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谯氏
召公奭、谯侯盛(姬盛)、曹叔振铎
四川盆地、陕西省汉中市
谯周、谯定、谯矜
巴郡、北海郡;巴郡堂、北海堂
谯继汉
得姓始祖
召公奭、谯侯盛(姬盛)、姬振铎(曹叔振铎)。
谯 周:字允南,蜀南充人,曾在三国时期事蜀汉皇帝。谯周生有三子:长子谯秀的后裔居广安州岳池县;次子的后裔一居湖南,一居贵州,一由湖广复祖业,仍居合州;三子的后裔世居顺庆府龙门坝。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广安岳池、合州、顺庆保宁沧溪三房子孙共修葺顺庆府城内“谯周公祠墓”。元至正年间,有谯千一,讳霄,由湖北松滋县转徙华容,传至谯岳,生谯桂、谯柏、谯槐、谯槟,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迁居沅江。谯桂之子谯兴仁居东,谯槟之子居中,谯柏之子居西,后中、西二房绝嗣。谯兴仁的后裔分衍为十房。1940年沅江谯氏纂有族谱。今华容境内谯氏族人约有近五百人,聚居桃花,族人分居有东山、三封寺等地。
展开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柏树镇磴子坝(七里乡从柏树镇迁出)谯氏字辈: “国、正、天、心、顺;家、和、子、定、昌(康)。事、德、流、方、远,承、先、思、友、光”。
四川渠县谯氏字辈:“洪、学、开、继、世、诗、书、大、广、昭、渊、源、流、泽、远、家、声、裴、振、高”。
四川阆中谯氏字辈:“国、天、文、明、仕、兴、盛、代、荣、昌”。
四川省宣汉县东乡镇谯氏字辈:“元、文、思、芝、友、天、志、国、家、兴、正、大、光、明、仕”。
贵州省安龙县谯氏字辈:“大、嘉、启、应、登、丹、惟、弘、秀、名”。
展开
迁徙分布
谯氏或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七百零八位,望出北海郡、巴郡、巴西郡、谯郡。谯姓在《百家姓》中,虽不是一个大户人家。但时下在陕西省西乡县可算得上旺族之一,尤其是西乡的杨河、马家湾两地号称“谯半河”。还有四川南充、阆中两地算得上人丁兴旺。从全国范围来说,除陕西、四川之外,安徽、浙江、云南、贵州、新疆和甘肃等都有谯姓的足迹。谯姓的出现,最早可以上推到三千年前。根据《姓氏考略》记载,谯姓是出身于上古周朝时周天子的姬姓王室。谯姓的始祖是周朝初年与周公旦同负贤名的召公姬奭。他的子孙世代为曹国大夫,其中有一支的采邑受封于谯地,其后世子孙一部分就以采邑作为姓氏;一部分则以地名谯作为自己的姓氏,就形成了后来的谯姓一族。谯氏武帝时已为显族,初兴当在秦治巴蜀间(公元前316-公元前206年)。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南充国县有大姓谯氏。谯氏主要集中分布在现在的南充及阆中等地,原賨人分布地。
《三国志》中姓谯者,皆谯周家人。这就确证谯姓发源于蜀中,兴于两汉,以后传到外省。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说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隋、唐两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巴 郡:亦称巴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南麓,东临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连陕西汉中;地貌多为山地和深丘。三千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古巴族人就在该地区繁衍生息,春秋时期,巴州是巴子国的首都。战国时期秦国取古巴子国之地置巴郡,其时辖地在今重庆市一带地区。东汉朝建安六年(辛巳,公元201年)刘璋改巴郡为巴西,治所在阆中(今四川阆中)。后另以江州(今重庆)为治所,置巴郡。南朝齐国代置垫江县,北周时期改称巴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建巴州,后期为楚州,隋朝时期改为渝州,又以渝州为巴郡。由于唐朝许多诗文中有巴南、巴中之称,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巴州为巴中县。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原达县地区所辖的巴中、平昌、南江、通江四县划出设立巴中地区,并批准巴中撤县建市,地区行署设在巴中市。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巴州成为重庆市巴南区。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巴中地区和县级巴中市,设立地级巴中市,原巴中市改为巴州区。巴中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巴州区。
巴西郡:即今四川南充。。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堂号
北海堂:以望立堂。
巴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阆中堂。
巴西堂:以望立堂,亦称西充堂。
谯国堂:以望立堂。
展开
宗祠对联
四言通用联
源自周代;望出巴西:全联典指谯姓源流和郡望。
太学劝读;帝王尊师:上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人谯周,著有《法训》、《五经论》等。下联典指谯英。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七世同堂,沅江家训;一生治易,崇殿说书: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谯衿,作家训二十条,子孙世守之。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谯定。
保志全高,佥仰君英劲节;耿古嗜学,竟向允南精修:上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人谯玄。下联典指谯周。
崇殿说书,一生治易传千载;沅江家训,七世同堂誉九州: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谯定。下联典指三国时期的谯。
展开
-
04-112020谯姓宗祠对联四言通用联 源自周代;望出巴西。 ——全联典指谯姓源流和郡望。 太学劝读;帝王尊师:上联典指三国时期蜀汉人谯周,著有《法训》、《五经论》等。下联典指谯英。
-
04-112020谯氏字辈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柏树镇磴子坝(七里乡从柏树镇迁出)谯氏字辈: “国、正、天、心、顺;家、和、子、定、昌(康)。事、德、流、方、远,承、先、思、友、光”。 四川渠县谯氏字辈:“洪、学、开、继、世、诗、书、大、广、昭、渊、源、流、泽、远、家、声、裴、振、高”。
-
04-112020郡望堂号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一说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隋、唐两朝的北海郡即青州,治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
04-112020迁徙分布谯氏或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七百零八位,望出北海郡、巴郡、巴西郡、谯郡。谯姓在《百家姓》中,虽不是一个大户人家。
-
04-112020得姓始祖召公奭、谯侯盛(姬盛)、姬振铎(曹叔振铎)。
-
04-112020谯继汉谯继汉 谯继汉(1901—1932.8),湖南省华容县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时仅读了二年半私塾,便辍学在家砍柴务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时期,1925年初入华容平民夜校学习。并先后加入华容县雪耻会和夜校组织的秘密农会小组。1927年5月在“马日事变”后的白色恐怖中,参与组织暴动队,处决屠杀工农的土豪劣绅,坚持革命斗争。
-
04-112020谯文林谯文林 清朝谯家碥人。同鲜大川、冉文稠、罗其清组织农民革命起义,率军数万,所向披靡,后被清政府镇压。
-
04-112020谯玄谯玄 字君黄,又叫谯元,阆中人,谯隆之子。少时好学,善说《易》、《春秋》。久居郎官,后迁太常丞,王莽篡汉,谯玄隐姓埋名,潜行回故里。后公孙述据蜀称帝,数聘谯玄,玄不应命。光武建武11年(公元35年)卒,遗文有《上成帝书》。
-
04-112020谯秀谯秀 字符彦,巴西(今四川省)人。祖周,以儒学著称,显明蜀朝。郡察孝廉,州举秀才,皆不就。及李雄据蜀,雄叔父骧、骧子寿皆慕秀名。桓温灭蜀,上疏荐之,朝廷以秀年在笃老,兼道远,故不征,年九十余卒。
-
04-112020谯矜谯矜 清代孝子,沅江人,诸生。七世同居,终事无哗。一夕火起,兄弟先入主祠,抱主避火,火亦随息。尝作《家训十二条》,子孙世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