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璩氏
蘧伯玉
河南、湖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
璩伯昆、璩贞女、璩正
黎阳郡、豫章郡、汲郡;黎阳堂、豫章堂
璩宜太、璩诒光
得姓始祖
蘧伯玉。璩氏的先祖为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相传至东汉时,因中常侍蘧政罹难,族人避难易蘧为璩。后迁徙至浙江江山,至南唐,有璩瑗,任银青光禄大夫,守闽贵,保境恤民,封西州侯,居贵溪。族谱中有唐朝圣旨和铁券文记载。现各地璩氏族谱在“源流叙中”都认得姓始祖为蘧伯玉,自认是西州侯璩瑗之后。这也在北宋钱塘儒生编撰之《百家姓》中得以体现:“璩 豫章郡”,贵溪属豫章郡。最初所载只有411姓,而第306姓即为“璩”。“璩”虽为小姓,亦不失源远流长。蘧伯玉事卫三公(献公、襄公、灵公),因贤德闻名诸侯。据《淮南子·卷二十·泰族训》称:“故臧武仲以其智存鲁,而天下莫能亡也;蘧伯玉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也。故璩氏后人尊蘧伯玉为得姓始祖。
展开
河北石家庄市璩氏字辈:春法开明 厚笃昌庆 允熙尔作。
河北唐山市璩氏字辈:永世在朝廷荣华富贵。
河北保定市璩氏字辈:君廷孟伯,允汉振大,一时通显,万禩荣昌,赓来锡吕,尚本红文,士图正业,国贵奇才,先后同美,家道隆开。
河北邯郸市璩氏字辈:得起承大显 洪廷玉振海 广积阴功事 常存忠厚心 英俊成时毓 万世庆长春。
河北邢台市璩氏字辈:嘉荣学伦叙传。
河北区璩氏字辈:国逢世上光宗耀祖余得大佑启吾后邦家太平万代昌。
河北沧州市璩氏字辈:继传伍士上登科思兰一[明]洪军如川张大红永先注。
河北秦皇岛市璩氏字辈:文兆斗华枝可秀世代相运祖德流佩振家升恩宜远万古千秋不换宗。
河北张家口市璩氏字辈:永远照德天学道安邦国文明济世昌朝庭洪业建新时万年传。
河北衡水市璩氏字辈:宣应铭启腾时尚学思宏文开逢景运烈士守其精。
河北廊坊市璩氏字辈:大广日智天开士序长发英贤文德武宁生明万年永昌。
安徽桐城璩氏字辈(第十三代起):“尚克承先志,诗书诒泽长。传家敦孝友,经世効忠良”。
浙江温州蘧氏字辈:“开国文君子应熙茂其昌家传忠孝美世愿诗书扬”。
河南柏山璩氏字辈:“克绍先烈贻则继述前贤统绪”。
展开
迁徙分布
璩氏、蘧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皆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其中璩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零六位。璩氏在台湾省名列第四百六十六位;蘧氏在台湾省名列第一千七百五十七位,大多以黎阳、豫章、汲郡为郡望。
蘧氏、璩氏族人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河北、山东、江西、浙江、江苏等省。
中原地区的璩氏族人,据有关史料载,均系明洪武十八年自山西迁居所至。明朝,有弟兄三人定居今河南济源、孟县,博爱县,繁衍生息。 河南焦作孟县有璩沟,几乎全为璩姓。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有璩姓大约两千多人。北京密云县大城子镇墙子路村有璩姓。山西阳城璩姓较多。浙江常山县何家乡璩家村、湖北枣阳市璩湾镇的璩姓比较多。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璩姓,有二百余人。
展开
郡望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豫章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
汲 郡:西晋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县(今河南汲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汲县,不久即废。宋朝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卫辉县。
堂号
黎阳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亦称南昌堂。
汲郡堂:以望立堂。
君子堂:源自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唐朝开元三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追封蘧伯玉为“卫伯”,公元1000年宋真宗又追封其为“内黄侯”,并在河南省长垣县县城东南五公里的伯玉村建祠对他进行祭祀。
及圣堂:同“君子堂”。
石波堂:明朝进士璩光岳,任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后升吏部,著有《石波馆集》。
西川堂:南唐良吏璩瑗,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封为西川侯,后裔因以为堂号。
展开
四言
姓启佩玉;望出黎阳。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璩姓源流和郡望。
伯昆清政;光岳草书。
——李文郑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岳阳文士;西蜀通侯。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下联典指唐·璩瑷封川西侯。
七言
光岳郎官多著术;伯昆御史有才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八言及以上
四蜀通侯,懋功受赏;岳阳文士,登第成名。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璩瑗因功被封西州侯。下联典指宋·岳阳人璩秉登第而有文名。
寡过未能,学造贤人之地;知非虽晚,德成君子之资。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战国时卫国大夫蘧伯玉事典(见上题头《三、历史名人》介绍)。
保境息民,共仰瑗公事业;骑骝看杏,咸推秉祖文章。
——佚名撰璩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良吏璩瑗事典。下联典指宋代文士璩秉事典。
展开
-
01-032020璩姓考补璩姓考补 现全国各地多已将“璩”错成了“琚”字,但璩姓人仍然把琚读为qu,以致于现在本该是璩的人名和地名,绝大多数都写成了“琚”,如山西长治的璩寨村、湖北枣阳的璩湾镇错成了“琚寨村”、“琚湾镇”。天底下的璩姓都是春秋战国卫大夫蘧公伯玉后人,她已传承了2000多年了,怎么能在现代错成了“琚”呢?
-
01-032020璩姓探源璩姓探源 皖桐璩氏1724年世德堂创修族谱:“璩之为姓也,三代以前未见经传。春秋时,卫公族瑗,字伯玉,始以蘧为姓,亦不知其取义何居也。
-
01-032020郡望堂号郡望堂号 郡望 黎阳郡:西汉高祖年间设黎阳县,属冀州魏郡,这是浚县设县之始,治所在大伾山东北。王莽时改名黎蒸,东汉恢复黎阳县名。东晋朝永和七年辛亥(公元351年)置黎阳郡,辖黎阳县。
-
01-032020璩氏迁徙分布璩氏来历 关于璩姓来历,各地族谱都有介绍,一般在“源流序”里标明,出自蘧姓,籍出黎阳,望出豫章,既表明得姓始祖,又说明易蘧为璩了,璩氏传承至今已两千多年。
-
01-032020璩氏字辈汇总璩氏字辈汇总 河北石家庄市璩氏字辈:春法开明 厚笃昌庆 允熙尔作。 河北唐山市璩氏字辈:永世在朝廷荣华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