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姓
奚仲
山西、江苏、浙江、湖南、四川、陕西
薛仁贵、薛丁山
河东郡、新蔡郡、沛郡、高平郡; 崇礼堂、忠谏堂、沛国堂
薛刚、薛亚菁
奚仲。薛姓出自黄帝的任姓,黄帝共有二十五子,分别得十二个姓,其中有一子名禺阳,因被封在任(今山东济宁市)而得任姓。任姓传到十二世孙奚仲,奚仲在夏禹时任车正,为车的创造者,居住在薛,称为薛侯。其后人祖已的七世孙曰成,举国迁于挚,改号为挚国。商末时,周伯季历娶挚国女大任为妻,生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到武王克商,复封为薛侯。春秋时,齐桓公称霸诸侯,惟有薛侯不从,被黜为伯爵。春秋后期,薛公子登在楚国做官,薛人迁往下邳(今江苏邳州),楚怀王赐沛地为其食邑。薛国历夏、商、周三代,凡六十四世,战国时亡国,其后子孙以国为氏,称薛姓。他们尊奚仲为薛姓的得姓始祖。
展开
江苏徐州薛氏一支字辈:“文广宏井道淮本自天生宜仁长方明增厚传家远”。
江苏徐州薛氏一支字辈:“兴明帮传子书青云美”。
江苏连云港平明山薛氏字辈:“久玉开堂德凤运宏文章治国景盛兴传家聚宝宜太平光宗耀祖显朝上万代安邦永长春”。
江苏南京薛氏字辈:“兴广敬信和”。
江苏响水薛氏字辈:“梁堂应以国”。
江苏徐州薛氏字辈:恩鸿庆振传书
辽宁锦县薛氏字辈:“继致顺积美大中其允从”。
辽宁大连薛氏字辈:“恩朝洪良云玉天永宝寿长连”。
辽宁鞍山薛氏字辈:“文明进宝金”。
山东泰安薛氏字辈:“训文其玉福提辖”。
山东巨野薛氏字辈:“传巨乃垂现广见成怀本首之念体正”。
山东梁山薛氏字辈:“熙东传亭广兆宪庆凡祥令”。
山东临沂薛氏字辈:“会彦希俊余”。
展开
薛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35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320余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2%左右。
春秋时期
薛姓自春秋战国得姓以后,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山东是薛姓的发源地,地处中原东部,薛姓人由山东向周边地区扩散,活动地域大致在赵、宋、楚、齐、秦诸国,相当于今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的部分地区。
春秋时有薛邦,兖州人,孔子弟子。战国至秦,散布于中原各地的薛姓就已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战国末期任姓薛氏裔孙薛倪为楚令尹。战国时赵国(建都今河北邯郸)有处士薛公,为寓居赵国的魏公子信陵君之友。秦国大举攻魏,魏王派人请信陵君回国统兵御秦,信陵君因与魏王有矛盾,不肯应命。经薛公苦心劝说,信陵君无忌才从赵返魏,带兵遣将击破秦军,解救魏国。宋国(建都于今河南商丘)有高士薛居洲,居于当时中华文明的中心,主张长幼尊库皆应有序,被时人奉为道德楷模;秦国(建都于咸阳即今陕西西安附近)有薛炬,相传他剑术精湛,为一代宗师。
秦汉时期
秦及两汉,薛姓经过长期的繁衍发展,人口大为增加,一些人因仕宦等原因而分居于各地,使薛姓的分布地域得以扩大。
展开
薛姓的郡望主要有河东郡、新蔡郡、沛郡、高平郡等。河东郡:秦初(公元前221年)置。相当于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地区。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禹王城)。
薛姓又以河东、新蔡、沛国、高平、忠谏等为其堂号。忠谏堂:汉朝时候,沛人薛广德为御史大夫,敢于直谏。元帝要做楼船供自己玩乐,广德脱掉帽子谏阻,如果元帝不听,他打算光着头向皇帝车轮上碰。结果皇帝采纳了他的谏议。
展开
薛姓的重要楹联
楹联内容 典故人物
鼎铛重望;
竹邑名公。 上联典指唐代良吏薛大鼎(?-654),字重臣,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尝为沧州刺史,浚无棣渠通海,商贾流行,民食其利,被誉为铛脚刺史。永徽中迁行荆大都督长史卒谥恭。下联典指三国吴太子少傅薛综,字敬文,竹邑人。善辞令,擅诗赋杂论,凡数万言。
三凤媲美;
