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姓
廖叔安
台湾、湖南、福建、江西、广东、浙江、湖北
廖化、廖永安、廖永忠、廖仲恺
汝南郡、巨鹿郡;武威堂、世彩堂
廖昌永、廖承志、廖凡
廖(飂)叔安。黄帝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夏朝宗室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其后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开国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廖叔安,出生于今(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一带),是廖氏宗祖。夏朝时,在蓼国为王,称”蓼王”,后人以国为姓为“蓼 ”亦作 “ 风 ” 字边“飂氏”。
古蓼国辖境约当今河南省唐河县、桐柏县,湖北省枣阳市、随州市,都城在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飂氏传到 36 世伯高时,才去风加广成为“廖”。
展开
四川省宣汉县土黄镇廖氏字辈:刚嗣理荣讯,中光鉴淇林,点城万天梦,孙泰海询琮,年二孝日时,五尚仲侗添,思贵永大琇,正文希元显,可绍先人志,宜谋百代光,家声期振作,德泽自延长,如树能培植,蓬勃竟发扬,千秋锺毓秀,才华出栋梁。
广东连州市城西上河村廖氏所取用的清朝咸丰年间重修宗祠碑记上所刻的班辈词句即为:国家兴隆,定有贤良,缵承基绪,世代修积,乃生才俊,光耀门庭。
广西全州县廖氏民国十七年重修《廖氏族谱》时,从《千字文》中选出60个字,作为廖氏新增60代辈派:宏惟嘉晋运,达士志连承。启盛长思建,益安宝惠新。任朝如茂学,济义敬超明。与庆良生广,作康景以文。受贻宗道远,秉定咏业敦。用振为发永,则章万世英。
廖氏新的统一字辈:三、才、四、维、正、学、行、宗、泽、立、伟、尚、承、章、钟、书、俊、志、锡、鸿、业、敏、哲、体、道、达、远、康、荣、和、超、咸、障、葆、化、华、国、任、重、树、弘、良、兰、玉、秉、德、文、望、新、光。
重庆奉节县久发公后裔廖氏的字辈谱是:久为德有 永吉祥应 宏开泰运
江西龙南廖氏的字辈谱是:绍庭为国瑞,光彩振家声。
大雅乡马冈厝德安公的字辈谱是:德(十五世)先春荣瑞景明,祥公衍庆自天成,文章显达仁为贵,远绍渊源启俊英。
东势镇武威千十公的字辈谱是:汝(九世)宗登玉岳元衍,孟仁上世庆昌期,朝廷承裕随芳锡,华国文章启应时。
展开
历史上廖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廖姓活动在河南、四川。秦汉时期,廖姓已扩散到河北、湖北。两晋南北朝时期,廖姓已越过长江进入湖南、广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唐朝时期,中原廖姓两次南下移民福建,廖姓在南方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朝末代廖姓首次移民台湾。廖姓在宋朝时已完成了主体的南下,形成了湘、鄂、川、闽、赣、粤等省份,廖姓密集分布。
当代廖姓的分布
现代廖姓的人口近490万,排在全国第60位,在海南省、贵州省西部、云南省东北部和西北部、湖北省西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南部、青海省东南部、河北省南部、河南省东南部等地区;廖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23%一0.69%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6%,居住了大约26%的廖姓人群。
展开
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四年置郡。相当今河南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地区。东汉时移治平舆。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置郡。东汉移治今宁晋西南。
