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旷姓
先祖名字为氏
湖南、四川、重庆、江西、贵州
旷深本、旷斅本、旷圣元
庐江郡、南阳郡;南阳堂、庐江堂
旷继勋、旷伏兆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师旷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中记载:“旷,<风俗通>云:师旷之后。皇朝潭州旷元则,生用宗。用宗生无忌,无忌生湜,字次渊,绍兴二年进士,皇朝,今按:四库本原作宋,据残宋本改。”《风俗通义》:“旷氏,师旷之后,(通志氏族略、类稿四六、古今姓氏书辩证三三)。”《姓解》:“旷,《姓苑》云:师旷之后也。”
展开
南阳郡吉安旷氏字辈排行:1—13世:贤,丞,懋,绯,芳,庄,海,显,钰,有,玉,宝,高;14—63世:宇秀实彦景,元叔均文士,时叙丕宏崇,世起卿相立,朝尚闻允善,法天开隆运,明德在新民,忠厚传家宝,诗书训后人,光祖良才承。
大英县旷氏字辈排行:洪霄世应日,古典慎玉长,伯本立永(炳)时,天少文明,忠秀毓英,国安家庆,代远显荣,启光德胜。
洞口旷氏字辈排行,前班:中厚家国治,风云时会合,惟添道久永,行万世正清,仁理良自育,守志依昆仑。后班:懿德流芳远,先畴赞绪长,忠孝绳祖武,勋业振河阳。
展开
旷姓人口约为国人总数的0.0027%,湖南、四川、重庆、江西、贵州多此姓,湖南、江西的旷姓人口约为国人旷姓总数的87%,湖南省是旷姓人口的第一大省,汉族、水族、布依族等族皆有此姓。
展开
郡望
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邑(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鲁国的南阳指泰山以南、汶水以北地。晋国的南阳指太行以南、黄河以北地区。
堂号
南阳堂:以望立堂。
庐江堂:以望立堂。
展开
四言通用联
溯姓源氏;宗河阳侯:全联典指旷氏渊源,特指东汉时期的黄宣(旷宣),治水有功,封河阳侯。
岣嵝传易;六柱定谳:上联典指旷敏本,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进士,颇有学识,执掌岳麓书院,工诗文,名重一时;著有《白沙井记》。下联典指旷楚贤。
六言通用联
土木之役万古;岭南抚夷千秋:上联典指明朝时期兵部尚书旷埜,护驾土木之役,战死沙场。下联典指明天顺年间镇抚两粤、以武功显赫的旷彦誉。
展开
-
04-032020旷氏字辈汇总南阳郡吉安旷氏字辈排行:1—13世:贤,丞,懋,绯,芳,庄,海,显,钰,有,玉,宝,高;14—63世:宇秀实彦景,元叔均文士,时叙丕宏崇,世起卿相立,朝尚闻允善,法天开隆运,明德在新民,忠厚传家宝,诗书训后人,光祖良才承。
-
04-032020旷氏宗祠堂联四言通用联 溯姓源氏;宗河阳侯。 ——全联典指旷氏渊源,特指东汉时期的黄宣(旷宣),治水有功,封河阳侯。
-
04-032020姓氏名望古代名人 旷元则宋潭州人,曾孙旷湜。 旷讫淳祐四年(1244年)进士,武冈人,工部尚书。
-
04-032020郡望堂号 迁徙分布郡望 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邑(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
04-032020姓氏渊源旷姓,为中文姓氏之一,旷的英文是Kwong,旷姓在2006年中国国内姓氏人口排名中位于第464位,旷姓在2006年年末总人口数为3.55万,旷姓人口约为国人总数的0.0027%,湖南、四川、重庆、江西、贵州多此姓,湖南、江西的旷姓人口约为国人旷姓总数的87%,湖南省是旷姓人口的第一大省,汉族、水族、布依族等族皆有此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