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韦氏
元哲
广西、陕西、河南、贵州
韦曜、韦睿、韦孝宽、韦应物
京兆郡
韦昌辉、韦拔群、韦杰、韦国清
始祖 :元哲为彭祖玄孙(彭祖生潈,潈生寿,寿生靡,靡生元哲),彭祖为颛顼五世孙,颛顼为黄帝孙(第3代,孙),故属黄帝后裔。韦氏先祖伯寿、伯靡均有史载,将韦氏可考历史推至4000年前,比较古老的姓氏,形成于夏朝少康时代,发源于今河南省滑县,是夏王朝的重要支持力量之一。在商朝时发展为东方大国,上古五霸之一,被商武丁灭国,子孙以国为姓。子孙北上经华北进入东北、蒙古高原,称豕韦、失韦、室韦,融入北方各族中;向南进入荆楚、云贵川、岭南地区。
展开
韦氏江苏大丰一支字辈:春庆元和广,龙海万家迁。立德贞吉昌,有余才成林。
广西南宁市横县云表韦氏字辈:“接启之珺璵,世国正乾元;全体大用学,安富增荣贤。圣德思先祖,文光焕上天;朝庭登进广,忠孝本家传。爵兴开科显,祥发永万年;功恩泽沛远,千秋长守延。仁义礼智信,福禄寿喜联;哲伦春常在,宏扬其高瞻。桂芳友益清,宇露润满田;极斗紫久明,谱应锦秀绵。”
赣榆地区韦氏辈分:积善之家 方有余庆 自古先贤 纯兆良德 读书贻泽 忠厚开基
广西横县马山乡泰宁村韦氏字辈:云鎭帅道传; 学万伯昌;立有善士;永绥吉劭;修侍克肖;奕迭以孔
廼得其宗;’天之启运;祖字聿新;顺阳致雨;金玉生春;河清海晏;位推邦良;端居垂拱;延试平章
凤驹开化;方及大常;知能存养;贞真馀香 (以上鎭帅并排)
安徽六安、合肥忠爱堂韦氏字辈:“元道文得仕,希养可三从;汉天安汝定,恩光上九宗;法良能永立,学正自昌明;经教先傅善,人才继起纯;”
河南武陟京兆堂韦氏字辈:振邦玉怀世祖安康千秋本,忠贞琪芳华茂戴冠仁政通。
展开
分布韦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韦孟四世孙韦贤被封为扶阳节侯,又徙京兆杜陵,这样一来,汉代韦姓已是分布于河南、山东、陕西、山西、河北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韦姓人除避战乱者有南迁情况外,大部于原籍繁衍生息,“京兆郡”即在此时产生了,成为以后韦姓分支的主要源头。隋唐时期,韦姓的繁衍仍以“京兆郡”即陕西一带为盛,盛唐时韦姓名人如韦应物、韦庄皆出于“京兆”,另外,因韦姓显赫之家多居于陕西长安县,而设韦曲镇,可见唐朝韦姓的主要居住地为陕西,同时,江苏、四川、安徽等地有韦姓南迁于此。从五代十国到宋元明清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韦姓人又有南迁者,但数量较之北方留居者仍为少数,基本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今日韦姓以广西、河南等省区居者最多,约占全国汉族韦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韦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大约为370万。韦氏为水族第一大姓。
属于偃师二里头遗址夏陶上的24个古怪符号,在水族的水书里保存了22个。
在《百家姓》中,居第50位,中国姓氏人数排行榜中第68位。
展开
京兆郡: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右内史东部改为京兆尹,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此支韦氏为汉丞相韦贤少子韦玄成之后。
堂号
一经堂:《三字经》:“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故邹鲁谚曰:"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此韦氏"一经堂"堂号由来
淮阴堂:韩信后裔。淮阴侯故有淮阴堂
扶阳堂:源出西汉时的韦贤是邹鲁的大儒,本始初年官至宰相,封扶阳侯,其后代是为以此“扶阳”作堂号。
京兆堂:汉元帝任命韦玄成为少傅,又升任为太子太傅,直至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封侯。韦玄成举家迁居京兆杜陵,子孙繁衍繁盛。三国以后,韦氏发展成为京兆地区名门望族;唐代,一门十六相,成为仅次于李唐宗室的豪族门第,以望立堂,故韦姓京兆堂为所有堂号之最。
五云堂:江淮之间,今安徽省肥西县三河镇周边,以五云为其堂号。
盖文堂:主要分布于贵州安顺和黔南一代,以盖文堂为其堂号。
忠爱堂:主要分布于安徽六安地区、合肥一带,以忠爱堂为其堂号;
展开
望出京兆;
源自高阳。
——佚名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殿出韦姓的源流和郡望。
历事四帝;
勇麾三星。
——佚名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一经教子;
五世扬名。
——佚名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蚌珠有两;
凤阁联双。
——佚名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耻卖公道;
倨见权贵。
——佚名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五言通用联
著述十万言;
教子一经书。
——佚名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花职关外雪;
叶似镜中眉。
——韦承庆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佚名摘自唐代诗人韦承庆《折杨柳》诗句联。
独媚玄冥节;
不随妖艳开。
