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姓
柯相
浙江、广东、福建、安徽、台湾
柯述、柯宋英、柯九思、柯琴
济阳郡、钱塘郡、齐郡;济阳堂、钱塘堂、齐郡堂
柯劭忞、柯仲平、柯庆施
柯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柯虏(卢),以先祖名字为氏。柯氏始祖仲雍(虞仲)是吴国的第二任君主,为周武王的叔父,与周氏、吴氏、蔡氏等为同一族系,皆出周族姬姓。周成王会诸侯于柯山,柯相仕周为大夫,同与其会,当时指山为姓。吴国传至柯相之下第四世孙柯卢,袭封吴伯,为吴王第九世,在位五十九年。他为了纪念曾祖父柯相会诸侯柯山之盛典,确定本氏家族后裔正式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柯氏,尊柯相为得姓始祖,史称柯氏正宗。
展开
朝阳区柯氏字辈: 成平颖昶祖光嵩
海淀区柯氏字辈: 思文安德行三彦仲文宗从朝卿均士尚益克纪孟
通州区柯氏字辈: 儒(惟仕)邦(之维)清(腾本)时(自之)
房山区柯氏字辈: 洪(良在)愈(希修)胜(清其)际(奕发)
丰台区柯氏字辈: 世(柏宗)永(亭绪)传(亨承)美(祥绍)
昌平区柯氏字辈: 于(远)善(受)有(锡)常(应)
大兴区柯氏字辈: 其(元)年(昌)泽(观)衍(光) 典合谱扬
顺义区柯氏字辈: 嗣珍理哲 人怀义匡 兰桂蔚起 堂献近煌
西城区柯氏字辈: 代育奇才 同焕奎章 根深培植 唯择俦良
延庆县柯氏字辈: 恢宏先训 丕振序纲 慎著惇叙 吉肇宁旺
展开
柯姓主源有两支,一支源起于河南,一支源起于浙江。
秦汉魏晋时,柯姓在济阳郡(今山东东明、河南兰考一带)、齐郡(治今山东淄博)、河南郡(治今河南洛阳)、钱塘县(治今浙江杭州)繁衍得格外兴旺,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并以此四地为主源,逐渐散居于河南、河北、山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后晋天福元年(942年),柯宝,自水沟巷分居莆阳;留居观西,下传五世,为泉州之望族。明靖康之变后,柯姓家道衰微,不得已分散播迁。据福建济阳谱系记载,南宋时,有兄弟三人由河南济阳府固始县相率入闽,初居于福州下大风陈张勤乡,此后分姓分居,辟地开族。清康熙中期,柯姓三十六始祖柯增光由江西迁河南商城,子孙散居豫皖交界处。
当代,柯姓主要分布于中国的西南、西北、东北各地。
展开
郡望
济阳郡:战国时期为魏国城邑,西汉时期改置为济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兰考县东北部。因为柯卢世居济阳郡崇德乡节孝里(今河南兰考),因此与蔡氏同称“济阳衍派”。
钱塘郡:秦朝时期始置钱溏县,治所在灵隐山麓,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带。南北朝时期的陈朝祯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钱溏郡。隋朝开皇九年(己酉,589年)废钱溏郡置为杭州,移治到钱唐(今浙江杭州灵隐山麓)。唐朝时期将“溏”改“塘”,遂为钱塘。民国时期,钱塘与仁和县合并为杭县。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堂号
济阳堂:以望立堂。
钱塘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青州堂。
异鹊堂:以典故立堂。
展开
宗祠楹联
①四言通用联
奎章精识;石篆雄文。
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仙居人柯九思。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南安人柯萼,进士出降,官至员外郎。
行治为首;清官第一。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官吏柯昶,字季和,莆田人。万历进士,历官河间知府,治行称三辅第一。累官山西巡抚。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知县柯抡,字健庵,湖北人。
榜登五老;狱无一囚。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人柯崇,光化年间与曹松等五人同榜中进士,年龄都在七十多岁,当时号称“五老榜”。下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晋江人柯宋英,字子飞,绍兴年间进士,官梅州知州,为政清廉勤奋,监狱里没有一个囚犯。任职期满后返乡,闭门谢客,人们都称他“乡先生”。
愿闻己过;求通民情。
清朝时期的建宁知县柯抡,每出以两牌前导,上书“愿闻己过,求通民情”八字,被誉为第一清官。
高僧指宝;贤母辞官。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柯萼,遇一僧指示在古松下掘之,得石篆。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柯应烈,其母为之辞官。
②七言通用联
龙图阁老先朝望;异鹊堂诗永世传。
“瑞鹊堂”柯氏家族,由于他们的入闽始祖柯延最初开基于南塘,所以,有时候也以“南塘”名派。他们大多奉所谓的塘边叟或东边叟为始祖,如今生活在台湾岛上的一代,大致是那两位“叟”的第二十五、六世裔孙。自此以后,柯氏族人都以“瑞鹊堂”为号。不仅福建全省如此,全国各地也无不例外。柯氏迁泉以来,至今已传三十多世,族裔遍布泉州和港澳台等地,并迁播于东南亚各国,菲律宾国父黎刹,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夫人柯玉珠等均系柯氏后裔。柯氏族人均以“瑞鹊传芳”引以为荣。
