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米姓
米姓,是一个中文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09位。米姓的起源有六个说法:其一、米姓来自两周时期官职;其二、米姓来自远古时期舜的后代;其三、米姓来自先秦楚国芈姓后裔,属于以音讹为氏;其四、米姓来自隋唐时期米国汉化改姓;其五、米姓来自满族汉化改姓。 历史上米姓的重要人物:北宋著名书画家、书画理论家米芾,北宋初期开国大将米信,南宋著名书画家米友仁,杜阮黄氏始祖黄源深的原配夫人米氏太夫人, 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清朝著名书画家米汉雯,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米文和,清朝初期回族起义领袖米喇印等。
米姓
舜帝、米芾(芈芾)、米嘉荣、米开庵
湖南、河北、重庆、河南、甘肃、山西、四川、山东
米芾、米友仁、米万钟
京兆郡、陇西郡;京兆堂、陇西堂
米娜、米芳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舜帝、米芾(芈芾)、米嘉荣、米开庵。 各支始祖 米洪崖:原居山东兖州曲阜县太平庄圳坝上银杏村,其曾孙米惟雅兄弟四人,于宋徽宗时奉旨征蛮,之后诸公归籍,独惟米雅留湘,开基于辰溪县永和乡龙头庵红花园,分布于湘西各县。辰溪米氏自明嘉隆以后即为文学世家,如:米万钟,瓮安令;米助国,天启进士;米肇颐,崇祯岁贡,有《踞松吟》传世;米元倜,崇祯举人,有《罗峰文集》三卷、诗集十卷、诗余二卷;米元侗,有《满竹园集》传世。 米朝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由辰溪择居新化田坪(现温塘镇)米家崖。生福、禄、寿三子,寿生正祖、正宗、正功,开三房。后人分布于新化、怀化、沅陵、隆回、洞口等地。班次同辰溪米氏,与辰溪米氏合谱。是为湖南新化米氏始祖。 米天明:明初自湖南辰溪迁溆浦县,现主要集居八斗垅、米家庄、虎皮溪、虎儿岩。是为湖南溆浦米家庄始迁祖。 米君禄:是为湖南溆浦虎皮溪始迁祖。 米世亮:是为湖南溆浦虎儿岩始迁祖。 米偑:是为四川巴中兴文白鹤村始迁祖。 展开
字辈信息
山东济南老寨村米氏字辈:“起士文宗青成长双守丰广继德志龙”。另有齐河米三里米氏字辈:“大亭山登兆,文明传家远”。 山东兖州曲阜、湖南辰溪、新化、溆浦、麻阳米氏字辈:“祖泽光昭允仁贤庆久长承家先孝友立本自伦常学必纯方显心存敬乃章儒生咸志道发达启嘉祥继绪宗文武肇基溯鲁姜习修期致远信义为之纲业尚工耕读治隆繁富强楷模存万世运命际明良”。 湖南永顺米氏字辈:“显承泽惠欣”。 湖南米氏一支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民自安仁贤庆祖长世久昌隆远”。 四川、湖北宣恩米氏字辈:“祖泽光昭远仁贤庆久长承家先礼孝发达识书常”。四川东、重庆米氏字辈:“孟思绍永福万廷希家军”。 展开
迁徙分布
米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当代汉族米姓的人口大约有43万,为第二百一十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35%。自宋朝至今1000多年中,米姓人口的增加率呈∨形的态势。米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河北二省,大约占全国米姓总人口的31%,其次分布于重庆、河南、甘肃、山西、四川、山东,这六省市的米姓又集中了40%。湖南为米姓第一大省,大约占米姓总人口的18%。全国形成了以湘、渝、豫、冀为重心的米姓分布区。 在广西北部、湘黔渝、云南东部、甘川鄂大部、陕宁、青海东部、蒙晋大部、京津冀辽、山东西北,米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09%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0.5%,居住了大约67%的米姓人群。在内蒙古东北部、山东部分地区、山西南端、河南、皖苏北部、湖北东部、江西西部、广东北部、广西南部、海南西部、云南中部、四川西部等地,米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9%—0.12%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9.5%,居住了大约22%的米姓人群。