——韦庄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好男儿岂为降将;
真宰相莫若劬公。
——佚名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红袖书笺,五云散彩;
缬袍覆体,一枕留芳。
——佚名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韦陟事。下联典指唐韦绶事。
五世大儒,邹鲁流芳奕叶;
一家贤相,父子济美当年。
——佚名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累绩石渠,图史抱藏山之秘;
蜚声翰苑,蜀袍邀覆锦之荣;
——佚名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工部侍郎韦述,万年人。
展开
-
02-192020郡望堂号京兆郡: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右内史东部改为京兆尹,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220)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此支韦氏为汉丞相韦贤少子韦玄成之后。
-
01-172020韦氏字辈汇总韦氏字辈 兆耀高承选, 学天显风光, 尚品宗仕卫, 富贵起韩昌。
-
01-172020韦氏名人韦氏名人 韦遐 初为韦方国(湋川(今陕西扶风县))国君。周武王伐纣时,韦遐带军从征,灭商有功。西周建立后,周武王封韦为伯国,迁于故国地韦(今河南滑县),称“韦伯国”,国君韦遐,也随之称“韦伯遐”。约于西周末或春秋初,韦国亡,余民迁居彭城(今江苏徐州)”。
-
01-172020宗祠楹联望出京兆;源自高阳。 ——佚名撰韦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殿出韦姓的源流和郡望。
-
01-172020韦氏起源韦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包羲伏羲氏后裔姬姓大彭氏,出自颛顼帝曾孙吴回之子陆终的儿子篯铿(彭祖)之后。《竹书纪年》:“伯靡(彭祖曾孙)杀寒浞。少康自纶归于夏邑(乙巳年)”少康复国,封伯靡(彭祖曾孙)之子元哲于豨韦(今河南省滑县)立国,因善于养猪,并用猪皮制作大鼓,被称为豕韦国。《国语·郑语》记载“大彭、豕韦为商所灭矣”。《竹书纪年》:“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
-
08-042013韦廉生于上海。1962年6月考入华南师范大学英语系,中途辍学,1964年考入北影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下部队锻炼,1973年7月入八一厂故事片室先后任导演助理、副导演、导演。参加拍摄的影片有《闪闪的红星》、《南海风云》、《走在战争前面》、《女兵》、《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我们是八路军》、《四渡赤水》等十几部故事片。独立导演的故事片有《雷场相思树》1986、《道是无情胜有情》1983、《平津战役》1990~91《大决战之一》等
-
08-042013韦其麟韦其麟,男,壮族,1935年1月出生,广西南宁市横县校椅镇文村人,大学学历,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广西著名的现代壮族诗人、作家。著有长诗《百鸟衣》、《凤凰歌》。曾任广西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第六届副主席,广西第四、第七届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
08-042013韦家能韦家能,男,壮族,1944年11月生,广西都安人,197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8月参加工作,广西大学土木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大学学历。
-
08-042013韦一平韦一平是广西壮族的第一位共产党员,是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员。1906年生,早年积极投身工农运动。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分配到农民自卫队工作,1925年加入国民革命军,后调到叶挺独立团,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12月参加广州起义和海陆丰起义,曾在海陆丰根据地担任区委书记。1929年被派回广西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同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1931年随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转战到湘赣区。
-
08-042013韦昌辉韦昌辉:原名至正,或作正、政。广西省桂平人,太平天国首领。韦昌辉出身于地主兼典当商家庭,后捐监生。因受官吏欺压,接受冯云山劝导,参加拜上帝会。献出家产,开炉制械,积极准备起义。金田起义时,全家从征。任后护又副军师,领右军主将。太平军攻克永安(今蒙山)后,被封北王、六千岁,后在与杨秀清争权中,造成“天京事变”的惨剧,太平天国由此而衰,韦本人也被洪秀全处死,削其封号,贬称“北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