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郦姓
郦涓
河南、陕西、河南、河北、江苏、浙江、山东
郦道元、郦涓、郦食其、郦庞
新蔡郡;广野堂、长揖堂
郦堃厚
郦涓。郦姓是个古老的姓氏,是黄帝的后裔,发祥地在中原地区。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夏禹封黄帝的后裔于郦邑(今河南省内乡县郦城村),名叫郦涓,他的族人以后就“以地为氏”,称为郦氏。后来,族人迁居于新蔡郡,即河南省新蔡县。
展开
河源市郦氏字辈:玺曾荣贵景友尊震泰乾坤秉萃豫恒升隆临观随复履需颐渐咸丰大壮同人贲师济坎解蒙
肇庆市郦氏字辈:景哲宏德恒伯叔宗觉绎标忠节铨仁义长大汉高
清远市郦氏字辈:有,传,本,家。
潮州市郦氏字辈:国正邦红泰,家兴子必荣
韶关市郦氏字辈:荣华富贵,其圣广渊
揭阳市郦氏字辈:笃,链,敦,仁。
阳江市郦氏字辈:国有登兴志,典家维美德;恒良忠孝世,发叶益广昌。
梅州市郦氏字辈:孝友正家深,文章报国恩。
云浮市郦氏字辈:春,玉,洪,海,继。
茂名市郦氏字辈:东廷玉保,安付尊荣。
展开
郦氏或是一个典型的古老汉族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大禹建立了夏王朝以后,敬重上古世代的伟人黄帝,就将黄帝的一个后人封在郦(今河南内乡),让他们建立了郦国。郦国王族的后代就以封地名作为姓氏,世代相传,称为郦氏,是今天郦氏的最早起源。到了楚汉争霸之际,有郦氏族人郦食其,陈留人(河南开封),本为里监门吏。因献计克陈留著功,被封为广野君。郦食其常为说客,出使于诸侯之间。后说齐,凭舌下齐七十二城,及韩信袭齐,齐以郦食其卖己,遂烹之。
诸暨郦氏迁徙路线:河南内乡→河南新蔡(固始)→陕西骊山(临潼)→河南陈留(开封)→河北涿州→河北郦亭→江苏维扬(扬州)→浙江会稽(长子);浙江兰溪(次子);浙江诸暨(三子);浙江台州(幼子)。其中,浙江诸暨郦氏发展到江苏丹阳、江苏镇江、江苏常州、山东青州、安徽安庆、上海市区、湖南耒阳、广东肇庆、浙江义乌、浙江衢州、浙江杭州、四川成都、香港、台湾、美国等地。
展开
郡望
新蔡郡:原为周朝吕国的地域,即今河南省新蔡一带。春秋时期蔡平侯从上蔡迁都到下蔡,故名,也称为新蔡。汉朝设置新蔡县。晋朝时期晋惠帝从汝阴郡分出置新蔡郡,即治新蔡(今河南新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新蔡县一带。南北朝时期北齐改为广宁郡。隋朝时期又改名为蔡州。
堂号
开封:广野堂;会稽:长揖堂;兰溪:枕湖堂;诸暨:永思堂、明经堂;丹阳:注经堂;三门:积善堂。
展开
四言
望出新蔡;源自郦国。——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郦姓的源流和郡望。
著水经注;封广野君。——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人。曾官御史中尉,执法严峻,官至关右大使。好学而博览,文笔深峭,到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考察水道变迁和城邑兴废等地理现象,著《水经注》四十卷,是公元六世纪前中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巨著,文笔绚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下联典指秦汉之际陈留高阳人郦食其(Yì jī 音义基),家贫而好读书,初为里监门吏。秦末农民战争中归附刘邦,献计攻克陈留,封为广野君。楚汉战争时,说服齐王田广归汉,韩信率军袭击齐国,田广以为是他出卖了自己,便把他烹死。
计绐产禄;威振山蛮。——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郦寄,与吕禄友善,高后崩,大臣欲诛诸吕。太尉周勃劫郦寄父,令郦寄绐吕禄、吕产与出游,周勃乃得入据北军。下联典指后魏·郦道,太和中由尚书主客郎累迁东荆州刺史,威猛为治,蛮民诣阙讼其刻峻,坐免官。
集成水注;学擅纵横。——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魏·郦道元,好学,历览奇书,撰《水经注》40卷、《本志》13篇,又为《七聘》及诸文,皆行于世。下联典指汉·郦食其,好读书,为刘邦定计下陈留。郦食基常为说客,使诸侯,后说齐,凭轼下齐70余城,及韩信袭齐,齐以郦食其卖己,遂被烹之。
清简为治;懿行可风。——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魏·郦道约,字善礼,任鲁阳太守,政简刑清,民以安居。下联典指郦氏女郦仲隐为宋氏妇,姻族皆称其妇德。