五隽齐名。 上联典指唐代汾阴人薛元敬,少年时与叔父薛收(591-629)及族兄薛德音齐名,当时号称“河东三凤”。武德年间官天策府记室参军,秦王李世民为皇太子时,任他为舍人。下联典指东晋竹邑人薛兼,字令长,清廉朴素,器宇轩昂,少年时与纪瞻、闵鸿、顾荣、贺循齐名,号称“五隽”。入洛阳,任比阳相,后官太子少傅,明帝时,加散骑常侍。
仲虺世泽;
三凤家声。 上联典指仲虺为黄帝时奚仲之后,商汤时为左相,奚仲居于薛,子孙以为氏。下联典指唐代薛元敬、薛收、薛德音,并称“河东三凤”。
大义首创;
天爵自高。 上联典指后魏·薛孝通,平萧宝夤,首创大义,封蓝田县子。下联典指后魏·薛聪太,为治书侍御史,文帝欲进其位,聪太固辞。文帝曰:“卿天爵自高,非人爵所能荣也。”
翔河东之凤;
尊关西之师。 上联典指唐代天策府记室参军薛收,字伯褒,河东汾阴人。十二岁能写文章,与两个侄子薛德音、薛元敬并称“河东三凤”。历官秦王府主簿、天策府记室参军,随秦王李世民平定刘黑闼有功,封汾阳县男。曾上书谏阻秦王攻猎。武德中卒。年三十三岁。王哭之恸。下联典指隋代名官薛道衡,字玄卿,薛收的父亲,河东汾阴人。先后在北齐、北周做官。入隋,官至司隶大夫,司台湾省。后被炀帝杀害。其诗词不达意藻华艳,少数边塞诗较为雄健。专精好学,素著才名,有诗文集七十卷。
三箭定天下;
一笺传古今。 上联典指唐代名将薛仁贵(614-683),名礼,绛州龙门人。农民出身,善骑射。太宗时,应募一从军,屡立战功,升为右领军中郎将。后又率军大败九姓突劂于天山,军中有“将军三箭定天下”的赞歌。后参与进攻高丽的战争,留任右威卫大将军兼安东都护,封平阳郡公。下联典指唐代女诗人薛涛,字洪度,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父薛郑官蜀早亡,母孀居贫困,遂沦为歌妓。善歌舞,工诗词,名士韦皋、元镇、白居易、杜牧等,均曾与之唱和。居浣花溪,创制深红小笺写诗,酬献名人,人称薛涛笺。今其地有薛涛井,相传乃薛涛制笺汲水处。所作情调感伤。明人辑有《薛涛诗》。
展开
-
02-052020薛氏字辈汇总漳州市薛氏字辈:龄 宗 宜 孟 存 志 应 永 胜 国 尚 承(崇) 朝 世 允 祚 仁 文 从 华 起 国 克 复 孝 友 守 定 鸿 昌 厦门市薛氏字辈:广(光)辉炳万昭永文克世昌 泉州市薛氏字辈:光辉炳万昭永文克世昌
-
02-052020宗祠楹联宗祠楹联 鼎铛重望;竹邑名公。 ——上联典指唐代良吏薛大鼎(?-654),字重臣,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尝为沧州刺史,浚无棣渠通海,商贾流行,民食其利,被誉为铛脚刺史。永徽中迁行荆大都督长史卒谥恭。下联典指三国吴太子少傅薛综,字敬文,竹邑人。善辞令,擅诗赋杂论,凡数万言。
-
02-052020姓氏名望姓氏名望 名人概述 1999版《辞海》收录薛氏25例,《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薛氏224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285例。薛姓的历史名人战国时宋国有薛居州;汉代有隐士薛公,又有薛宣,郯人,长安令;隋代有著名文学家薛道衡;唐代有名将薛仁贵,龙门人,封平阳郡公,
-
02-052020迁徙分布迁徙分布 薛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35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320余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2%左右。 春秋时期 薛姓自春秋战国得姓以后,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山东是薛姓的发源地,地处中原东部,薛姓人由山东向周边地区扩散,活动地域大致在赵、宋、楚、齐、秦诸国,相当于今湖北、湖南、江苏、河南、河北、陕西、山东的部分地区。
-
02-052020薛氏起源薛氏起源 起源一 幼子禹阳在颛顼帝时的封地任,属于以居邑为氏。相传薛氏先祖最早源自古代任姓部落,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后裔。据史籍《元和姓纂》、《新唐书》、《通志》等记载,黄帝一生共有二十五子,成年后皆以德行出众,受封为十二个不同的姓族,散居于各地。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