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姓
以地为氏,尊启为辛姓得姓始祖
吉林、山东、辽宁、黑龙江
辛庆忌、辛彦之、辛弃疾
陇西郡、雁门郡;双贞堂、五龙堂、陇西堂、雁门堂
辛世文、辛树帜
以地为氏,尊启为辛姓得姓始祖。
展开
江苏滨海:文成法立道达才全。
江苏丰县:大怀廷敬福树。
江苏徐州:昭献庆凡祥,孝敬福树友。
江苏连赣榆辛家沙:佩作公崇本全在义方余泽可衍传世明良敬脩吉庆统聚升堂
湖北武汉:佳厚贤良昌正友芳。
湖北襄樊:运文永玉昌立竖广成祥世中国太久培德传佳长。
湖北安陆:万世光明显达德厚功高。
广东潮汕:邦欲起元良,廷用大经纶,朝升宰辅才,运会际平康;仕俊承天德,文明盛万国,位列公卿职,英豪绳燕翼。
江西万载:金女树炳基锦源植焕增均洪集熙起锡泽本辉培镇滋东耀载铭济材照至钟汉果烨垂铨清松炜在。
江西南昌:庭世民万元文子思希仕政庆德原伯道昌荣永廷国应一以正大端方齐家经邦至诚为本安定贤良圣旨颂传雄哉彦浩兆周杰强惊顶波涛遥广武姿唐宝微豪神宣华梦石橹峰貌悟纶赤乐碧云示高叶茂丰隆宏盛殿考弃邑从鹜樽昆呜啸。
江西:锦源植焕增。
展开
据《元和姓纂》、《广韵》等所载,夏王启封庶子于莘(即今陕西合阳地区),古人惯以地为氏,后由于莘与辛音近,遂去“艹”为辛姓,称辛氏。夏传至桀时灭亡。
商朝时期,辛氏族人于史书鲜见,商末有史官辛甲,西周时受封于长子(今山西长子),其子孙遂开始在山西落籍。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辛俞、辛寥,周王朝国都(今河南洛阳)有辛有,鲁国有辛栎,表明辛氏族人在此际已播迁于今河南、山东境内。
两汉之际,辛氏族人在陇西(今甘肃临洮)已形成大的聚落,特别是辛庆忌家族世代显贵,更为后世辛氏陇西郡望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此际还有赵人(今河北)辛垣平。由此可知,辛氏族人已经遍布北方。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陇西繁衍的辛氏已经族大人众,枝繁叶茂,而且高官不断,数量众多,辛氏陇西郡望已经形成。另外,在雁门一带的辛氏族人形成了辛氏历史上的第二大郡望——雁门郡。此际,由于陇西郡望的带动,辛氏族人在今甘肃兰州也形成大的聚落。另外,辛普明由河南徙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当为辛氏族人入迁江南第一人。
隋唐时期,陇西仍是辛氏族人主要繁衍之地,并出现了辛氏历史上的唯一一位宰相:辛茂将。
五代十国至两宋时期,在今陕、晋、豫、冀、鲁等地辛氏族人
展开
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中东部的洮河流域、渭河中上游、西汉水流域,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定西市、天水市、临夏州一带。汉承秦制,三国时期曹魏移治至襄武(今甘肃陇西)。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
堂号
陇西堂:以望立堂。
雁门堂:以望立堂。
双贞堂:晋朝辛勉,博学,有贞国之操。官侍中,跟着皇帝到了平阳。刘聪以毒酒逼其叛晋归刘。辛勉坚决拒绝。刘聪佩服他的贞节,给他筑了房子,按月给他送米送酒。晋人辛恭靖,从小有肚量,有才干,后为河南太守。羌姚兴攻陷河南,辛恭靖被俘,严辞拒绝羌姚兴封官后被囚禁三年,后越狱到晋国,晋帝表彰了他的节操,拜他为咨议参军。
环州堂:明朝的时候,辛野开始做儒学的训导,后来升任为枣阳县知县。他作官体贴百姓,为民做主,深得百姓的爱戴,被认为是好官。著有《环州集》。
枣强堂:同环州堂。
孝友堂:明朝时期无锡人辛铭,字敬斋,其后人所建堂号。
永思堂:福建潮州辛氏族人所建堂号。
展开
四言通用联
宗开莘国;秀毓陇西。
全联典指辛氏源流和郡望。
诗名东汉;词冠宋朝。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诗人辛延年,生平无可考,作品存《羽林郎》一首,为汉诗中优秀之作。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词人辛弃疾,雅善长短句,纵横慷慨,与苏轼并称。
免冠悟主;息讼安民。
上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狄道人辛庆忌。成帝时,历官光禄勋、执金吾、左将军。汉成帝要杀张禹时,辛庆忌免冠(去掉官帽)解印绶叩头求情,张禹得以免死。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狄道人辛公义。开皇初年,官岷州刺史,全境百姓称他为慈母。后历官牟州刺史、司隶大夫。此联另有一版本下联第三言的“安”字为“宁”字。
五龙美誉;二虎扬名。
上联典指十六国时期前凉的辛攀,兄弟五人并有才识,时人谓“一门五龙”。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辛武贤为酒泉太守,其子辛庆忌拜左将军,父子皆以勇武闻,时人谓其父子俱为虎臣。
