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姓
李利贞
在全国得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山东、四川、河北四省
李耳(老子)、李世民、李靖、李白、李清照等
陇西郡;陇西堂
李克强、李显龙、李嘉诚、李彦宏等
有关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 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源出嬴姓说。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 ,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 ),先为理氏,后为李氏。 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2、李树图腾说。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 以李树为图腾。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 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 并以李树为神树, 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 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 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入李白家有桃李园, 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3、源出姬姓(虎图腾)说。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 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展开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李氏:珍道/五才仲理,仁文必秀思,宗祖永远万,世束公忠啟,佑宏谟烈业,守先待俊贤,君王开显运,辅佐自清廉,钟灵芳百代,余庆美千年,交际星云会,普安含圣恩。
重庆酉阳人李氏字辈:元明承廷运,胜德绍先堂,祖武昭光大,永远应其昌,文华续世瑞,正业云开祥,翰克延中有,季玉耀雄藩。
四川仪陇县李氏字辈:碧定安太井,万人奉世春,永远子正贤,億代守昌荣,天高明月长,树成林先邦,大国承孝德,家中绍书香。
黑龙江李氏字辈:国德万进举,志松来克春;庆居文明世茂选坐良臣。
展开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东达山东,东南抵赣浙苏,南面南海及北部湾。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入台湾。
600年期间,李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尤其是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东南的迁移,同时,向西南和东北的移民已经成为重要的流动方向。
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剧膨胀期,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赐姓李氏、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但随着朝政的变化,在唐代即有许多李姓人物贬官南下,又有许多人为免遭祸害而逃至全国,使李姓遍及全国。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朝“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展开
郡望
陇西郡:战国时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设置,因在陇山之西得名。相当于今甘肃省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
赵郡: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将秦代原有的邯郸改为赵国,治所在邯郸(今河北省中部)。东汉建安年间(公元2世纪末)改为赵郡。相当于河北省中部赵县、邯郸一带地区。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此外还有渤海郡、襄城郡、江夏郡、梓潼郡、范阳郡、南阳郡等。
堂号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青莲堂:唐代大诗人李白,号青莲居士。李姓后人为纪念这位大诗人,便以“青莲”作堂号,永示缅怀。
此外还有赵郡堂,平棘堂等。
展开
四言通用联
道德传家,太白遗风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道德传家”源自老子;下联“太白遗风”“诗酒流芳”指唐代大诗人李白
卫公勋业,元礼门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唐朝时期的李靖屡建军功,太宗时封为卫国公。下联典自东汉朝时期的李膺,字元礼,以声名自高,后进有登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陇西望族,北海名流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全联指唐朝时期的书法家李邕,扬州都江人,善注《文选》。玄宗时官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文名满天下,著有《李北海集》。
陇西世泽,冯南家声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全联典自汉李广,陇西成纪人。以及唐高祖李渊,祖籍陇西成纪。“冯”,即冯翊,古地名,今陕西省大荔县。
邺侯世泽,楷模家声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唐朝时期的李泌,封邺侯。下联典自东汉朝时期的李膺,字元礼,太学生称“天下楷模”。
经传道德,名重谪仙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春秋时期的老子,名李聃,著有《道德经》。下联典自唐朝时期的李白,贺之章称之为“谪仙人”。
漱玉词丽,娘子军兴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上联典自南宋时期的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著有《漱玉词》。下联典自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其夫柴绍随李渊起兵反隋,平阳公主在陕西招募军队七万余人,时称“娘子军”。
展开
-
02-172020宗祠楹联道德传家,太白遗风。 ——佚名撰李姓宗祠联
-
02-172020李氏起源1、源出嬴姓说。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
12-302019李氏名望《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历代李姓名人2251名,占总名人数的4.9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二位;李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5.3%,排在第二位;李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4.13%,排在第四位;李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4.73%,排在第三位。中国李姓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不凡。单单李姓称帝先后建立的政权就有: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
-
12-302019湖北省李氏字辈汇总湖北武汉:顺宗书永乐芳。 湖北武汉:清洪福昌。 湖北武汉:长发其强,忠厚开元本。 湖北武汉:朝德文茂璟太显达金福忍 湖北武汉:芳元成家,诗书经义。 湖北武汉:逢世士起明正道,国廷光有仕大德。
-
12-302019李氏字辈汇总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滩头镇李氏班次录:珍道/五才仲理,仁文必秀思,宗祖永远万,世束公忠啟,佑宏谟烈业,守先待俊贤,君王开显运,辅佐自清廉,钟灵芳百代,余庆美千年,交际星云会,普安含圣恩。 湖南资兴:伯本楚象廷,邦鹏必叟中,厥亨利熙成;德决师仕,克廷春应永,洪希正万元,文章昭宇宙,德业显乾坤。
-
02-282013李膺李膺liying(公元110-169年),字元礼。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
-
02-282013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
-
02-282013李泌远祖李弼,父李承休官吴房县令,娶汝南周氏为妻,聚书两万余卷。李泌幼居长安,七岁能文,张九龄奇之,玄宗召令供奉东宫,写诗讽刺杨国忠,隐居颍阳。肃宗时,参预军国大议,拜银青光禄大夫,隐居衡山
-
02-272013李尧棠巴金原名李尧棠,现代文学家、出版家、翻译家。
-
02-272013李默然李默然(Li Moran, 1927.12.21—),原名李绍诚,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电影演员、辽宁人民艺术剧团院长,原籍黑龙江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