堂号
武威堂
唐贞观年间,廖崇德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政绩显著,深得民心。崇德的父辈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从唐代起几百年间声势显赫,均以“武威”为堂号。武威堂是流传最广、人口最多的廖氏堂号。“崇德之父辈曾任武威太守,其后裔自唐代起几百年间声势显赫,均以武威为堂号。”如今的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的廖姓人,大多是武威堂的后裔。
世彩堂
是廖氏的主要堂号之一。“世彩”的内涵:一是长寿而有福气,“为官者只有造福于百姓和乡里人,才有这样的好福气”;二是宋皇帝(钦宗)御封“世彩堂”,更为显赫而耀。廖刚是宋朝一位极有胆识、极有谋略、威望很高的大臣。他的曾祖母活到93岁,曾祖父享年88岁,他们都看过自己的第五代孙子。廖家累世奉养白发老人,所以廖刚把自己的厅堂命名为“世彩堂”。后世许多廖姓宗族都喜欢用“世彩堂”作为堂号。
汝南堂
汝南郡是廖姓最早的发祥地,汝南堂是廖姓人以其祖先发祥地汝南郡取名的堂号,是廖姓最古老的堂号。
果烈堂、中乡堂
蜀汉廖化,为关羽主薄。关羽败亡,廖化在战场上假装已死,得逃回蜀。拜宜都太守,迁右军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所以叫“中乡堂”。又因他做事果敢刚烈,就叫“果烈堂”。
紫桂堂
宋朝时候,廖君玉以朝清郎兼英州知府,他一生好学,在桂山建了一个书房叫“紫桂堂”,因此廖氏有称“紫桂堂”的。
万石堂
宋工部尚书廖刚,娶秦国夫人张氏生子四,皆士,皇上赐每人官禄两千石,父子五人共享万石,时人号称“万石廖氏”。诗云:万石家声远,三州世泽长、瓜锦欣瓞衍,栾世庆荣昌。
清武堂
据《廖氏大族谱》载:“明初,张元子入赘廖家” ,为福建诏安官坡张廖一族之源。这派族人从张氏郡望“清河”、廖氏郡望“武威”中各取一字,合为“清武 堂”。
其他堂号
另外,廖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中乡堂””、“垂裕堂”、“崇远堂”、“馨德堂”、“紫桂堂”、“知本堂”、“本思堂”、“五桂堂”、“武城堂”、“慕维堂”等。
展开
四言联
三州世泽;万石家声:上联典指自晋至唐历时数百年廖氏家族之显赫。“三洲”是指廖氏先祖廖彦光的六世孙有三兄弟封为郡公,长为廖延邦,封清河郡公;次为廖延龄,封武威郡公;三为廖延春,封太原郡公。这是廖氏首次分为三郡,也就是三洲的由来。下联典故的说法有两种:一是据说汉时廖扶(即北郭先生)聚谷万石救济百姓灾荒,故而家声远播;另一说是宋时廖刚和四个儿子均年薪二千石,共万石,父子号称十贵,其居舍门额宋皇帝御封为“万石家风”、“世彩堂”。“万石”指廖刚,宋徽宗崇宁年间(公元1102~1106年)官至工部尚书;他的四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同朝为将帅,年俸禄都在两千石(一石为六十千克)谷以上,五人皆重信义,一门官俸累计超过一万石。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此联为廖氏宗祠“汝南堂”堂联。
名荣万石;性慧六龄:上联典指北宋顺昌人廖刚,字用中,号高峰,少年时曾跟从杨时学习,崇宁年间进士。宣和初年官监察御史,当时蔡京专权,他奏论无所回避,后出知兴化军。南宋绍兴年间历官吏部员外郎、御史中丞,对于朝政知无不言,曾建议起用有德望的旧相,因此得罪了秦桧,改任工部尚书。著有《高峰文集》。他四个儿子廖迟、廖过、廖遂、廖遽都任将帅,做到太守一级的官,当时人称“万石廖氏”。下联典指宋代顺昌人廖衡,幼年时机敏过人,六岁能写文章。县尉下乡催租时遇见他,把他抱到县衙,他当场吟诵《雨中山茶》诗,人们大为惊奇。十三岁中乡举,后任转运判官。
山茶咏句;性慧六龄:全联典指宋廖衡,幼警敏绝人,六岁能属文。吟雨中山茶诗,人皆大奇之。
着归田集;称谪仙人:上联典指北宋将乐人廖正古,字明远,治平年间进士,任西安知县,有惠政,曾多次提出王安石的“青苗法”于民不便。后辞官回乡,着《归田集》。下联典指北宋初顺昌人廖执象,字逊父,七岁能写诗。道士陈抟见到他时,说:“你是谪仙人(才学优异,如谪降人世的神仙)啊,但是不能久留尘世。”他不到二十岁就进京城向朝廷进献诗文,太宗看到后也称好,后参加省试时,得急病而死。
