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仇姓
仇姓,中国人的姓氏之一。“仇”字作为姓氏时与“球”同音(普通话拼音:qiú (甘肃宕昌县境内读qi)。仇姓来源于春秋宋国大夫仇牧,据2013年年数据,全国排名232位。 姓氏源流 出自九姓 仇姓源出殷末三公之一的九候(一说为九吾氏)。夏代时,九吾氏为诸侯,商代为九侯国,取代夏时的部落。商朝末年,纣王杀九侯。其族人避居各地,以国名加“人”字偏旁为仇氏,世代相传至今。   另外,传说大禹后裔子孙有九人偕同入闽,居于大诏(今福建 诏安),殁后为神,人称其为九侯,分别葬于诏安县东北的九座连烽之山上,因称九侯山。其后裔子孙称九侯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单字姓九氏、侯氏,九氏后有加“人”字偏旁为仇氏者,世代相传至今。今福建地区的仇氏、部分侯氏,人丁兴旺,据说就是如此而来。 出自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鲜卑拓拔部侯氏部落,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据典籍《魏书》记载,南北朝北魏时期,有中山县人侯洛齐,本为侯氏,后为仇氏族人所收养,遂改为仇氏。   在北魏太武拓跋焘执政时期,仇洛齐以率军平定凉州功高,拜为内都大官,其后裔渐成望族,世代称仇氏至今,成为中原仇氏一支,望出平阳郡(今山西临汾)。
仇氏
仇牧
甘肃、山东、山西、浙江
仇览、仇英、仇远
南阳郡、平阳郡;方正堂、德化堂
仇亮、仇鳌
得姓始祖
部分姓氏始祖 仇牧。仇姓是3000年前宋国大夫仇牧的后裔。仇姓的始祖仇牧,是宋国国君宋哀公的裔孙,宋哀公第九子吾的长孙。《左传》介绍说,仇牧是春秋时期宋泯公的大夫,后来南宫万(后人讹传为宋万)要杀泯公,他急忙前往救主,可惜已迟,泯公已被南宫万杀了。在宫门正遇南宫万,创新手持长剑,口出叱声,扑杀那个弑君的国贼,可惜寡不敌众,终遭杀害。仇牧被杀后,他的儿子仇仲逃到宋国的附庸国萧国,当时的萧国国君大心留他当大夫,仇仲婉言推辞,过上隐居的生活,其后子子孙孙都姓仇氏。所以中国姓仇的人,起源于河南,然后才逐渐繁衍到全国各地。仇牧是中国忠义传统的最佳楷模。 有一种说法仇牧系出九吾氏,夏诸侯在商为九国,纣杀九侯,其后为仇氏。 展开
字辈信息
河南开封仇氏字辈: 一支:“宏恒绍其泽”。 二支:“春乃正永(荣)纪”。 浙江乐清仇氏字辈:“元子性存从缘宗世朝延壹贤良士国学昌明允心德保瑞光达道通嘉立载修维景安”。 浙江杭州仇氏字辈:“大兆士英范,庭钊正学昌,瑞朝登圣选,万世佐安邦。” 云南楚雄仇氏字辈:“永兴达开……” 重庆仇氏一支字辈:“纯武大朝……” 仇氏一支字辈:“奉鸿善子长怀公道”。 仇氏一支字辈:“禄(臻)福阑(举铎)玉德振祥可”。 仇氏一支字辈:“天心(兴)玉光裕昭”。 仇氏一支字辈:“统修传道广全述作功成公中存年远国正庆恩荣”。 江西上高仇氏字辈:“敏必通新,常守定乐”。  展开
迁徙分布
迁徙分布 历史上仇姓的迁徙与分布 宋朝时期,仇姓大约有4万1千人,在全国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山东、河南、甘肃、四川,这五省仇姓约占仇姓总人口的88%。其次分布于江西、浙江等地。陕西为仇姓第一大省,约占仇姓总人口的21%。 明朝时期,仇姓大约有8万8千人,约占全国人口0.09%,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五十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甘肃、山东、山西、浙江,这四省仇姓约占仇姓总人口的89%。甘肃为仇姓第一大省,约占仇姓总人口的四成。 当代仇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仇姓的人口大约有29万,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3%,为第二百五十位大姓姓氏。自宋朝至今1000年,仇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仇姓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浙江、湖南、内蒙古、四川,这六省区的仇姓大约占仇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上海、甘肃、天津、贵州、山西、河北等地。江苏居住了仇姓总人口的31%,为仇姓第一大省。仇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苏沪皖、浙江大部、江西北部、湘鄂桂琼大部、贵州、云川渝大部、青海东部、新疆西北、甘肃南部、宁夏、陕西西段、内蒙古中西部和东部、黑吉辽、河北东北,仇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4%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据《郡望百家姓》与《姓氏考略》都有记载:仇氏望出南阳郡,战国时平阳郡。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南阳郡 秦代始置。汉承秦制,仍设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郡治宛,下辖三十六县。东汉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呈现出经济、文化大都会的面貌。 平阳郡 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天的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堂号 方正堂、德化堂 两堂号均源自东汉仇览为蒲亭长,用德来感化人。亭民陈元的母亲告儿子不孝,仇览亲自跑到陈家教育陈元,终使陈元变成孝子。朝廷征仇览做方正。 南阳堂 仇氏对联“系承仇牧;望出南阳”指代就是此堂号。 展开
宗祠通用联
仇氏宗祠通用对联 四言通用联 系承仇牧;望出南阳。 ——全联典指仇氏的源流和郡望。 诗工失马;望重栖楼: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新安人仇博,字彦文,聪敏而博学,工诗善文。十三岁时,其父在梓州知州任上建至乐堂,他写了篇记,苏功看了都感到惊奇,抚着他的背说:“后生可畏啊!”仇博曾作《雪中失白马诗》,但应举不第。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考城人仇览,字季智,曾官蒲亭长,颇有德政。任邑中主簿时,邑令王涣说:“枳棘并不是鸾凤所栖的地方啊!”于是资助他入太学。学毕回到乡里,成为名士。 画长士女;义阐经籍。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画家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人,工匠出身,从周臣学画,为文徵明所称誉,从而知名于当时,以卖画为生。擅画人物,尤长于士女。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明四家”。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仇璋,哲学家王通的门人,通晓六经之义。 勋分茅土;义阐经籍。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仇成,从太祖克安庆,以成为横海指挥同知守其地,累功封安庆侯。下联典指隋朝时期的仇璋,受王佐之道,备闻六经之义。 五言通用联 东海号百济;明朝列四家。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仇如,笃于仁信,人多归附,居于东海之滨,以“百家济海”之故,建国号百济,遂为百济国王,一度为东夷强国。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画家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太仓人。以卖画为生,知名一时,为“明四家”之一。 展开
姓氏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