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姓
以地为氏
鲁甘辽黑吉等;韩:晋州等
姜尚、姜公辅、姜夔
天水郡、广汉郡;稼穑堂、渭滨堂
姜立夫、姜镜堂
先秦时期,姜姓活动的地区主要是甘肃和山东。炎帝生于姜水,因以水命姓为姜,裔孙姜子牙周初封于齐,到战国中期,为田氏所灭,子孙分散,有以国名为氏是齐氏,或以姓为氏是姜氏。
展开
四川广安姜姓字辈:“腾学文永开通大以丰锡兴荣自有光”。
四川姜姓一支字辈:“万德方宏龚东”。
四川广元姜姓字辈:“庭成玉得(德)绍民(元)国”。
四川内江姜姓字辈:“文之月成应国光思德树明清天福太永兴桂维修”。
四川姜姓一支字辈:“少崇肃法进德益彰衡红光正家兆义昌”。
四川姜姓一支字辈:“全永克修日力安”。
四川姜姓一支字辈:“照勇锡文宝开自良兆修立怀本居东邦传家道令宗乃启昌”。
四川姜姓一支字辈:“四红业守书田国华克正”。
四川姜姓一支字辈:“文尚四合一虎庭更有海贵万永明振兴中国立尊天”。
四川姜姓一支字辈:“鸿连宗光远世瞻祖名长”。
湖北南漳姜姓字辈:“文茂永德福庆国语正大光明”。
湖北竹山姜姓字辈:“复兴盛世启忠厚传家庭”。
湖北荆州监利姜姓字辈:“遇世正志定学应昌大开祥运修齐景盛明”。
湖北襄樊谷城姜姓字辈:“春发元茂英”。
湖北红安县姜氏字辈:思文应永存宗国良如远。
湖北襄阳姜氏字辈:印宗守祖德
展开
秦汉时,姜姓在河南灵宝的函谷关以东已经发展为大族,遂以关东大族向西迁徙充实关中,之后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
三国和南北朝时,姜姓已经在秦川陇、鲁皖苏浙地区蔓延开来,但其人口中心仍在陕西和山东。
唐宋时期,姜姓进入闽粤地区。唐朝大臣桓庭昌改姜姓。
清朝时东北地区由于山东的移民和满洲八旗的全面汉化以及汉姓的使用,东北地区姜姓发展迅猛。清满洲八旗的姜佳氏族全部、章佳氏族一部分集体改姓为姜。
展开
郡望
天水郡、广汉郡
堂号
天水堂:湘阴姜氏【始祖:(后周)姜松年; 先祖:姜应麟】、福建漳州姜世良公后裔、广东、香港、台湾等地姜姓.
稼樯堂:湖北、四川、福建.
渭水堂:江苏沭阳、福建。山东郯城姜姓【始迁祖伯六,明洪武三年奉诏自姑苏迁徙】、合肥姜氏【始迁祖永贵,明洪武初自句容迁合肥东乡浮槎山】。
渭滨堂:浙江淳安官川姜氏族。
孝友堂:江西九江瑞昌市井泉庄,为汉姜肱、季江、伯淮三兄弟孝友传世,大被流芳。
敬义堂:为孝友堂分支,湖南湘潭中湘姜兴禄、添恩、添佑派下、四川、湖北阳新、大冶、武汉等地以及浙江遂安城西敬义堂、新定渭川姜氏。
寅清堂:为孝友堂分支,为孝友堂分支,湖北华荣郭店姜姓.
表海堂:为孝友堂分支,湖北武汉黄陂姜家湾2500人,江苏赣榆县石桥镇人近6000人。
孝思堂:福建石狮市姜厝姜姓,如今135户,男丁300余人。
敬胜堂:浙江馀姚、江西南昌
敬德堂: 浙江象山
三孝堂:湖南
森荫堂:湖南宁乡
云磬堂:湖南长沙【明嘉靖三十年崖山公】、宁乡【始迁祖:[后唐]姜德厚】
瀚静堂: 河北 始迁祖浩,清道光间自河北盐山县姜家庄迁天津大沽口。
渭璜堂: 安徽安庆地区和湖北黄梅地区.
宝璜堂:湖北湖北汉阳、打虎庄16庄.
崇本堂:浙江鄞县姚江姜氏、鄞东梅墟姜氏、浙江慈溪 慈东青林姜氏
经草堂:东禅来经草堂,浙江黄岩,黄城姜氏.
松柏堂:安徽桐城.
馀庆堂:(余庆堂)安徽桐城皖桐姜氏,江苏丹阳滕村.
龙砂支脉:余庆堂分支,江苏江阴.
敦本堂:江西南昌城塘姜氏、江西婺源姜氏、安徽池州姜氏.
