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姓
柳下惠
湖北、湖南、江苏、浙江
柳下惠、柳庄、柳宗元
河东郡;河东堂、以望立堂
柳传志、柳承志
得姓始祖
柳下惠:周公旦之子伯禽之裔孙,西周初年,伯禽代父就封,为第一代鲁公,下传至春秋鲁孝公时,生有一子叫展,展之孙无骇以王父字为氏,始姓展。无骇生子展禽,名获,字禽或季,鲁国大夫,曾掌管刑狱,食邑于柳下。据说他夜宿郭门,有女子来同宿,恐其冻死,坐之于怀,至晓不为乱。展禽死后,因其有坐怀不乱之美德,故谥曰“惠”,史称“柳下惠”。(《淮南子》说展禽门前种有很多棵柳树,由于他讲究惠德而被人称之为“柳下惠”)。孟子赞之为“圣之和”的圣贤君子,柳下惠的后人以其封邑为氏,称柳氏。“柳下惠坐怀不乱”,是大家所熟悉的一个著名典故。这位被孟子赞誉为“圣之和”的圣贤君子,正是中国柳姓的始祖。
各支始祖
柳庆叟:字继宗,又字文政,据浏邑旧谱初授中书,任嘉定十三年庚辰岁,五月十一日午时生,元成宗大德四年徙居潭州武宗至大三年庚戌岁,十一月初一日午时卒,寿九十有一,葬长桥沙溪塘山。元配:陈氏,诰封宜人据浏邑旧谱宋嘉定十二年己卯岁六月十一日子时生,与公子偕子媳同徙泽州卒未详葬长桥沙溪塘山。
柳成翁:住江南杨州。元配:益氏,子四:洪;能;升;茂。
展开
浙江兰溪柳氏后裔字辈:“全成克遵祖训”。
湖北黄冈柳氏字辈:“天地元(玄)黄世泽久长荣华永禄富贵刚强”。
湖北黄梅、江西湖口柳氏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程仁秉直素正孝忠”。
湖北蕲春柳氏字辈:“清千同(年)崖(岩)轩(良)五爵文思中昌必世希元日邦高百子荣永远珠联壁时至太和春俊彦逢时起贤能志壮宏升平民欢乐万代景淳风”。
湖北武汉、新洲柳氏字辈:“梦德言王酌文音学士家”。
湖北黄陂柳氏字辈:“永世克孝长发其祥”。
湖北孝感柳氏字辈:“世守宗本忠厚继存”。
湖北麻城柳氏字辈:“一世修行廷帮万年宗道兴隆”。
湖北建始柳氏字辈:“兴朝扬德明景祚沐光信誉宗贤孝同开甲第堂”。
湖北荆州柳氏字辈:“长士为宜谷宝忠再笃新”。
湖北监利柳氏一支字辈:“大兴朝扬德惠景祚庆恩光敬奉宗先宪同开甲第堂”。
湖北监利柳氏一支字辈:“学无有关世忠孝承先志”。
湖北监利柳氏一支字辈:“堂维新升俊秀载锡展辉煌盛世宣隆旺洪谟表国章”。
湖北随州柳氏一支字辈:“文学宗孔佳云有益”。
湖北随州柳氏一支字辈:“荣华富贵堂”。
湖北柳氏一支字辈:“长发麒祥祖幼列康国家永盛”。
湖北柳氏一支字辈:“仕启韶先声文章楚汉卿天开逢润德”。
展开
柳姓最早繁衍之地在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所灭,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灭六国后,又有入居山西境者,后渐在河东(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形成名门望族。此后相当长时期内,河东一直是柳姓的发展繁衍中心,柳姓的许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秦末,柳下惠的裔孙柳安始居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柳安之孙柳隗,西汉时任齐相,隗六世孙柳丰,任东汉光禄勋。唐代以前,柳姓已入居四川、广西、福建等地,唐代以后,柳姓称盛于南方,且分布极广。唐代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河南柳姓军校随同前往。另有柳公权,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代书法家,封河东郡公,与其兄柳公绰(时任吏部尚书)、其侄柳仲郢并称“一门三杰”,柳姓一族,由此生辉。
宋元明清时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北方柳姓多沉寂,由此,柳姓称盛于南方的状况不言而喻。明代柳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清代居闽、粤之地的柳姓有入台、徙新加坡等地者。
今日柳姓尤以山东、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
展开
柳姓最早繁衍之地在今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一带。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所灭,柳姓有入居楚地者,至秦灭六国后,又有入居山西境者,后渐在河东(今山西境内黄河以东地区)形成名门望族。此后相当长时期内,河东一直是柳姓的发展繁衍中心,柳姓的许多名人也大都出自河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秦末,柳下惠的裔孙柳安始居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镇),柳安之孙柳隗,西汉时任齐相,隗六世孙柳丰,任东汉光禄勋。唐代以前,柳姓已入居四川、广西、福建等地,唐代以后,柳姓称盛于南方,且分布极广。唐代高宗总章年间,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河南柳姓军校随同前往。另有柳公权,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一代书法家,封河东郡公,与其兄柳公绰(时任吏部尚书)、其侄柳仲郢并称“一门三杰”,柳姓一族,由此生辉。
宋元明清时期,柳姓名人多出江苏、安徽、浙江、福建等南方之地,北方柳姓多沉寂,由此,柳姓称盛于南方的状况不言而喻。明代柳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清代居闽、粤之地的柳姓有入台、徙新加坡等地者。
今日柳姓尤以山东、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居多。
展开
四言
