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氏
郎(饕餮)、危某生(某生)、甄寻
福建、广东、江西、湖北、湖北
危全讽、危佑、危复之、危龙光
汝南郡、临川郡;汝南堂
危道丰、危金峰
得姓始祖
郎(饕餮)、危某生(某生)、甄寻。
展开
江西南昌危氏字辈:“少高争祖基亢宗应世起”。
江西瑞金危氏字辈:“寿源德大孟万腾思登宗能应然文瑞云光凤祥辉恭敬存先训安和福禄长书香案学远礼义盛明良天朝人蔚起士益运兴昭隆会庆乐纪观厚显名标”。
湖南邵阳危氏字辈:“宗祖正天上大应世仁光国学启万兆财显永加昌诗书传礼义道德发文章忠信昭前代从今育秀良”。
广东花都危氏字辈:“朝亮绍宗声家祥日国宏支蕃流衍派徳荫序簪缨兰桂腾芳茂诗书藉显荣嶶猷敦古道昭穆达瑶琼”。
陕西汉中危氏字辈:“道德先登永学志仕民通文昌清风秀朝中有栋梁”。
展开
迁徙分布
危氏或是典型的汉族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四十位门阀。
中国长江以南的江西省境内,自汉、唐以来,就有很多以危为姓的人家,东汉学者王符所著的《潜夫论》上说:“危氏,三苗之后”,正是这个意思。自古以来就遍布于现在的四川、云南、西藏、贵州、湖南、广西及琼州等地,。《舜典》的“传”中,曾将当时三苗的来龙去脉加以介绍说:“三苗,国名,缙云氏之后,为诸侯,号饕餮。”黄帝时的夏官“谓缙”,其封地就在中国浙江省缙云山的仙都山一带,算是黄帝名下的一个诸侯。
宋朝的靖康年间,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被金兵北虏,福建光泽地方发生了一件十分感人的事,就是有一位叫作危翁一的老樵夫,竟然在痛泣了三天三夜之后,骨立而死。
展开
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中国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中国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 移治至平舆(中国河南平舆)。
临川郡:三国时期孙吴国置郡,其时辖地在中国江西省南城县及抚州市一带。西晋时期移治到今江西省抚州市西部一带地区。
堂号
汝南堂:以望立堂。
临川堂:以望立堂。
太史堂:明朝时危素少通五经,元朝时做经筵检讨。他修了《宋史》、《辽史》、《金史》,官至翰林学士。元朝灭亡后,他又修了《元史》。此外还有,晋昌堂、三苗堂、鉴赏堂、敦本堂、仁义堂。
展开
四言通用联
望出二郡;源自三苗--全联典出危氏的源流和郡望。
七言通用联
上元主簿留绩远;屯田郎官播惠长--上联典指宋朝开禧年间的进士危和,字祥仲,临川人。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学者危稹,原名科,字逢吉,号巽斋,临川人。
十一言通用联
辅弼才优,朝廷实赖匡襄力;萑苻盗起,乡里咸资捍卫功--上联典指五代时期吴越国丞相危德昭的事典下联典指后梁时期的信州刺史,危仔昌的事典。
展开
-
02-022020危氏名人危全讽:字上谏,江西抚州南城人。著名唐朝末期将领,地方割据势力首脑。 危仔昌:危全讽之弟;江西抚州南城人。著名唐朝末期将领,地方割据势力首脑。后梁南城人。乾符年间江淮盗贼横行,危害乡里。危仔昌聚集丁众,立壁垒保护乡里,大破寇盗,保护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朝廷因此召他做官,他历任虔州防御使、信州刺史。后来他投奔吴越,子孙都在吴越当了官。
-
02-022020危氏起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庶子,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新邑在周穆王姬满时期,为加强对东方地区的控制,将新邑扩建为周王朝的陪都,因有洛水流过其境,因此改称为“洛邑”,周王朝的大量东部地区活动开始以后,称洛邑为“成周”,成为周王朝在中原地区的政令中心。因此, 氏的后裔子孙便被改封迁居于更加南部的光州地区(中国河南信阳潢川)。到周幽王姬宫涅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灭亡,继位的周平王姬宜臼将国都
-
02-022020危氏字辈汇总蚌埠市危氏字辈:良子开达德,善术守先图,学富邦友志,文章爱国支 淮北市危氏字辈:期培汝以昌,任能敦真本,其是酉佳良
-
09-192013首次发现楚国有“危”姓贵族湖北考古人员最新研究发现,湖北襄樊谷城县出土的一件青铜壶,壶盖镌刻七字铭文,证实楚国曾经有一支姓“危”的贵族,填补了历史记载的空白。
-
06-112013湖北仙桃危氏字辈湖北仙桃危氏字辈:“士光大廷 荣宗耀祖 文常经义 道远定国 作志兴启 时传先泽 同登福寿 庆元照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