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糜姓
以国名为姓
山东省、江苏省等地
糜信、糜文浩
东海郡、汝南郡
糜振玉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古糜子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典籍《周书》中的记载:“商周之际有麋(糜)国,国人以糜为姓。”古糜子国(麋子国)源起于夏王朝时期的大禹后裔的诸侯国,商王朝时期沿袭。夏朝有同姓诸侯,专门负责种植豆、黍之类的农作物,在当时是很先进的生产活动,因为每年都有可靠的收成,因此,种糜的族人富裕而昌盛,后得封为糜子国,国人以其职业为姓氏,世代称糜氏。 黍的一种称为“糜子”,古称“ 子、 子”。糜氏祖先是种植黍糜类庄稼的氏族。上古时候,人们以采集和打猎为生,辛苦而没有保障;而种植庄稼因为有固定的收成,在当时是很先进的生产方法。
展开
湖南糜氏一支字辈:“庭治万盛国,君臣世大正,朝学文华永,嘉道德泽生”。
江西糜氏一支字辈:“宏财振家声”。
云南糜氏一支字辈:“擎修鸿绪克崇祖功家声存厚世”。
江苏糜氏一支字辈:“邦大一丛,怀志学玉,再家万年,长泽尧天。百事昌明德,三春法茂林,文才兴业建,礼乐定光辉。”
江西萍乡糜氏一支字辈:“雪其家世大,仁思树源长。”
展开
糜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糜姓最早始于夏代,是以谷物名称命名的姓氏。黍的一个变种称为“糜子”,当时专门种植豆黍之类农作物的人,有的以“糜”为姓。另有一说来源于封邑名,楚国有大夫封于南郡糜亭,他的后世子孙以糜为姓。此外,楚国工尹糜之后也称糜氏。三国时,刘备手下有糜竺、糜芳二兄弟,曾为刘备所重用。在古代,糜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东海(汉置东海郡,辖境相当于今山东原兖州府东南,至今江苏邳县以东至海,及山东滋阳以东至海一带)。
展开
郡望
东海郡:秦朝的时候置郡,治所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西汉时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费县、临沂、江苏省赣榆以南,山东省枣庄、江苏省灌南以北的地区;东魏及隋唐相当于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的地区。
汝南郡:汉高帝置,在今天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堂号
(缺)。
展开
四言通用联
忠义入蜀;耿介立朝:上联典指三国时期的东海人糜竺,字子仲,家中世代经商,极为富裕。原为徐州牧陶谦的别驾,后与刘备认识,十分投契,刘备在下邳被吕布打败时,妻室家小都逃散了,极为困顿,他把妹妹嫁给刘备,又送去两千人,并供应军资。曹操任他为嬴郡太守,他弃官而随刘备蜀,官至安汉将军,被刘备待为上宾。下联典指南宋时期的吴县人糜溧,字子长,庆元年间进士,历任州、郡官,所到之处都有惠政,在广济时,百姓曾为他立生祠。宝庆年间,官至秘阁修撰。学问广博,操守清介,任谏官时,不肯顺从皇帝旨意弹劾直臣真德秀,名重一时。
虎贲望族;耿直立朝:上联典指三国时期的糜威,官虎贲中郎将。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糜溧,位居谏职,立朝正色,有大臣之节。
将军安汉;弱妹为妃:上联典指三国时期的糜竺随刘备入蜀,官安汉将军。下联典指糜竺之妹为刘备夫人。
谷粱有传;椒戚敷荣:上联典指三国时期的糜信,官乐平太守。著有《春秋说要》、《春秋谷粱传注》、《春秋汉议》等。下联典指三国时期的糜竺,东海人,奉迎刘备于小沛。刘备亡失妻子,糜竺嫁妹与刘备,是为糜夫人。
七言通用联
糜姑献寿千年喜;米芾挥毫众人钦:糜姓“糜”字析字联。
春秋三书文名望;蜀国二将武功高:上联典指糜信。下联典指三国蜀将糜竺、糜芳兄弟二人。
河南迁居汝南郡;世德常存道德兴:世德堂(尚德堂)名联。
八言通用联
积德传家,芦杖报惠;推恩治郡,嘉谷呈祥:上联典指糜竺。下联典指东汉郡守糜登。
展开
-
04-072020糜氏字辈湖南糜氏一支字辈:“庭治万盛国,君臣世大正,朝学文华永,嘉道德泽生”。 江西糜氏一支字辈:“宏财振家声”。
-
04-072020姓氏名人糜信 三国吴国人,经学家,官乐平太守。著有《春秋谷梁传注》十二卷、《春秋说要》十卷、《春秋汉议》等。
-
04-072020郡望堂号 迁徙分布郡望 东海郡:秦朝的时候置郡,治所在今天的山东省境内。西汉时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费县、临沂、江苏省赣榆以南,山东省枣庄、江苏省灌南以北的地区;东魏及隋唐相当于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的地区。
-
04-072020宗祠通用联四言通用联 忠义入蜀;耿介立朝。 ——上联典指三国时期的东海人糜竺,字子仲,家中世代经商,极为富裕。原为徐州牧陶谦的别驾,后与刘备认识,十分投契,刘备在下邳被吕布打败时,妻室家小都逃散了,极为困顿,他把妹妹嫁给刘备,又送去两千人,并供应军资
-
04-072020姓氏渊源糜姓源出有: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时期古糜子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典籍《周书》中的记载:“商周之际有麋(糜)国,国人以糜为姓。”古糜子国(麋子国)源起于夏王朝时期的大禹后裔的诸侯国,商王朝时期沿袭。
-
09-102013糜文焕糜文焕,男,生于1908年12月,卒于1986年12月,江苏无锡人。 擅长装饰美术。 早年在新华大学肄业。 曾在商务印书馆图画部、儿童书局编辑部、香港《星岛日报》从事 美术编辑、绘画工作,为“漫画界抗敌协会”会员。1949年后任外文局中国建设杂志社美术编辑。著有《今日之儿童美术》等。
-
09-102013糜溧糜溧:宋平江府吳縣人,字子長。糜師旦子。宋宗慶元五年進士。授和州司戶參軍。嘉定七年知廣濟縣,有惠績,民為立生祠。理宗寶慶初除直顯謨閣、浙東提刑,以秘閣修撰致仕。學問充實,立朝有循吏之風。居諫職,不肯順旨劾直德秀,由是名重一時。卒年五十六。
-
09-102013糜師旦糜師旦:宋平江府吳縣人,字周卿。糜鍇子。高宗紹興十八年進士。曆知富陽、秀州、賑荒 災,民甚德之。甯宗慶元中累官顯謨閣學士,提舉萬壽觀兼侍讀,封咸安郡開國侯卒。
-
09-102013糜鍇糜鍇:宋平江府吳縣人,其先朐山人,字公範,號知止居士。徽宗政和間進士。為 山縣市易務。由博士持使節,與秦檜議不合,輒棄官。以朝請大夫致仕。
-
06-222013糜奇瑜糜奇瑜重庆市秀山县人(原酉阳直隶州辖),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任福建省台湾兵备道兼督学政,加授按察使。他在台湾当官的五年中,清正廉洁,勤慎理政,爱民如子,与百姓情如鱼水。在他《治台要略》一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他办了几件攸关民生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