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郗姓
苏氏分支而来
山东、陕西、河北、云南、贵州
郗鉴、郗超
山阳郡、高平郡;文成堂
郗德育
苏氏分支而来
展开
郗氏字辈:“凤志佃金洪忠广”。
河南濮阳郗氏字辈:“继志大业广积仁植基良和平传家远谦让卜世长”。
山东郄氏郗氏字辈:“群文兴传光才良生”。
河北保定郗氏字辈:“永树进录家”。
江苏沭阳郗氏字辈:“木应自起长文永敬玉大廷开延宗跻昌恒庆嘉绪芳仁宽步景耿”。
安徽寿县郗氏字辈:“同传世德”。
山东宁阳郗氏字辈:“振举永廷玉,鲁可延太昌,明经教世远,学道保天良”。
展开
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苏氏分支出来的。据《左传·隐公十一年》,郗邑为东周畿内国苏国(以国于温,故经传亦称温国)故地,地近洛阳,其地在现河南沁阳市贺村。《元和姓纂》云郗氏,秦末,自晋阳徙高平。故郗氏流徙如下:郗邑(时间:春秋至战国,今河南沁阳市一带)——晋阳(战国至秦末,今山西太原)——高平(秦末至唐末,今山东金乡县),其后子孙流散各地。
当今,郗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山东省:济宁汶上县杨店乡的郗村应该是最大的一个分支了,该村有1500余户,大都姓郗;淄博市临淄区辛店镇王朱村约有几十户郗姓家庭,在当地比较集中;枣庄山亭区冯卯镇上朱园村和二朱园村有上百户郗姓家庭,分布也比较集中;聊城市东昌府区郑家镇前屯村也是郗姓人在明代迁徙遗留下来的一个村落,现有郗姓人家近100户,村中主要人口就是郗姓;在聊城市阳谷县石佛镇郗海村和庞楼村也分布了上百户郗姓人,其在一百年前是一个氏族的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分家了;邹平县五龙堂也有郗姓后人;莱芜市莱城区寨里镇郗渔池村也有郗姓后人,大约有100余户。
陕西省:铜川市印台区郗家塬村全村200余户几乎全部姓郗,最早是有郗氏先祖兄弟两个迁移至此繁衍至今
展开
郡望
山阳郡:西汉时的山阳郡在今山东省独山湖周围金乡县一带。东晋时的山阳郡,在今江苏省清江、淮安一带。
高平郡:西晋时将汉代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在今山东省巨野县一带。
堂号
文成堂:晋时有郗鉴,博览经籍,耕田吟诗,不愿接受朝廷征召。后来封安西大将军,迁车骑将军。皇帝临死托他辅佐幼主,他为了保卫新立的少帝,平了约峻之难,晋升太尉,封南昌县公,卒后谥文成。
展开
四言通用联
昆山玉洁;
幕帐风开。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西晋人郗诜,对策第一,曾对武帝说:“我好像桂林中的一枝,昆山的一片玉。”下联说典指晋高平金乡人郗超,字景兴,一字嘉宾,家中世传天师道,而他却信佛教。任桓温的参军,深受信任,谢安曾拜访桓温议事,桓温让他卧在帐中听,风吹帐开,谢安看见他,笑着说:“郗生可算是入幕之宾了。”桓温把持朝政,他任中书侍郎、司徒左长史等职,参与废、立皇帝的密谋,一时大臣,都畏惧他的权势。
惠行内史;
喜得东床。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晋高平金乡人郗迈,在永嘉之乱中长大,后官晋陵内史,为人谦爱,有惠政,官至护军。下联典指东晋郗鉴,字道徽,郗迈的叔父、郗超的爷爷。西晋惠帝时,宫中书侍郎。永嘉之乱中,被宗族乡人共推为主,率千余家避居峄山。东晋初,官兖州刺史,明帝时参与平定王敦之乱,历官车骑将军,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镇守广陵。明帝死,与王导等受遗诏辅佐成帝,进太尉,封南昌县公。曾选坦腹东床的书法家王羲之为女婿。
昆山片玉;
桂林一枝。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西晋郗诜,对策第一,曾对武帝说:“我好像桂林中的一枝,昆山的一片玉。”
六言通用联
惟乐林泉清雅;
不甘爵禄荣华。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晋代车骑将军郗鉴的事典。
道徽三州军事;
士美二部尚书。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郗鉴,字道徽,曾都督徐、兖、青三州军事典。下联唐代节度使,郗士美,字和珍,累官工、刑二部尚书。
七言通用联
高瞻远瞩气魄大;
平易近人朋友多。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郗姓望族居住地“高平”二字的嵌字联。
十言通用联
儒雅高明,乃识作床佳婿;
人才卓荦,洵称入幕鸿宾。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名将郗鉴的事典。下联典指晋代散骑常侍郗超,字景兴,高平人。时人称为“入幕之宾”。卓荦,特出。
展开
-
04-092020历史名人郗 鉴 字道徽,古山阳金乡人。晋书载:少孤贫,博览经籍,躬耕陇亩,吟咏不倦,以孺雅著名,不应州命。时逢饥荒,州中之士因平日佩服他的人品德性,于是就给予资助。
-
04-092020宗祠对联四言通用联 昆山玉洁;幕帐风开。 ——佚名撰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西晋人郗诜,对策第一,曾对武帝说:“我好像桂林中的一枝,昆山的一片玉。”
-
04-092020郗氏字辈郗氏字辈:“凤志佃金洪忠广”。 河南濮阳郗氏字辈:“继志大业广积仁植基良和平传家远谦让卜世长”。
-
04-092020迁徙分布郗氏是在2000年前由苏氏分支出来的。据《左传·隐公十一年》,郗邑为东周畿内国苏国(以国于温,故经传亦称温国)故地,地近洛阳,其地在现河南沁阳市贺村。《元和姓纂》云郗氏,秦末,自晋阳徙高平。故郗氏流徙如下:郗邑(时间:春秋至战国,今河南沁阳市一带)——晋阳(战国至秦末,今山西太原)——高平(秦末至唐末,今山东金乡县),其后子孙流散各地。
-
04-092020姓氏渊源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武王属下大司寇苏忿生的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