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蒋姓
蒋伯龄
四川、湖南、江苏
蒋义渠、蒋琬
古乐安郡;乐安堂
蒋介石、蒋经国、蒋大为、蒋欣、蒋劲夫
得姓始祖
蒋伯龄。周武王姬发灭掉荒淫无道的商纣王之后,建立周王朝,在位不久即撒手人寰,由周成王继位,因成王年幼,便由周公旦摄政,周公旦助成王平息了商纣王之子武庚和东方夷族的叛乱,确定宗法制,创立了典章制度,并不断分封同姓诸侯,其中将自己第三子伯龄封于蒋地(今河南省淮滨县期思镇,原为河南省固始县东北蒋集,一说今河南省光山县西),世称蒋伯。公元前617年,蒋国被楚国所灭,其后子孙便以国名为姓,称为蒋氏,并尊蒋伯龄为蒋姓的得姓始祖。
展开
蒋介石辈字:祁斯肇周国,孝友得成章。秀明启贤达,奕世庆吉昌。
湖南安化蒋氏族谱派语:
旧派:荣如永宗然彦孟,金朝加益显忠诚,克立奇功修学业,英贤世守圣明君。
新派:恭维先泽本隆昌,次序敦和肇锡长,钜望汉中经鼎盛,鸿勋楚宇灿云章,诗书力业登科甲,孝友承家选俊良,蔚起人才昭善述,魁名辉映冀联芳。
湖南邵南蒋氏族谱字派:千万才必仲,天大惟馨晋,藻干舒民泽,迪思淑尔类,仁义礼智信,宏贻偑永怀,誉履庆方开。
湖南长沙蒋氏派语通谱公派:恭维先泽本隆昌,世序敦和(亲)肇锡长,钜望汉中经鼎盛,鸿动楚宇灿云章,诗书力业登科甲,孝友承家选俊良,蔚起人才昭善述,魁名辉映冀联芳。
光甫公老派:国忠成原志祥乾,道德清廉庆寿全,宁湘楚里英明广,斗柄文衡祖振严。
乾隆庚戌六修谱旧派:宁湘开泽远,作述在贤良,孝友芳名久,光先绍汉长。
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乐善里三甲蒋氏字辈::尚,劝,孟,如,蒋,恒,立,【于明末从湖南永州府零陵县乐善里三甲来到广西兴安县】
湖南安化蒋氏族谱派语旧派:荣如永宗然彦孟,金朝加益显忠诚,克立奇功修学业,英贤世守圣明君。新派:恭维先泽本隆昌,次序敦和肇锡长,钜望汉中经鼎盛,鸿勋楚宇灿云章,诗书力业登科甲,孝友承家选俊良,蔚起人才昭善述,魁名辉映冀联芳。
展开
河南为蒋姓的最初发祥地,楚灭蒋后,蒋姓除部分留居河南外,大部外迁。秦汉之际,有蒋姓西迁入陕西,东迁入山东,其中在山东广饶的蒋姓繁衍的最为旺盛,故蒋姓世代有以“乐安”为堂号的习俗。蒋姓南迁较一般姓氏都早。
当代蒋姓的人口已近540万,为全国第四十五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3%。自宋朝至今1000年蒋姓人口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湖南、江苏三省,大约占蒋姓总人口的42%。其次分布于广西、浙江、安徽、重庆、贵州五省市,大约又占了蒋姓总人口的31%。四川居住了蒋姓总人口的17%,为蒋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以川渝湘、苏浙为中心的蒋姓聚集区。
蒋姓在人群中分布在长江以南是比较常见的姓氏。在四川大部、渝黔、湘桂、广东北部、江西西部、云南大部、苏浙大部、安徽东部、上海,蒋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6%以上,在中心地区可达2.2%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甘肃大部、新疆西北、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蒋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2%—0.66%,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4.6%,居住了大约33.5%的蒋姓人群。
展开
郡望
东莱郡:东莱郡始建于西汉高祖时,治所在掖县(今山东省莱州市),东汉时移治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东)。后改为国,唐朝时曾改为莱州。
乐安郡:南朝宋始置乐安郡,故址在今山东省广饶县。