文成八字;才号五龙。
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辛弃疾。下联典指隋辛公义。
六言通用联
共仰稼轩道学;咸称起季直言。
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词人辛弃疾。下联典指南宋莱州人辛次膺。
兄弟得五龙誉;父子有二虎名。
上联典指十六国时期前凉的辛攀兄弟。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辛武贤、辛庆忌父子。
七言通用联
兄弟得五龙之誉;父子有二虎之名。
上联典指十六国时期前凉的狄道人辛鉴、辛旷、辛攀、辛宝、辛迅兄弟五人,并有才学,当时人说:“五龙一门,金枝玉昆。”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狄道人辛武贤、辛庆忌父子。
八言以上通用联
美备钱田,稼轩列宠;义全子弟,晋史流芳。
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辛弃疾,有二美妾,一曰“钱钱”,一曰“田田”。下联典指三国时期曹魏的羊耽妻辛宪英有才智,其弟敞与子琇能保身全义,
功战奇方,不让关张独步;慷慨大节,宁输武穆居先。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大将军辛京果,由于辛京杲英勇善战,肃宗召问他是:“黥彭关张之流乎?”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词人辛弃疾事典。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此联为郭沫若撰题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公园内辛弃疾祠联。下联“美芹”,指辛弃疾有《美芹十论》;“悲黍”,化用辛弃疾词有“莫望中叹黍离”句。
展开
-
02-052020辛氏字辈汇总北京市辛氏字辈 朝阳区辛氏字辈:中道华智超云仙吉祥永照定英贤笃孝立本尚勤俭卓越世信仁义坚启迪群策普同庆晋洪民安茂修寰宝传强国靖汉涛聪颖敏清海洋泉。
-
02-052020宗祠楹联宗祠楹联 四言通用联 宗开莘国;秀毓陇西。 ——全联典指辛氏源流和郡望。
-
02-052020姓氏名望姓氏名望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辛姓历代名人69名,占总名人数的0.15%,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一百二十位;辛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6%,排在
-
02-052020迁徙分布迁徙分布 据《元和姓纂》、《广韵》等所载,夏王启封庶子于莘(即今陕西合阳地区),古人惯以地为氏,后由于莘与辛音近,遂去“艹”为辛姓,称辛氏。夏传至桀时灭亡。
-
02-052020姓氏源流辛姓,为传统汉族姓氏。以地为氏,尊启为辛姓得姓始祖。据《元和姓篡》记载:“姒姓,夏后启别封于莘,子孙去草为辛,遂为辛氏。”
-
08-032013辛云岩辛云岩,1939年生,安驾庄镇钓鱼台村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山东省林业厅厅长、党组书记。 幼时,辛云岩就读于本村小学,后考入张家安完小。196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被分配到蒙阴县人委
-
08-032013辛芷蕾看似温柔娴静的外表下,却蕴藏着巨大的爆发力的实力新人辛芷蕾。又有独特的气质和表演天赋被国内知名导演杨超看中,携手秦昊担纲男女主角主演获得戛纳、金马等五大国
-
08-032013辛小玲小玲是香港著名胡琴演奏家,现任香港中乐团高胡首席,并在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任教。1988年毕业於香港演艺学院,曾获得麦理浩奖学金。
-
08-032013辛小敏辛小敏,男,辛小敏,男,1958年11月出生,江西万载人,1975年8月参加工作,197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现任江西省奉新县委书记,拟任江西省奉新县委书记;
-
08-032013辛小红辛小红,著名二胡演奏家,2002年度(第30届)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现为香港中乐团二胡首席及任教于香港演艺学院。她的演奏音色圆润柔美,技术运用自如,热情奔放之余而又柔美含蓄,既有北方粗犷豪放的风格,又有南方细腻委婉的风韵,对音乐的处理具有感人至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