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忻姓
范蠡后代(代考)
上海、河北、山西、内蒙、湖北
忻恭逊、忻祥、忻伟
待补
待补
忻氏的由来
在宁波东钱湖陶公村一带,有这样一个传说:越国大夫范蠡帮助勾践兴越灭吴后,越王开始残杀功臣,范蠡便与西施一起泛五湖而去,出逃到了浙东,在知道了文种的遭遇后,乃改名为陶朱公(陶朱,即逃诛也),与西施一起在现在东钱湖的一个小山上,男钓(鱼)女织,安居了下来。
后人为了纪念范蠡,就把范蠡(陶朱公)曾经住过的小山,称为陶公山(岛)——因为此山实际上伸到东钱湖里的一个山岬,形似半岛,故谓之,把传说范蠡经常钓鱼的石台,称为陶公钓矶,现在就成了东钱湖十景之一。范蠡到了这里后,致力于商贸经营,不久就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当地民众皆尊陶朱公为财神。如今,宁波人还爱把范蠡当做是宁波儒商文化最早的代表人物。
范蠡著了全国第一部养鱼经(应该是他退隐后才写的),东钱湖有养鱼的条件,况且陶公村人早些年也是以养鱼为生。而陶公村这个地名,似乎也可以佐证这一说法,因为范蠡晚年自号陶朱公。
在富阳万市村,有7本忻姓人的家谱,其序言中提到:“范蠡灭吴后,隐居四明东田湖,取名陶公山,自号陶朱公,改姓为忻,至今宁波忻氏独盛……”,家谱中还绘有先祖范蠡的画像。家谱中记载的东田湖就是宁波东钱湖,亦称东钿湖。只是,忻姓人是否为范蠡和西施共同的后代,家谱中无记载。
为什么范蠡的后代改姓为“忻”?有两种说法至今流传:一种是顾名思义,就是心中有斤两、很会做生意的意思,因为范蠡以经商成为巨富;第二种说法是,范蠡起了归隐之念后,一个人在屋内踱步沉思,看到院子里正在欢笑嬉闹不知忧愁的孩子,顿时想起一个“忻”字(古同“欣”),改姓为“忻”,是希望家族欣欣向荣之意。
虽然,目前无法证实范蠡后人为西施范蠡共同的后代,但是诸暨对忻姓人的寻访和“忻姓祖孙”的来诸寻根,对丰富西施文化,研究西施范蠡的最后归处还是有着很大的价值。今后,诸暨旅游局将进一步加强与宁波、富阳等地的交流与合作,丰富西施故里古越文化的内涵,做好文化与旅游结合的文章,提升西施故里的知名度。
展开
广东省忻氏字辈
东莞市忻氏字辈:士大启仁、文治成昌、道高得长。
广州市忻氏字辈:志芝承子元天文学正宽洪云益定远富贵永照先。
中山市忻氏字辈:源开文运美 诗礼传家度... 懋志承先德。
深圳市忻氏字辈:守义家忠后 传本宗诗书 礼乐在世上 道德永兴隆。
惠州市忻氏字辈:宗有本,家学重良。
江门市忻氏字辈:金洪宗枝梦、从恩登大道,玉维世凤益,仕文化吉祥。
珠海市忻氏字辈:正道希云明绍广开科成登本世源长。
汕头市忻氏字辈:鹰宗一士忠国正大修德传家文学兴邦志绍贤良永承淑训世裔荣昌。
佛山市忻氏字辈:克学家作夕庭荣华。
湛江市忻氏字辈:恒一承先烈元良笃世宗方正膺宾彦勤朝建懋功英俊开昌运丕基裕厚坤隶修培祖德闻达振家声。
河源市忻氏字辈:连步登廷乘加开国。
展开
民国时期的陶公山忻氏分布
要了解民国时期的陶公山忻氏分布情况,最好查阅那部《鄞县通志》,这部县志从民国二十二年创修,民国二十六年大体修完,抗战胜利后续修,而在1951年才印完。它是一部集旧时代鄞县资料大成的县志,荟集了历代修史者的不少心血和宝贵史料。
在《鄞县通志》的舆地志氏族卷中,有一段介绍忻氏的话∶“本族生产惟持渔业,近年尚称发达。经商上海,亦颇有崛起者。故各家生计尚不至竭蹶。” 又说∶“商最多,渔次之,农又次之,学最少,间有出仕者” 。