堂号
乐安堂:蒋姓出自姬姓,是周王朝的后代。周公旦的第三个儿子伯龄,被封在蒋地(今河南省固始东北蒋集,一说今河南省光山县西),建立了蒋国。春秋时蒋遭楚灭,伯龄的子孙即以国名为姓,称蒋氏。后来子孙中有人迁在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并在那里发展为望族。
钟山堂:后汉时有秣陵尉蒋子文在山中剿匪时牺牲了。他生前说过“我的骨头轻,死后一定成神”。到了三国时代,吴国孙权在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建了国都。一天,孙权到钟山堂游览,果然看到了死去好久的秣陵尉蒋子文,骑着白马,拿着鹅毛扇子,孙权于是就在钟山上给他盖了庙,专门派人奉祀他。蒋氏因以“钟山”为号。
九侯堂:蒋翊为西汉名臣,以清廉正直出名,忠于汉室。因不满王莽专权,蒋翊告病返乡,终身不仕。蒋翊有一个孙子,名叫蒋横。蒋横跟随光武帝刘秀征讨赤眉,南征北战,因功勋卓著被封为“逡遒侯”,官拜大将军。然而好景不长,朝中司隶羌路上报蒋横谋反,刘秀闻讯大怒,将蒋横诛杀。为了免遭灭族的厄运,除了老七蒋稔为父守灵,其余八个儿子全部逃往江南。蒋横蒙冤遭到诛杀后,朝野不平,一时间京城民谣四起:“君用谗慝,忠烈是殛;鬼怨神怒,妖氛充塞。”光武帝刘秀闻听之后,下旨清查蒋横冤案,最终冤案大白天下,蒋横平反昭雪,羌路则被处斩。为了安抚人心,刘秀以王侯之礼迁葬蒋横,赐墓号为“显忠”,并将蒋横的九个儿子全部就地封侯。蒋氏因以“九侯”为号。
展开
四言
九侯世泽;三径家声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蒋诩,隐居故里。庭中辟三径,闭门谢客,唯与高逸之士求仲、羊仲来往。
山亭世泽,玉渚名流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周·蒋伯龄受封之地蒋国,古有山亭。下联典指宋代文学家蒋煜等名流。
为社稷器,具文武才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三国·蒋琬随刘备入蜀,诸葛亮称其为“社稷器,非百里才”。亮卒后,代为丞相。下联典指三国·蒋济,有文武之才。
钟山留祀,竹径初宾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东汉·蒋子文,孙权为其立庙,封蒋侯。下联典出汉·蒋诩归乡里,于院中辟三径,足不出户,唯求仲、羊仲从之游。
铜符鼎峙,玉笋联班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汉·蒋满,与其子蒋万同诏征见。宣帝曰:“父子宣同日剖符。”即下诏以蒋满为淮南相,以蒋万为弘农守。
五言
山亭绵世泽,荆渚颂名流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蒋伯龄受封之地蒋国,古有山亭。下联典指宋代文学家蒋煜等名流。
四封花色丽,三径竹阴清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蒋沇。下联典指汉·蒋诩。
维新浑祖烈,有谷裕孙良
——蒋祥墀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蒋祥墀撰湖北省天门市蒋氏宗祠联。
三经绵世泽,五礼振家声
——蒋孝林撰安徽省来安县蒋姓宗祠通用联
六言
雅言诗书执礼,益友直谅多闻
——蒋衡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采用清代书法家蒋衡撰书联。蒋衡,金坛人。
七言
花色遍四封之丽,竹阴留三径之清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蒋沇,兄弟四人均为才吏。下联典指汉·蒋诩。
赋秋河而得丽女,过清溪又访小姑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蒋防。下联典指东汉·蒋子文妹。
