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氏
温平
广东、江西
温子升、温彦博、温庭筠
平原郡、太原府、清河郡;平原堂、太原堂、清河堂
温家宝、温皓然
部分姓氏始祖
但是温氏始祖是谁却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除了古温国肇立者温平外,还有因周朝时温地曾归晋国而说晋国开国者唐叔虞是温姓始祖。还有一种说法直接将晋国封温的三位大夫之一郤至说成是温氏始祖,因为郤至虽然是封温最晚且时间最短的一位大夫,但只因史书上有称其温季之说,就有人将其说成为温氏始祖。
针对这些说法,中国最的姓氏研究机构之一——华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于2008年4月19日在江西上饶召开了专门的研讨会——中华百家姓氏源流(温氏)研讨会。会议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确认《温县志》、《路史》、宋朝沈括《温氏谱序》、唐朝温佶碑和唐朝温邈墓志所载温氏源出夏代温国一说较可信,温佶碑和温邈墓志更是清晰地记载了温国立国君是平公和太原堂温氏形成等历史。这些说法符合中华民族和中华百家姓氏起源与发展的历史。唐叔虞和温季不能称其为温氏始祖,他们的后裔若有姓温,也只能是改附,而不能称之为起源。
展开
辽宁温氏一支字辈:“进(贤)光(明)斗(星)祥朝王(旁)绍守震祖学传天兆家继昌玉会永广长兴”。
温氏一支字辈:“世温厚仲立传家国开宗贤乃道之宝儒为席上珍”。
温氏一支字辈:“全秀永在海(树)志”。
温氏一支字辈:“贤豪相继起富贵海天长”。
温氏一支字辈:“庆广洪兴永智多富德清盛金荣桂景宝国凤连鸣”。
江西(瑞昌、九江)、湖北(广济)温氏字辈:“邦基周盛世,景运育英才,文采辉云汉,宏图起镜台。”
江西温芳源温氏字辈:“远公宏浙派,肇庆自芳源,世发莲华秀,宜知厚本根。”
江苏丰县温氏一支字辈:“世守祖宗法,永尊宽厚全,成新存友爱,立志扬先贤。
重庆黔江及湖北咸丰字辈:天启景运,仁智昌熙,扬名显祖,学盛能力等二十四字,也就是温朝钟家乡,原来为十字字辈,“大明然应尚,良宇秀朝庭”即现在的“天”字辈为首对原来的“尚”字辈
贵州兴义温氏一支字辈:荣仲志德光昌,连科甲第岗强,学富吉登金鼎,万世兴隆名扬。
安徽太和县三塔温氏一支字辈:玉克兴修长 子传世代昌 荣宗建大业 富贵满庭香 (后十五字辈为后续族谱)
广东广宁县洲仔镇温氏一支字辈:苍福昆山桂,英华大可观,文章传奕世,勋业建朝端。
河北廊坊大城温氏一支字辈:锦似如玉,学崇德守,世福永延,励泽家庆。
江苏邳州陈楼新营温氏一支字辈:富广天玉振,福建贵永常;后续十辈:家昌恒丰宁,财华泰雅尚。
江西宜春温氏一支字辈:太添文伯仲,仕秉汝应秀,宏世习孔孟,传家守典谟,经纶恢远绪,功烈绍先䣭,仁德荣金玉,贤才耀琬瑜,忠贞蒙*锡,恭谦佐圣明。
展开
迁徙分布
温氏枝叶繁茂,玉树临风,约从晋代开始,从河南、山西等中原地区向全国各地播迁,近现代以来,不少温氏族人频频向海外迁徙,从而形成了分布于海内外的温氏。
展开
郡望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
汲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汲县,不久即废。宋朝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卫辉县。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为卫国之邑,后为齐国所占,成为齐国邑地,位于山东菏泽汲堂河一带,因水草清茂,古代齐国人称其为清河。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汲郡堂:以望立堂。
百韬堂:以古塔为堂。
三公堂:唐朝时期,温大雅(温彦宏)为礼部尚书,封黎国公。其二弟大临(温彦博)为中书令,封虞国公。三弟大有(温彦将)为中书侍郎,封清河郡公。时称“一门三公”。
展开
四言通用联
六龙世泽;
三彦家声。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写秾艳调;
具卿相才。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才谐三子;
诗美八叉。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上下联联释互易)。
雅闻鹏举;
明澈犀然。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三彦家声远;
九龙世泽长。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温氏宗祠“三公堂”堂联。
二美号西昆之体;
三人皆卿相之才。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玉镜台老奴得偶;
枢密院学士有声。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元林太祖,柏中九支开一族;
庆魁先宗,夏亨卜宅称始祖。
季实贤良,辟土建祠光祖德;
有翘才俊,首修族谱显芳名。
太原雅儒,仰三彦鸿才,赏八叉美诗;
夏亨贤裔,追鹏举雅闻,忆泰真明犀。
——以上三联系江西石城夏亨元林祠对联
由元林公裔孙温家模撰联
源出潮洲,南海支流经五世;
地居温带,藤城德树自千秋。
——佚名撰越南庯宪市华裔温氏祖厝联
此联典出温姓华人家族的历史渊源。
半月烟波,泛宅陶公宜小隐;
宪南风物,寿人橘井久传家。
——佚名撰越南庯宪市华裔温氏祖厝联
此联典出温姓华人家族的职业属性。
莶得华裔中出来,孔孟真传,轩歧妙谈;
况当财界上理会,管商旧学,欧美新闻。
——佚名撰越南庯宪市华裔温氏祖厝联
此联典出温姓华人家族在西力东渐后,华人在生存方式上的积极应对。
展开
-
01-172020温氏字辈汇总武汉市温氏字辈:殿大友庆贺 颖润建邦廷 忠孝传家宝 宗耀永泽昌。 宜昌市温氏字辈:世永丁兴启,大明贤扬庆方灵。 襄樊市温氏字辈:大天玉如其乃新。 荆州市温氏字辈:国正天星顺官钦民治安朝廷戟大用。 恩施州温氏字辈:天启景运人际昌期扬名显祖学圣能立师德仕成(拜揖邦怀)家齐国志。 黄冈市温氏字辈:荣宗扬祖美尊德益光前。
-
01-172020姓氏名人历史名人 温姓历代被载入史册的人不胜枚举,尤其令人注目的是唐代。此期温姓可谓名家辈出,群星璀璨。
-
01-172020宗祠用联宗祠用联 四言通用联 六龙世泽;三彦家声。 ——佚名撰温姓宗祠通用联
-
01-172020郡望堂号郡望堂号 郡望 平原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期的西汉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省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商河、惠民、阳信等地。东汉以后,或为国,或为郡。北魏时期废黜。隋、唐两朝时期曾以德州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东省陵县。
-
01-172020温氏宗族文化宗族文化 温姓的宗族文化,主要反映在“精神风范”、“郡望名门”、“堂号堂联”、“家序辈字”、“传闻典故”等方面。温姓有着明显不同于他姓的内容,有着自己族姓的特色,这也是其不同于他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