荀苟姓改荀 墓志解读 因为读音难听,全国各地许多“苟”姓后人,向公安机关提出改姓申请。无独有偶,改姓行为,早在唐朝就已经有了。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公布的一方墓志,就记录了这一过程。
-
02-022020宗祠对联宗祠对联 四言通用联 学行共仰; 二李宗师。 ——佚名撰荀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荀子(名况)事典。下联兼指荀淑,参下第二条上联(“八龙并俊”)注。
-
02-022020荀氏名人荀氏名人 荀况:战国时思想家,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著有《荀子》32篇,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思想家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提出了“性恶”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反对迷信,是儒家学说的继续队和发展者。
-
02-022020荀氏源流荀氏源流 荀(Xún)姓源出有: 一:源于姬姓,出自黄帝属下大臣荀始,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传说,在远古时期,黄帝属下有一个手巧心灵的艺师,他专门负责制作大小官员的官帽,他后来发明了用“黄华赤实”编制帽子,他针对不同的臣子官职爵位,编有不同的冠形,令人一望便知。黄帝为此很高兴,称他为“荀始”。
-
09-302013荀海波男,1963年11月6日出生,现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单簧管、萨克斯管教师并受聘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音乐系。
-
09-302013荀建华2007年12月,荀建华当选为江苏省、常州市及金坛市三级人大代表,荀建华深感自己肩负责任更重大了。一个有着近4000员工的公司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大小小的事多而杂,打理起来很忙也很累。
-
09-302013荀德麟江苏省淮安市政协副主席、民盟淮安市委主委 荀德麟,男,汉族,1950年3月出生,江苏涟水人。大学学历,民盟盟员,著名诗人,辞赋家。1972年12月参加工作。 1972年12月--1975年3月 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军区东方红农场文书、保管员;
-
09-302013荀慧生荀慧生:(公元1900~1968年),初名秉超,后改名秉彝,又改名“词”,字慧声,号留香,艺名白牡丹,与余叔岩合演《打渔杀家》起,改用荀慧生的名字;河北东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