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氏
子元(权文丁)、那那罕、那罕帖木儿、依克得里·昂古理(纳拉·昂古理)、依克得里·兴济理(纳拉·兴济理)、纳拉·噶扬阿、纳拉·图莫图、默特·兴恳达尔汉(叶赫·兴恳达尔汉)、那直、那天凤
安徽、辽宁、沈阳、吉林、山西、江苏、浙江、四川、北京、上海、新疆、甘肃
那彦成、那鉴
丹阳郡、京兆、天水郡;丹阳堂、天水堂、京兆堂、循法堂
那岩
子元(权文丁)、那那罕、那罕帖木儿、依克得里·昂古理(纳拉·昂古理)、依克得里·兴济理(纳拉·兴济理)、纳拉·噶扬阿、纳拉·图莫图、默特·兴恳达尔汉(叶赫·兴恳达尔汉)、那直、那天凤
展开
云南大理那氏字辈:“仕子品维正”。
云南凤庆那氏字辈:“义朝国建家(嘉)”。
四川剑阁那氏字辈:“景仲万仕芳霄维,可安纯元明显通,顺天文耀宗光祖,家珍孝友国宝忠,君钦相用邦基定,治续玉成德化隆,良才继起怀先正,子胤昌荣福禄崇”。
辽宁岫岩那氏字辈:“曾承宏基业万世可景昌勤俭荣华远富贵永吉祥”。
吉林长白山那氏字辈:“必是文员登金榜学礼书传家”。
黑龙江那氏一支字辈:“洪槐万瀛恒兆”。
那氏一支字辈:“兴再正顺家永秀廷宗”。
辽宁瓦房店那氏一支字辈:“连宝成荣贵,家传百世昌,宏才兴学业,立志做忠良”。
展开
迁徙分布
那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姓源姓氏,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八十一位门阀。
今安徽省的泗县,辽宁省的新宾县、沈阳市、盖县、岫岩、大连市、西丰县、凤城市、本溪市,吉林省的安图县,山西省的孝义市,江苏省的江阴市,浙江省的金华市,四川省的德阳市、剑阁县,天津市,北京市,上海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市,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南普洱市宁洱县,甘肃省张掖市等地,均有那氏族人分布。
展开
堂号
丹阳堂:以望立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丹阳郡京兆天水郡;丹阳堂天水堂京兆堂循法堂
循法堂:明朝的那嵩,世为知府。那嵩沿袭祖职为沅江土官,严格遵照国家法令,循法无过。
展开
那姓用联
四言用联
姓启那处;望出丹阳:全联典指那氏源流和郡望。
杨州布德;辽左彰名: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那椿诺,官扬州刺史,为政清廉,布德及民,深受百姓爱戴。下联典指十六国时期的后燕人那颉,官辽西太守,有政绩,盛名一时。
五言用联
惠德及庶民;功绩著辽西: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扬州刺史那椿诺事典。下联典指十六国时期的后燕辽西太守那顿事典。
六言用联
苏图共督七省;彦成连仕三朝: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太子保那苏图,满洲镶黄旗人。历任七省总督。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直隶总督太子太保衔那彦成,满洲正白旗人。历仕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
七言用联
丹心一片为百姓;阳光万寻照九州: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那氏望族居住地“丹阳”二字的嵌名联。
辽左著轼熊之绩;维扬贻琴鹤之风:上联典指十六国时期的后燕辽西太守那顿事典。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扬州刺史那椿诺事典。
展开
-
04-072020那氏字辈云南大理那氏字辈:“仕子品维正”。 云南凤庆那氏字辈:“义朝国建家(嘉)”。
-
04-072020那姓通用联四言用联 姓启那处;望出丹阳。 ——全联典指那氏源流和郡望。
-
04-072020郡望堂号郡望 丹阳郡:丹阳又称润州、丹杨郡,是我国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变动。先秦时期,共有三处以丹阳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汉朝时期实施郡县制度以后,先后又有许多以丹阳为名的郡和县。
-
04-072020满族那姓满族那姓 辽东的那氏满族宗族,是以氏族宗谱中所载,以一世祖纳齐布为祖先的纳拉氏后裔,即明代中后期的哈达、乌拉两部纳拉氏氏族。除此以外,在海西女真其他部中的纳拉氏氏族,与此部纳拉氏氏族,并无血缘关系连带。
-
04-072020那姓起源那(Nā)姓和那(Nuó)姓,是两个不同的姓氏。那(Nā)姓,是满族宗族在辽东满族氏族中为八大姓氏中的第七个姓氏,出自于音移的多音节满族姓氏纳拉氏(那拉氏)。纳拉氏是以其历史上氏族的居住地纳拉河流域,以河名冠用姓氏的。纳拉氏虽为满洲著姓,但在明代氏族却散居在叶赫、乌拉、哈达、辉发及各地方。史料对纳拉这一姓氏的记载为“虽为一姓,各自为族”。这样,史料的记载就证实了明代纳拉氏姓的女真人,并非同一宗族。
-
暂无内容,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