当时统计忻氏人口有三千户,约一万人。据调查,涉及忻家地名的及有忻氏居住者较多的地方有∶
永顺乡 有陶公山、老三房等地名。姓氏有忻姓及其他姓。
永嘉乡 有陶公山、老二房、许家、大小房、余家等地名。姓氏有忻姓、许姓、余姓及其他姓。
永善乡 有陶公山、老大房、老二房等地名。姓氏有忻姓及其他姓。
永泰乡 有陶公山、余家岙、王家、大岙底等地名。姓氏有忻姓、余姓、王姓及其他姓。
注∶永顺、永嘉、永善、永泰四乡,村居相连,通称陶公山。其邻村里距亦无甚异,以忻氏宗祠为中心,东至曹家山头0.5里,西至许家0.3里、北至史家湾0.8里。
永福乡 东至长漕,南至谢家庄,西至邵家弄,西北至五港。姓氏有忻姓、朱姓、李姓、励姓、钱姓、范姓及其他姓。
戴港岸乡 东至撺竹庙,西至打石弄,北至拗手漕,有忻家地名。姓氏有忻姓、戴姓、李姓、杜姓、林姓及其他姓。
史张薛乡 东南至曹家,西至薛家、张迈岭。姓氏有忻姓、史姓、曹姓、陈姓及其他姓。
山水乡 东南至横街,东北至下水,西北至鸡山头、沙家山。姓氏有忻姓、钱姓、袁姓、陈姓、朱姓、余姓及其他姓。
圆堍乡 西至双桥、湖墅桥,有上水、沙家山、岩官庙。有忻家地名,却无忻姓。姓氏有李姓、徐姓及其他姓。
球南乡 东至五袋底,南至下三叉,西南至胡家,北至龚篆沙。有忻家地名。姓氏有忻姓,但朱姓为大姓,还有邵姓、施姓、杜姓、陈姓、史姓、徐姓、袁姓、叶姓、龚姓及其他姓。
注∶球南乡在咸祥。当地居民除农业外,兼渔业和盐业,并植棉花。据说在那里还有忻氏“自” 字辈人士健在。
由上可见,除陶公山外,忻氏分布在周围地域还是较广的。至于近一百年来,由上海而向全国各地,以及由陶公山而向海外发展更是分布广泛,人口也越来越多。据估计,除陶公山外,上海可能是忻氏定居人口最多的地方,人数不少于五千。
展开
待补
展开
待补
展开
-
02-072020广东省忻氏字辈广东省忻氏字辈 东莞市忻氏字辈:士大启仁、文治成昌、道高得长。 广州市忻氏字辈:志芝承子元天文学正宽洪云益定远富贵永照先。
-
02-072020忻都简介忻都简介 据《湖州府志》卷七十八的人物传中记载∶ 忻都,字有章,德清人(旧通志作杭人)。顺帝时官至万户,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徐达常遇春破安丰,据其城后,达分兵围庐州,都乘间率师取之。
-
02-072020陶公山忻氏宗谱陶公山忻氏宗谱 四修宗谱 忻氏宗谱是忻氏子孙寻根问祖、连结血亲和情谊的有力依据。据目前所知,明嘉靖年间曾遇灾失谱。后来在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年)由陶公山忻氏六世祖忻廷桂修过宗谱。
-
02-072020忻姓与欣姓忻姓与欣姓 差异较大 在一些姓氏辞典中常将忻、欣混为一族,由于“忻”字和“欣”字的音义相似,就造成了一些误会,认为“欣”姓也作“忻”姓。因此有把五代时的欣彪写作“忻彪” ,也有把元代的忻都写作“欣都” ,甚至那位在清代咸丰年间当过鄞县知县、宁波知府和宁绍道台的段光清,也把陶公山忻氏写成欣氏。
-
02-072020忻氏的由来忻氏的由来 在宁波东钱湖陶公村一带,有这样一个传说:越国大夫范蠡帮助勾践兴越灭吴后,越王开始残杀功臣,范蠡便与西施一起泛五湖而去,出逃到了浙东,在知道了文种的遭遇后,乃改名为陶朱公(陶朱,即逃诛也),与西施一起在现在东钱湖的一个小山上,男钓(鱼)女织,安居了下来。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