绿荔名族;紫桂书堂:上联典指北宋宜宾人廖有衡,字致平,熙宁年间进士,官至朝议大夫。家中有两棵荔枝,果实为绿色,味道甜美,他的好友黄庭坚称他家为“绿荔廖氏”,后来人们便用这个称呼来区别他和其他廖氏家族。下联典指北宋荆州人廖君玉,字国华,元祜年间以朝请郎知英州。
展开
-
12-272019廖氏名望廖氏名望 远祖廖爽公:字可挹,号西楼,五代后梁仕楚,授衡州太守,遂家于衡。拜丞相,进爵南阳郡开国侯,食邑衡山,为衡山廖氏始祖。十子,长子匡图,为楚天策府学士,有文集十卷。五世瑞公,由衡山迁江西
-
12-272019迁徙分布迁徙分布 历史上廖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廖姓活动在河南、四川。 秦汉时期,廖姓已扩散到河北、湖北。
-
12-272019廖氏源流廖氏源流 廖(Liào飂)姓古老多支,源出有: 源流一 据《左传·昭公二九年》及《风俗通》等资料所载,相传黄帝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飂国(又作蓼国,今河南省唐河县南),故称飂(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国名飂为氏,称廖氏,是为廖姓。
-
12-272019廖氏字辈汇总廖氏字辈 东莞市廖氏字辈:文彦希世廷 仲大必有成仁懿宗祖德 忠厚谨聪明功绩恢先绪 慈和启后人星斗一天焕 科甲百代兴俊杰朝端瑞 良才作相臣鸣韶仪彩凤 应运献祥麟士若昆山玉 儒为席上珍修身储学问 定国展经伦 广州市廖氏字辈:珠岩老排行文彦希世廷 仲大必有成仁懿宗祖德 忠厚谨聪明珠岩
-
05-022018敬黄帝拜祖先 印尼华人百家姓举行清明敬祖大典由印尼印华百家姓协会总会、雅加达特区分会和各姓氏宗亲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清明敬祖大典,22日假雅加达太阳城千人宴会厅举行,近1500名华人华侨带着虔诚与感恩的心,共同敬拜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祭拜了各姓氏的祖先。图为中国驻印尼大使馆领事部参赞祝笛到场致辞。
-
09-012013廖爽廖爽(约936年前后在世)江西省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唐光启元年(885)参加卢光稠率领的农民起义军,为卢得力部将。后梁开平五年(911)卢光稠病逝,其子卢延昌接任镇南军留侯,即上表于后梁,授爽韶州 (今广东韶关)刺史。到任不久,即被岭南割据者攻击,遂率家族兵丁数千人逃奔湖南。楚王马殷认为豪门大族私丁众,难统领,欲拒纳,左右劝说:“廖如料。马得料必肥,乃国家强盛之兆。”
-
09-012013廖(飂)叔安廖(飂)叔安。帝颛顼相传生于若水,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东南),为南方楚国的先祖,其后裔叔安夏朝时受封于飂(古廖字)国,故称飂(廖)叔安。春秋时,廖国被楚所灭,国人以国名飂为氏,称为廖姓,廖叔安作为始封国君,被尊为廖姓始祖 。
-
09-012013廖景平男,1964年3月生,博士,研究员,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园林园艺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结构与生殖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苏铁植物学会理事和《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副主编。
-
09-012013廖锡龙廖锡龙,男,1963年2月入党,1959年1月入伍,解放军军事学院基本系毕业,大专学历。上将军衔。曾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
09-012013廖磊廖磊:新桂系高级将领,国民党陆军上将。字燕农,又名梦祥。广西陆川人,原籍广东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