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名门修谱网 > 姓氏百科
寇姓
寇姓,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二位,人口约二十五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左右。寇(Kòu)姓源出有:以官名为氏、出自姬姓、出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公子鳞,属于以官职称谓为等。寇姓名人有寇恂、寇准、寇世勋、寇振海等等。
寇姓
苏忿生
陕西、重庆、黑龙江、湖南、张家界
寇恂、寇准
冯翊郡、上邽郡、河南郡;上邽堂
寇世勋、寇振海
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苏忿生。关于寇姓,《世本》上说,卫灵公之子郢的子孙,因担任卫司寇一职,便以官为氏,姓寇。(司寇的官职,设于夏殷,专门负责掌管刑狱方面的事务,相当于司法官。春秋时代,一些大的诸侯国还设有司寇之职,孔子曾为鲁国司寇)。《姓氏考略》和《姓谱》也指出,卫康叔任职周司寇,他的子孙以官为姓。而《元和姓纂》上则认为,周有苏忿生担任司寇一职,子孙以官为氏。其实,不仅周王室有司寇,中原各大诸侯国也都设有司寇官,由于上古官职大都是世袭,其后裔除继承了司寇一职的嫡子以外,其余都可以以寇为姓,所以以司寇为姓的绝不可能只有苏忿生后裔一支。寇氏,根据历来的姓氏学者的考证,正是由司寇这种官职而“以官为氏”得姓而来的。另外,据《魏书·官氏志》,魏孝文帝下令鲜卑族贵族改为汉姓,古口引氏改成了与“口”字音近的汉姓“寇”。寇氏尽管成分复杂,但是长久以来,却一直称盛于上谷昌平,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昌平区一带。望族居冯翊郡(今陕西省大荔县)。寇氏后人尊苏忿生为寇姓的始祖。 展开
字辈信息
东莞市寇氏字辈:有祖昌世业,守绪廼兴家,吉安思仁泰,立志宗贤华   广州市寇氏字辈:世永宗明德邦庭   中山市寇氏字辈:千万尹中继永志德黑芳   深圳市寇氏字辈:先万世宗纪永治德含芳隆礼自荣耀纯仁定显昌经伦观国彦勋烈辅朝纲世守忠和义三多庆发祥   惠州市寇氏字辈:观恒升太正大光明   江门市寇氏字辈:德含芳隆礼自荣耀纯仁定显昌经伦观国彦勋烈辅朝纲世守忠和义三多庆发祥   珠海市寇氏字辈:记永治德含   汕头市寇氏字辈:裕崇步书堂健恒中大义丞文章开世   佛山市寇氏字辈:裕从步书堂见恒   湛江市寇氏字辈:富朝良尊先学 展开
迁徙分布
寇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百七十二位,人口约二十五万八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15%左右。寇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寇姓出自先秦时,各朝都设置了司寇这一官职,掌管治安、刑法、 判案等。司寇氏多为担任过司寇的人的后代。司寇氏后来简称为寇氏。寇姓的起源与司寇氏的起源是相同的,大部分寇氏是司寇简化而来的,而司寇氏源于周朝的官名。主要的寇氏起源者是周朝司寇苏念生及司寇康叔。另有寇氏是从鲜卑族演化过来的,鲜卑族中有口引氏,后汉化时取发音近似的“寇”字为姓。蒙古族、满族寇姓多是蒙古姓(翁阔特)转变而来。 展开
郡望堂号
郡望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上邽郡【上邽(读作:guī)】:亦称天水郡。本邽戎地,在今甘肃天水市。公元前688 年秦武公取其地,置邽县,后改为上邽县。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 河南郡:今河南省 上谷郡:战国时期,赵国公子嘉自立为代王,驻军上谷。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后置上谷郡,治所沮阳(今河北怀来),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西北部一带地区。 上党郡:今山西省长治市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 堂号 冯翊堂:以望立堂。 上邽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上谷堂:以望立堂。 上党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展开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 姓启司寇;望出上谷。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国姓的源流和郡望。 颍川异政;莱国孤忠。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初上谷昌平人寇恂,字子翼,世代为地方豪强。刘秀占据河内,任他为河内太守,负责转输军需物资。又历官颍川太守、汝南太守。后随刘秀出征经过颍川时,百姓拦着路恳求:“愿从陛下那里再借寇君一年。”于是,被留下抚慰百姓。后来,图形绘于云台阁。下联典指北宋政治家寇,字平仲,华州下部人。太平兴国年间进士,景德初年任宰相,当时辽兵南侵,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抗敌,促使真宗亲自到澶渊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后封莱国公。著有《寇莱公集》。 颍川留抚;莱国孤忠。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寇恂从光武征颍川盗,贼平,百姓遮道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乃留镇抚之。”下联典指宋寇准封莱国公(见上联)。 植竹遗爱;还结清操。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寇准事典。下联典指北周·寇儁事典。 五言通用 流月挥金戈;惊风折寒木。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兵部侍郎、诗人寇泚《度涂山》诗句联。 七言通用 三千世界谈笑里;百万貔貅杯酒中。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北省巴东县寇公(准)祠联。寇准任县令时的官府建筑以及宋人为纪念寇准而修建的寇公祠遗址基本保存完好。这些遗址规模大,布局严谨。寇公祠遗址上发现了许多极具宗教色彩的圆雕兽首。旧县坪遗址还发现了建于六朝时期的城墙和官府,比宋代更加壮观。另有一段长约24米的用花纹砖砌成的墙壁,数排排列整齐直径在1米左右的圆坑以及用方砖垒成的正方形祭台,使古巴东城再添神秘。 好向上天辞宝贵;却来平地作神仙。 ——宋·魏野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宋代文学家魏野赠寇忠愍(准)联。 八言以上 蒨桃献诗,惜缣有意; 白门工曲,落溷谁怜。 ——佚名撰国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寇准尝赐诸妓每人一缣,其妾蒨桃献诗讽之。诗云:“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缣轻,不知织女寒窗下,多少功夫织得成。”下联风典指明末名妓寇白门工于度曲,为朱国弼所娶,国破后流落乐籍中。 展开
姓氏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