著水经注;封曲周侯。——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魏·郦道元撰《水经注》40卷。下联典指汉·郦商以功封曲周侯。
六言
北魏关右大使;东汉音律专家。——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历官安南尹、河南将军、关右大使等。下联典指东汉学者郦炎,范阳人。字文胜,有文才,精音律。性至孝,灵帝时州郡辟命皆不就。
七言
善礼以清俭为治;仲隐则懿行可风。——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后魏·郦道约,字善礼,任鲁阳太守,政简刑清,民以安居。下联典指郦氏女郦仲隐为宋氏妇,姻族皆称其妇德。
十一言
服儒者衣冠,洵是汉家三俊;兴鲁阳学校,尝注水经一书。——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谋士郦食其事典。下联典指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字善长,涿县人。
展开
-
12-272019郦氏名人郦氏名人 黄帝 轩辕氏,名荼,兴起于轩辕谷(今甘肃清水),向中原迁徙,定都于熊山(今河南新郑)。在涿鹿(今河北涿鹿)联合炎帝打败蚩尤,建立华夏族部落联盟。时当公元前25世纪。 郦涓 黄帝八世孙,禹治水成功后,建立夏朝,尊崇华夏始祖黄帝,封其后人酉涓于郦邑(今河南内乡),建立郦国,改称郦涓,是为内乡始祖,成为中华郦氏宗族最早的源头。
-
12-272019宗祠楹联四言 望出新蔡;源自郦国。 ——佚名撰郦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郦姓的源流和郡望。
-
09-112013历史上郦姓迁徙分布详解玺七公郦景辅堂兄玺四公郦景研之子郦洪(曾五公),为了抗击蒙古入侵者,战死苏南丹阳;其子郦伦(荣十二)定居丹阳,尊父亲郦洪为丹阳始祖。后世分居陵口镇赵巷村、陵口镇邵巷村、后巷镇大英山彭家村、荆林镇郦巷村、王德庄、延陵镇柳茹村、行宫镇旧县村、行宫镇九里村、云阳镇宝塔湾郦家。丹阳郦氏宗亲另有字第。
-
09-112013诸暨境内将出现目前的第七座郦氏宗祠郦氏家族从扬州南渡越州,迁居诸暨,至今已有八百八十年。元明两代以后,宗族人口不断增加,逐步散居诸暨各地,形成众多村落。为了纪念先祖,各村陆续兴建了不少宗祠,及至明代后期,在诸暨县城中心,更是兴建了规模宏大的浣江郦氏宗祠——永思堂。永思堂以及各村宗祠,虽经岁月沧桑风雨飘摇,屡废屡兴,终得维持到二十世纪中期。
-
09-122013郦应科郦应科,字永锡,号继峰,行豫又三十五,忠(尊廿七公)之七世孙也,生于万历十九年辛卯九月初九日(1591年10月25日)。居住县城西隅后街,是为茂荆堂始祖。卒于顺治十一年甲午正月廿六日(1654年3月14日),终年六十四岁。 配翁氏,生于万历二十年壬辰十一月初十日(1592年12月13日)。卒于顺治六年己丑八月十八日(1649年9月24日),终年五十八岁,夫妇合葬正一都窦山。
-
09-122013郦旦明郦旦明:女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医疗系获大学本科主要从事老年病的医疗保健工作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
-
09-122013郦俊厚郦俊厚(1919。6~),浙江诸暨人,生于民国八年己未五月初四日寅时(1919年6月1日黎明)。国民党中央警官学校正科第六期毕业生,历任重庆市警察局曾家岩所长,国民党中央政治大学警卫大队大队附、国民政府内政部警政司股长、国民党中央警察局刑事科长、上海市警察局卢湾分局副局长、虹口分局局长、黄浦分局局长。
-
09-122013郦月龄郦月龄,字恒所,行恒二十二,良梗(豫九公)之少子也,生于万历四十年壬子六月初六日(1612年7月4日)。迁居县城紫山下,是为紫山下始祖。卒于康熙十八年己未二月廿五日(1679年4月5日),终年六十八岁,葬于金兴乡三十一都会义桥(今属王家井镇)。
-
09-122013郦能敬郦能敬,雷达工程专家、高级工程师。他长期从事雷达型号论证和雷达系统理论研究,主持和参加了数十种雷达型号的论证和定型,在对空情报雷达和雷达网效能定量评估、雷达反干扰能力度量、预警机系统集成等方面有多项创新研究成果。主要著作有专著《预警机系统导论》、《军事电子技术概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