河东世泽;笔正家声: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柳宗元,河东解人(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书法家柳公权,唐穆宗常向其问书法,柳公权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二龙腾跃;五马参差:
上联典指南朝梁国的河东解人柳悦、柳惔兄弟。柳悦,字文殊,官中书郎;柳惔,字文通,好学能文,通晓音律,梁武帝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副相)。南朝齐国大臣王俭称他们兄弟为“柳氏二龙”。下联说南朝齐国河东解人柳世隆(官至宰相)的五个儿子:柳悦、柳惔、柳恽、柳憕、柳忱。柳恽,字文畅,历官秘书监、吴兴太守,以诗闻名,又擅长下棋、弹琴,著有文集十二卷及《清调论》、《棋品》;柳憕,字文深,曾官蜀郡太守,通《老子》、《周易》;柳忱,字文若,历官西中郎主簿功曹史、宁朔将军、侍中,封州陵伯。“五马”,指汉朝太守的车驾,后用作太守的代称,这里说柳世隆的五个儿子都做到太守一级的官。
垂露在手;清风入怀。
此为佚名集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公元773~819年)集句联。柳宗元,字子厚,祖籍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唐贞元进士,授校书郎,后升监察御史。参与王叔文等人的革新运动,擢礼部员外郎。叔文败,被贬为邵州刺史。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迁柳州刺史,在贬谪期中,写作大量诗文,抒发个人情感及进步的政治、哲学见解。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堂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逝世于柳州,著有《河东先生集》。
心正笔正;人清词清:
上联典指唐朝大臣、书法家柳公权(公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人(今陕西耀县),唐元和年间进士,历仕穆、敬、文、武、宣诸朝,官至谏议大夫、太子詹事等职,封河东郡公。工书,正楷尤知名,自成一家,也称“柳体”,与颜真卿齐名,并称“颜柳”。唐帝常问柳公权用笔法,对曰:“心正则笔正”。下联典指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人(今福建泉州崇安)。因排行第七,又叫柳七。景佑进士,曾任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他精通音律。善呈吸取民间词精华,创作多长调。所作慢词作多,很有影响。著有《乐章集》。
公权笔正;子厚文卓:
上联出指唐朝时期的柳公权笔谏穆宗典故。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柳宗元,字子厚,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熊丸教子;龙女偕姻: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柳仲郢之母善教子,以黄连、熊胆为丸使郢夜咀嚼以助勤读,后郢累官至刑部尚书。下联典出民间故事,传说唐朝时期的柳毅为龙女传书。
展开
-
12-272019柳氏名望柳氏名望 柳公权 字诚悬,唐朝京兆华原人。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结体劲媚,法度谨严。世称“颜筋柳骨”。所书碑刻,传世者有《送梨帖跋》、《玄秘塔》、《金刚经》、《神策军碑》。
-
12-272019宗祠楹联宗祠楹联 四言 河东世泽;笔正家声。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柳宗元,河东解人(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书法家柳公权,唐穆宗常向其问书法,柳公权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
12-272019柳氏起源柳氏起源 柳(liǔ)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鲁国大夫姬展禽之后,属于以居邑名为氏。据史籍《广韵》记载,春秋时期的鲁国有大夫展禽(公子展),食采于柳下(今河南濮阳柳下屯镇),其子孙后代遂以邑名为姓氏,称柳氏
-
12-272019柳氏字辈汇总柳氏字辈 济南市柳氏字辈:宏志园春林长兴德兆才 青岛市柳氏字辈:学兆万复和,国忠长永芳 临沂市柳氏字辈:臣子永兴隆根深枝必茂运志岁命长 济宁市柳氏字辈:全成克遵祖训
-
07-302013柳氏家谱文献全国歙淳方氏柳山真应庙会宗统谱二十卷,(清)方善祖、方大成等编,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
08-032013柳云才柳云才,男,汉族,1965年6月出生,湖南湘乡人,现任湖南省湘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分管经济局、交通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海事处、邮政局、电信局、移动公司、电力局、盐务
-
08-032013柳云骐
-
08-032013柳如是柳如是,女诗人,一说浙江嘉兴人,一说江苏苏州吴江区人。本名杨爱,后改名柳隐,字如是,又称河东君,丈夫为明清侍郎钱谦益,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
-
08-032013柳如眉《渔歌子·柳如眉》是五代十国时期西蜀词人魏承班的作品。这是一首闺情词。上片描写女主人公的容貌,以及她梦醒后的所见所闻;下片女主人公追叙与少年郎分别时依恋的情状,抒写离愁别恨。
-
08-032013柳云霞柳云霞,女,36岁,甘肃庄浪县农民。今年(2012年),她投入10万元,自编、自导、自演,拍摄18集电视剧《叶子的包办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