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京兆郡: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 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陇西郡: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陇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甘肃临洮),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以东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礼县以北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东部,包括今甘肃省兰州市、临洮县、巩昌县、秦州市一带。西汉朝时辖地在今甘肃省东乡县东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礼县北部的西汉水上游及天山市的东部地区。三国时期曹魏国移治至襄武(甘肃陇西)。北魏时期辖地在今甘肃省陇西县附近一带。 高平郡:原为高平县(宁夏固原),西晋朝泰始元年,将汉朝原有的山阳郡改为高平郡,治所昌邑(山东巨野),辖七县,统辖范围包括今山东巨野、金乡、嘉祥、兖州、鱼台、邹县等地。两汉、十六国、北魏均有此县。北周改为平高郡(宁夏固原)。汉朝时期有“高平第一城” 之称,言其险固。北魏时期在这一带置军镇,置郡,皆称高平。南朝宋移治高平(山东微山),北齐移治任城(山东济宁),隋朝开皇初年废止。 堂号 陇西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高平堂:以望立堂。 辽阳堂:以望立堂。 南阳堂:以望立堂。 鹿门堂:宋朝礼部员外郎米元章号“鹿门居士”。 宝晋堂:米芾好洁,所居曰“宝晋斋”。 海岳斋:米芾又号米南宫,书法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四大家",自号“海岳外史”。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襄阳博士;长通参谋:上联典指北宋时期的书法家米芾,号襄阳博士、海岳外史。官至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山水人物自成一家。有《书史》、《画史》、《宝晋英光集》等。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文学家米放,字长通。隐居剡溪。曹王皋镇江西,辟为节度参谋,后召为拾遗,不赴。其诗文多行于世。 顺天友石;梁若居松: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太常少卿米万钟,字友石,万历进士,官江西按察使。为魏忠贤所恶,削籍,后为太常卿卒。生平蓄奇石甚富,称友石先生。善书画,有《篆隶订讹》。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诗人米肇灏,字梁若,明崇祯岁贡,入清后,遯居城东,蔬食菜羹,行吟不辍,有《居松吟》。 无章画派;嘉荣歌声:上联典指北宋书时期的画家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世居太原,迁居襄阳,后定居润州。徽宗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草书用笔俊迈豪放,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画山水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画史上有“米家山”、“米派”之称。著有《书史》、《画史》、《山林集》等。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米嘉荣,善唱歌。刘禹锡有诗句:“唱得凉州意外声,故人惟有米嘉荣。”、“三朝供奉米嘉荣,能变新声作旧声。” 陇西世泽;襄阳家声:全联典指北宋时期的书画家米芾事典。 名闻八友;堂列三贤:上联典指东汉时期的米楷,与陈耽等人友善,当时人称“八友”。下联典指南宋时期的米宪,嘉泰年间曾任瑞州太守,与东城、栾城被当地百姓共祀于三贤堂。 五言通用联: 松性淡逾石;鹤情高不群:此联为清朝初期的书画家米汉雯题赠联。 小旗村店酒;微雨野塘花:此联为唐朝时期的戏曲演员米都知诗句联。 七言通用联: 吟楼万山风景聚;墨池濯砚鱼龙藏:此联为湖北省襄樊市樊城米公祠联,米公祠位于襄樊市樊城西南隅,又名米家庵,为纪念宋朝书画家米芾而建。 云来清静当深处;帘卷霞明向远开:此联为明朝时期的书画家米万钟自撰联。 小楼刻竹听春雨;白昼垂帘看落花:此联为安徽省无为县米公祠联。 旖旎云锦秋花起;清照湖山皎月明:此联为北宋书法家米芾诗句联。 十言通用联: 翰墨淋漓,继世友仁妙笔;风神俊逸,聚观海岳风姿:上联典指北宋时期的书法家米芾。下联典指北宋时期的敷文阁直学士米友仁,米芾子,善书画,世号“小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