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毋(Wú)姓
毋句
河南、山西、广西、陕西
毋煚
巨鹿郡、河东郡
毋效智
毋句。胡毌氏(胡毋氏)。毋氏这个姓,一向很少见,但自古以来却称盛于四川的蓬安一带地方。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和《姓氏考略》上的记载,毋氏是传自唐尧时作磬的大臣毋句,算起来有4000多年的历史。而《百家姓考略》则说:“系出田氏,齐宣王封弟于毋邱,以绍胡氏之祀,赐姓胡毋氏,其后分三姓,一曰胡毋,一曰毋邱,一曰毋氏。”后来胡毋、毋丘二姓省文也改为单姓毋氏,称毋姓。毋氏后人奉毋句为毋姓的始祖。
展开
云南昆明毋氏(母氏)字辈:“四茂荣华盛世光前绪忠心运定昌传后有文章”。
四川剑阁毋氏(母氏)字辈:“川林生培德继文明”。
重庆万州毋氏(母氏)字辈:“文学光国应天生德万宗正世兴朝发泽”。
展开
毋氏或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位第三百八十六位门阀。毋氏出自田氏。相传帝尧时,有位得力的臣子名为毋句,曾创造了悬挂的罄,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名中一字为姓,称为毋氏。另外,春秋时候齐国有个地名为毋邱,齐宣王将自己的弟弟封于毋邱,为绍胡氏之祀,赐姓胡毋,其后又分三姓:一为胡毋,一为毋邱,一为毋姓。这三个姓名的后代中均有简化他们的姓氏为毋氏的。毋姓望族居河东郡(今山西省夏县北一带)、巨鹿郡(今河北省平乡西南)。
今河南省的焦作市博爱县、沁阳县、禹州市,山西省的晋城市、河津市、翼城县、平遥县,陕西省的华山县、宝鸡市、西安市长安县,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横县等地,均有毋氏族人分布。有意思的是,今河南豫西灵宝市近郊有一座保存完整、仍有居民使用的古老堡寨杨公寨,传说是北宋抗辽英雄杨六郎建立的军寨,但如今居民中却没有一家姓杨,绝大部分都姓毋,人数占了灵宝全市毋氏的70%。
展开
郡望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
①指今整个山西省。
②秦朝初期(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
③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
④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堂号
巨鹿堂:以望立堂。
河东堂:以望立堂。
展开
四言通用联
源自上古;
望出平昌。
——指毋氏(母氏、毌氏)源流和郡望。
工诗名宦;
兴学营宫。
——佚名撰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初蓬州人毋思义,洪武年间举人,工诗,能文。历任襄阳、凤阳教授,周府长史,为一时名宦。下联典指后蜀中龙门人毋昭裔,博学有才名。历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左仆射、太子太师,嗜藏书,好古文,精经术。曾出资百万建造成都学宫。
教兼两院;
学冠四科。
——佚名撰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蜀人毋制机,分教黄州,兼领雪堂、河南两座书院,学者称他“平山先生”。下联典指晋代巴郡江州人毋稚,学冠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历官涪陵、汉平令,夜郎太守。
五言通用联
称王于大宛;
发迹在平昌。
——指毋氏(母氏、毌氏)源流和郡望。
六言通用联
晋代夜郎之守;
瀛洲学士之班。
——佚名撰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毋稚,除涪陵汉平令,为夜郎太守。下联典指唐毋煚(Jiǒng 音炯),撰《古今诗录》四十八卷,为开元今象亭十八学士之一。
纯洁家声久远;
德厚族脉绵长。
——上明朝进士母(毋)纯德“纯德”二字嵌名联。
魏国邑侯府第;
明朝进士人家。
——上联指三国魏国河东闻喜人(今山西闻喜)母(毋)丘俭,字仲恭。明帝时,任幽州刺史,从司马懿定辽东有功,封安邑侯。正始中,击破进略辽东的高句丽兵,迁左将军,转镇南将军。后为镇东将军,都督扬州。以不满司马氏专朝政,与扬州刺史文钦起兵讨司马师,兵败被杀。下联指明朝进士母(毋)德纯,曾官大理寺正。
十一言通用联
饮誉唐朝,文章绝妙声名远;
蜚声后蜀,著述颇丰乡氏香:
——佚名撰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毋炯。下联典指后蜀时期的毋昭裔。
展开
-
04-092020毋氏名人毋稚 晋代巴郡江州人,学冠四科(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历官涪陵、汉平令、夜郎太守。
-
04-092020宗祠通用联四言通用联 源自上古;望出平昌。 ——指毋氏(母氏、毌氏)源流和郡望。
-
04-092020郡望堂号郡望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
04-092020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得姓始祖 毋句。胡毌氏(胡毋氏)。毋氏这个姓,一向很少见,但自古以来却称盛于四川的蓬安一带地方。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和《姓氏考略》上的记载,毋氏是传自唐尧时作磬的大臣毋句,算起来有4000多年的历史。
-
04-092020姓氏源流源流一 源于尹祁姓,出自远古时期尧帝臣子的毋句,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
04-092020毋昭裔毋昭裔 龙门人,后蜀时候的才子,他的学问极为广博,精通四书五经,写有《尔雅音略》一部著作,是与五经之中诗经有关的著作。诗经是孔子选编的诗歌集。毋昭裔还喜欢藏书,好学不倦。蜀主孟昶教太子读书。
-
04-092020毋将隆毋将隆 亦称毌将隆,字君房;东海郡兰陵人(今山东枣庄峄城区)。著名西汉朝大臣。汉成帝刘骜执政时期,毋将隆从事中郎,随后又升迁掌管谏争、议论的谏大夫。汉哀帝刘欣执政升任京兆尹、执金吾当职。毋将隆为人正直,敢于直谏进言。
-
04-092020毋效智毋效智(1942―?),陕西扶风人。新疆伊犁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 1965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到新疆工作。先后在伊宁市第二中学、伊宁市教师进修学校教语文,担任语文教研组组长,伊宁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秘书组组长、副会长、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