书画博士传名远;医药专家播惠长。
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书画家柯九思,字敬仲,号丹丘生,台州人。善书画,博学能诗文,又善鉴识金石。文宗置奎章阁,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法书名画,咸命鉴定。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医学家柯琴,字韵伯,号似峰,浙江慈溪人。有《伤寒论注》等著作,对注经分证有特殊见解。
瑞阳宏文有百卷;怀州异鹊筑二巢。
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学者柯芝,瑞阳人。早通五经,善词赋,著书百余卷。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朝散大夫柯述,字仲常,嘉佑进士,历知怀州,累官朝散大夫,苏轼有诗记其事。
帘幕半开人未起;楼台风暖日犹低。
此联为元朝时期的书画家柯九思《题画》诗句联。
春风娇软绿阴肥;上苑莺花紫翠微。
近代史学家柯劭忞(1850-1933年)撰联语。
展开
-
12-262019柯氏名人柯述,北宋朝散大夫。 柯宋英,南宋梅州知州。 柯应诚,生于唐高宗永徽四年,卒年不详。时任江南刺史、后升镇国安化军节度史。
-
12-262019柯氏宗祠楹联宗祠楹联 ①四言通用联 奎章精识;石篆雄文。 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仙居人柯九思。下联典指北宋朝时期的南安人柯萼,进士出降,官至员外郎。
-
12-262019柯氏起源柯氏起源 源流一 ①柯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吴国公子柯虏(卢),以先祖名字为氏。柯氏始祖仲雍(虞仲)是吴国的第二任君主,为周武王的叔父,与周氏、吴氏、蔡氏等为同一族系,皆出周族姬姓。周成王会诸侯于柯山,柯相仕周为大夫,同与其会,当时指山为姓。吴国传至柯相之下第四世孙柯卢,袭封吴伯,为吴王第九世,在位五十九年。他为了纪念曾祖父柯相会诸侯柯山之盛典,确定本氏家族后裔正式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柯氏,尊柯
-
12-262019柯氏字辈汇总柯氏字辈 朝阳区柯氏字辈: 成平颖昶祖光嵩 海淀区柯氏字辈: 思文安德行三彦仲文宗从朝卿均士尚益克纪孟 通州区柯氏字辈: 儒(惟仕)邦(之维)清(腾本)时(自之) 房山区柯氏字辈: 洪(良在)愈(希修)胜(清其)际(奕发)
-
06-252013荣东柯氏大宗中华柯姓;远祖后稷。始祖仲雍。得姓之祖柯相。立姓之祖柯相。几度时空的衍化,派流人闽,发样于武荣州治东隅
-
08-302013柯翰文(1971-2004)男,汉族,1971年生于安徽安庆。毕业于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历任《皖风书艺报》总编辑,中国硬笔书法协会A级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安庆市硬笔书法研究会会员。曾于1993年及2003年两次在安庆市成功举办艺术展。
-
08-292013柯九思柯九思(1290—1343?),字敬仲,号丹丘生,别号五云阁吏。台州仙居人(今属浙江省)。父谦,曾任翰林国史检阅、江浙儒学提举,是元朝仙居较为显扬的一个官宦。大德元年(1297),随父迁居钱塘(今杭州)。延佑元年(1314)以父荫补华亭县尉,不就。自幼爱好书画,聪颖绝伦,被视为神童。天历元年(1328),柯九思游学建康经人引荐结识了怀王图帖睦尔。不久怀王继位称帝,是为文宗。柯九思被授予典瑞院都事(正七品,掌管瑞宝和礼用玉器)一职。
-
07-202013柯以铨柯以铨,现为全军神经医学研究所,第一军医大学附属珠江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获得军队、广东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承担军队重大临床技术项目,广东省重大课题项目4项。
-
07-202013柯桐枝柯桐枝 (1943.11—)福建莆田人,擅长中国画、版画。1960年考入福建师大美术系,1965年在西安某军工单位任美术组长、报纸美编。1981年任湖南密化总厂党委宣传部电台总编辑兼职工美协主席。长沙市文联党组成员、协会部主任。作品有《早班》、《永恒的悼念》、《故乡月》、《风荷》、《富贵迎春》、《山花烂漫》、《长春》、《室外花如潮》等。部分作品为文化部、毛主席纪念堂等处收藏。出版有《柯桐枝画辑》、《柯桐枝花鸟画选》等。作品《冬塘赋》入选2004年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
07-202013柯 伟柯 伟(1932.12.30-)。金属腐蚀与防护专家。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原籍浙江省黄岩市。1957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工业学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高温合金的蠕变、疲劳及腐蚀疲劳等材料失效与保护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