邦显碧岩三绝画,廷锡集成万卷书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明代画家蒋时行,字邦显,尝筑憩神楼于碧岩,三年不下,所绘《真武像》与《上庵图像》、《瀑布龙口圣像》合称三绝。下联典出清康熙文华殿大学士蒋廷锡,钦命核定“古今图书集成”万卷。
松竹犹存三径菊,公琰自非百里才
——佚名撰蒋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蒋诩。下联典指三国蜀大司马蒋琬,字公琰,孔明称他有社稷之才,非百里才。
展开
-
12-252019蒋氏起源蒋氏姓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姬姓,其血统与来源与西周皇族有关。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以国名命氏。据《左传》、《唐书·宰相世系表》、《元和姓纂》等所载,西周初期,周公姬旦的第三个儿子叫伯龄,被封在蒋,建立蒋国,是周朝的一个小国。蒋国灭亡之后,姬伯龄的后裔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氏,称蒋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蒋氏正宗。
-
12-252019蒋氏名人蒋氏名人 西汉 蒋晋, 西汉仙居(今属浙江)人。交州刺史。 蒋翊, 汉杜陵(今陕西西安)人,封为兖州(今属山东)刺史。 东汉
-
12-252019四川阆中蒋氏家规十条不孝父母,集族杖八十罚跪三日 冒犯尊长,集族杖四十罚跪一日 强嫁节妇,集族杖八十送官法处 兄弟就婚,集族杖八十另行出嫁 窝拐妇女,集族杖八十令妇归家 夫妇活折,集族杖八十仍令团聚 一女两聘,集族杖四十仍归前聘 匪窝害人,集族杖四十送官法处 万索加补,集族杖四十送官法处 设赌聚众,集族杖四十送官法处
-
12-252019蒋氏字辈汇总烟台市蒋氏字辈:应仕登科选,文才必仲明,立志思光国,尚德宗永兴。祖传承世首,先泽焕朝廷,孝友培基绪,荣华定长春。 威海市蒋氏字辈:事中加四子,永远亨太平。 滨州市蒋氏字辈:桂炳思维德 仁文才仲大 永正家兴旺 良元自天成 东营市蒋氏字辈:德厚芝茂永其延 聊城市蒋氏字辈:作述继昌明,新怀百代英。延中成祖德,积善震家声。 德州市蒋氏字辈:一二三天子 元明正大光 国自三元升
-
07-192013四大家族内讧:蒋介石“轰走”孔祥熙从“反孔”的战略上看,杀了林士良之后又抓了高,加速了孔财神倒台。“四大家族”内讧,孔、宋、陈几家矛盾并没有完全让蒋介石失去“保孔”信心。岌岌欲堕的孔氏财阀,最后更疯狂,一方面在转移吞蚀的黄金、美元,又发生吞蚀了美元贷款,接着发生黄金涨价消息外泄案。这些使舆论沸腾。孔祥熙的丑闻避免外扬,蒋介石过去保孔为的是保己,现在到了非换马不可的时候,弃孔也是为保蒋自己。陈布雷提醒老蒋必要时还得弃车保帅。
-
08-032013蒋子文蒋歆,字子文。三国时广陵(今扬州)人,汉末为秣陵尉,追逐强盗东吴初年,有人看见蒋子文在大道上乘坐白马,手执白羽扇,侍从左 右跟随身旁,和生前一模一样,于是吴大帝孙权为蒋子文立庙堂,并将钟山改名蒋山。白马村、蒋王庙遗迹留作为地名,就保存至今。
-
07-192013蒋伯龄蒋伯龄,乃周公旦第三子,封蒋国(河南淮滨),蒋氏鼻祖,周武王姬发灭掉荒淫无道的商纣王之后,建立周王朝,在位不久即撒手人寰
-
07-192013蒋碧微蒋碧微
-
07-192013蒋正文蒋正文
-
07-192013蒋干蒋干,字子翼,三国时期的人物,赤壁之战前蒋干充当曹操之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而当时不想周瑜正担心蔡瑁和张允帮助曹军训练好水军。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诱导他盗走假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以反间计除去了这二人。后却自以为立功,成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