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浦氏
待补
江苏、上海、浙江、江西
浦源、浦仁裕
京兆郡、豫章郡;京兆堂、豫章堂、广平堂
浦在廷、浦琼英、浦安修
待补
展开
四川乐至蒲氏字辈:“正承启文廷朝秀应天兴元亨开景运明德茂中新”。
四川宜宾蒲氏字辈:“中国朝文登昌正世代清永远呈佛祥后(迪)定春芳”。
四川南部蒲氏字辈:“皆维丁才继”。
四川南充蒲氏字辈:“大德正光明”。
四川万县、重庆云阳蒲氏字辈:“天地永在世大乾元耀自东荣昌承祖德继述显宗功孝友嘉祥兆忠贞福禄隆文明光国宝百代序从同”。
重庆九龙坡蒲氏字辈:“海红开远大德”。
山东淄博蒲氏字辈:“璋忠整海(臻)永世继生槃松竹立一庭上国人英文章显业忠厚家声门多贤哲代有公卿庆延宗绪万叶长荣”。注:该支为蒲松龄家族字辈。
贵州铜仁蒲氏字辈:“启文廷朝秀政光照祖学”。
江苏连云港蒲氏字辈:“大皇明山国珍茂兆良健芝古有道传一加中华宇泽志立兴德以云恒发启昌学庆泰平”。
辽宁鞍山浦氏字辈:“生有可永文玉富贵长春”。
山东蓬莱、黑龙江浦氏字辈:“龙廷国大文宝士全甲振培生”。
展开
迁徙分布
浦姓的望族居住在京兆(今天的陕西长安东)。浦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 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十八位门阀。浦氏起源于山东,得姓始祖为姜尚(姜太公)。根据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自变稿》的记载,浦氏是洪州人,以水为姓。而根据史籍《姓氏族谱笺释》的记载,浦氏采出于浦山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太公之后有浦氏,见芦若虚刻石记。”又按浦氏家谱中《浦氏由来》考中云:“浦氏羽音,望京兆,出周甫侯后。今安甫之先为吕,故穆王命度作刑号,其篇曰吕刑,亦曰甫刑。宣王时诗曰,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又与申为兄弟国。故平王为其舅申侯遣戍而非及于甫。国亡,子孙如水遂为浦氏。”浦氏到江南无锡在宋,迁锡之祖名鹏飞讳冲。原籍山西省太原府太谷县人,桓温将军之后,骁勇有将略。宋太祖擢为将。晋朝时期的新吴侯浦钦渡过江南至豫,是东南浦氏的始祖。浦氏发源于涂河流域,在古代,那条河不叫涂河,而叫涂水,浦氏家族的祖先,便由于居住在涂水之边,因而“以水为姓”。今天中国的江苏、上海、浙江一带浦氏族人较多。浦氏望族居于豫章郡,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南昌一带。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京兆郡: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是上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豫章郡:亦称南昌府、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三国时期浦仁裕撰有著名的《广平记章》十五卷,族人因以为堂。
展开
四言通用联
才人望重;御史风高:
七言通用联
荣列闽中十才子;誉满建宁一清官:
诗学正宗光艺苑;读杜心解耀文坛:
望出京兆声名著;源自浦邑祖脉长:
全联典指浦氏的郡望和得姓源流。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京兆名宗,贤孙济美;平章佳记,才士交推:
全联典指三国时期曹魏国学者浦仁裕,著有《平章记》十五卷。
千余家,流风尚永,欲求法祖,先在敬宗;六百年,世泽孔长,既拓武功,复昭文德:
云南省宣威市浦氏宗祠对联,宗祠内坐有浦氏二将军:浦文明为明朝武略将军;浦在廷为孙中山授以少将军衔、称商贾将军。
展开
-
12-312019宗祠对联宗祠对联 四言通用联 才人望重;御史风高。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无锡人浦源,字长源,号海生,能诗善画。明初到闽中,与福清人林鸿、闽县人周元、侯官人黄元、长乐人王恭等号称“十才子”。后官晋府引礼舍人。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文登人浦铉,字汝器,明正德年间进士,历官洪洞知县、监察御史。明嘉靖年间官陕西按察使。前后上疏四十余件,都关系到军国大计。后以论救御史杨爵忤旨,系狱杖死,人以为冤。
-
12-312019浦氏名人浦仁裕:(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学者。著有《平章记》十余卷。 浦源:(公元1344~1379年待考),字长源,号海生;江苏无锡人。著名明朝画家
-
12-312019浦氏渊源浦氏渊源 渊源一 出自姜姓,是西周时期姜太公的后代。春秋时期,姜太公的后人有奔于晋国的,做了晋国大夫。因为被封于浦,于是以浦作为姓氏,称为浦氏。
-
12-312019浦氏字辈汇总郑州市浦氏字辈:怀天原九重,世忠宗秀叔,克仲用伯仕。 南阳市浦氏字辈:德逢荣锡作学有济忠信传家敦尚立志。 新乡市浦氏字辈:大正玉联德光先永世祯祥福禄全琴棋书画尽忠孝子孙万代侍君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