展开
四言通用联
①望出广汉;源自姜滨
②岐水世泽;四岳家声
全联典指姜姓的源流和郡望。
炎农世泽;渭水家声
全联典指姜太公尝垂钓于渭水之滨。
天水世泽;尚父家声
全联典指吕尚,周武王尊为“师尚父”。姜姓,俗称“姜太公”。
平江保障;白石清歌
上联典指南宋朝时期的明州人姜浩,字浩然,有节操,以承信郎临平江税务。建炎年间,金兵攻平江,他率军民极力抵御。下联典指南宋南宋朝时期的词人、音乐家姜夔,字尧章,因与白石洞天为邻,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寓居武康。一生未做官,往来于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客交游。工诗,词尤其出名,又精通音乐。词重格律,音节优美,多为写景咏物及记述客游之作,词集《白石道人歌曲》中,自度曲注有旁谱,琴曲《古怨》中并注明指法,为词与乐谱的合集,又著有《白石道人诗集》、《诗说》、《续书谱》等。
孝征跃鲤;迹溷牧羊
上联典指东汉南宋朝时期的广汉人姜诗,侍奉母亲极孝,其母爱吃鱼,据说有一天,房前忽然涌出泉水,每日清晨从中跃出一对鲤鱼。后官江阳县令。下联典指十六国时期前秦冀北人姜宇,字子居,少年时为孤儿,家庭贫苦,为人牧羊,晚上则整夜读书。苻坚为帝时,他官至京兆尹、御史中丞。
五言通用联
楚佩分嬃女;班捍续大家
全联典指清南宋朝时期的女书画家姜宜,字五峰,如皋人。善墨兰及竹石,工诗。尝题其弟恭寿画兰云:“楚佩分嬃女,班香续大家”。
六韬能破敌;一榜可封神
上联典指周朝开国国师姜子牙,又称姜(吕)望、姜(吕)尚,字子牙,原姓姜,周人称之为师尚父或太公望,为周初军事家、谋略家。青年时曾在商都朝歌为吏,后投奔西周,得周文王姬昌的赏识。他根据当时敌我双方的具体情况,为姬昌提出了逐步翦商增强自己实力,先求改变力量对比、然后伺机进行决战的谋略方案。经过姬昌施行,终于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为灭商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周文王逝世后,他继续辅佐其子周武王姬发,进一步削弱商的实力,并最终指挥周军在牧野之战中一举灭商。西周建立后,因功受封于齐。他举贤尚功,因俗而治;重视工商和军队建设,使齐国很快强盛起来,奠定了齐数百年的大国地位。《六韬》虽题为吕望所作,实际上当成书于战国中后期,但不排除其中反映了吕尚的某些军事思想。其真实作者已不可考。下联典指民间传说“姜太公封神”,封来封去,到最后却忘记了封赏自己,便只好补封自己为泰山石敢当。
展开
-
12-252019姜氏郡望堂号郡望 天水郡、广汉郡 堂号 天水堂:湘阴姜氏【始祖:(后周)姜松年; 先祖:姜应麟】、福建漳州姜世良公后裔、广东、香港、台湾等地姜姓 稼樯堂:湖北、四川、福建
-
12-252019宗祠楹联四言通用联 ①望出广汉;源自姜滨 ②岐水世泽;四岳家声
-
12-252019姜氏字辈汇总安徽滁州姜姓字辈:“文永长维广家乐世书必有相”。 安徽定远姜姓字辈:“志文天朝尔廷必洪大学士业守书田国华克正祖德延长”。 安徽五河姜姓字辈:“忠厚传家远”。 安徽桐城姜姓字辈:“神祖为上之字国昌恭宽信敏长发其强”。 安徽阜南县焦坡镇姜字辈:炳,文,贺,东,鸿
-
07-182013章姓系承姜氏 名人不胜枚举黄帝轩辕氏,据民间相传,他总共有25个儿子,其中12个以德为姓,以后不计其数的不同姓氏,正是从最初的这12个“基本”姓氏所分出。
-
07-182013姜氏家族人口数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7%姜姓,自夏商以来,分为齐、许、申、甫四国,世有显诸侯,其居戎狄者为姜戎氏,系古戎人一支,为姜姓,原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逐渐东移入陕,公元前六三八年,为秦所迫,迁至晋南。几千年前炎帝出生的姜水,为中国众多姓氏的发源地,而姜姓得姓则是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姜尚建立的齐国,表明姜姓又发源于山东淄博一带,田和灭齐后,姜子牙的后代子孙散居各地。汉初,居住在河南、山东的姜姓发展为关东大族,时刘邦采纳娄敬建
-
07-182013姜肱姜肱字伯淮,后汉彭城广戚人(今山东省微山县人)。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
-
07-182013姜映芳姜映芳(1833-1862) 清末侗族农民起义首领。贵州天柱(今贵州省天柱县,位玉屏县东南)人。1855(文宗咸丰五年)组织“天地会”,提出“打富济贫”的口号,领导侗族农民举行起义。
-
07-182013姜宗培姜宗培,教授,博士导师,1987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工作迄今。1996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1年赴国外进行博士后学习一年,主要从事“氧化应激和细胞外基质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
-
07-182013姜筱丹姜筱丹,黄埔军校第二期辎重科毕业。又名晓岚,别号振华,湖北省英山县人。1923年到安庆警察局供职
-
07-182013姜卫剑姜卫剑,现在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介入科科主任,主任医师,北京市脑血管病抢救治疗中心副主任。担任中国卒中中心委员,中国卒中培训中心血管内介入培训部主任,中华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肿瘤诊疗委员会常委,中华放射学分会介入组青年委员兼秘书,北京市放射学分会介入组委员,北京市神经病学沙龙委员,介入放射学杂志编委,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编委,中华放射学杂志审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