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姓
火济
江苏、上海、甘肃、宁夏
火济、火源洁
河南郡、河南堂、罗甸堂
火真芳、火忠礼、火荣贵
火济。火济为三国时期罗匐人(苗族)。在三国时期,蜀汉国境内南夷孟获谋反,诸葛亮率兵南征,途经贵州,火济率众出营四百余里迎皆,并有金、银、衣被、刀枪箭、战马车架、军队民夫,尽力支助诸葛亮军。在战斗中,火济身先士卒,多发挥关键作用。得胜回朝后,诸葛孔明奏刘禅,封其为罗匐国国王,后长期为西蜀政权掸压南方。最后一次为西蜀出征时,火济达一百零四岁高龄,骑不动战马,便坐滑竿指挥作战,得胜后被刘禅接到西蜀,称其为仲父,并在金殿为其长设座位,入朝免礼,并赐以“银鸿义仗”,以示极宠。因其寿诞极高,民间称其为寿王。火济后代子孙有的以祖名中的火字为姓,称为火氏。故火氏后人奉火济为火姓的得姓始祖。
展开
江苏南京、新疆石河子火氏字辈:“明大光文然永昌长久”。
甘肃永登火氏字辈:
大支:“照中三元泽吉百年南斗焕彩东督齐秀”;
二支:待考;
三支:“昭高兴统勋熊业全真……”
展开
火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三十位,以河南、罗甸、察布查尔为郡望。
回族火氏在元、明两朝时期多分布于南京、扬州,明朝以后又迁到了湖南、湖北等地。如今在湖南的“金陵十姓”中便有火氏。火氏回族主要分布在江、浙及两湖地区。
今江苏省的南京市、扬洲市江都县,上海市的南汇区、闵行区,甘肃省的白银市、兰州市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山东省的东平县,台湾省等地,均有火氏族人分布。
展开
郡望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下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一带。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河南郡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一直延续至今。
堂号
河南堂:以望立堂。
罗甸堂:以望立堂。
展开
四言通用联
南征著绩;
翰苑蜚声。
——佚名撰火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末蜀将火济,曾跟从诸葛亮南征,因战孟获有功,受封为罗甸国王。下联典指明初蒙古人火源洁,洪武年间官翰林侍讲,著有《华夷译语》等。
展开
-
06-182020火姓宗祠通用联南征著绩; 翰苑蜚声。 ——佚名撰火姓宗祠通用联
-
06-182020迁徙分布火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三十位,以河南、罗甸、察布查尔为郡望。
-
06-182020郡望堂号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祖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
-
06-182020得姓始祖火济。火济为三国时期罗匐人(苗族)。
-
06-182020火氏来源火(huǒ)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于燧人氏,出自远古时期发明火的三皇之首燧人氏,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人类的远古文明的起源首先是用火。因为用火关系人类生存,一是熟食,二是御寒,三是照明。燧人氏,
-
06-182020火荣贵火荣贵 火荣贵,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甘肃景泰人。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1年8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甘肃省武威市委书记。
-
06-182020火忠礼火忠礼 (公元1954~今),蒙古族;内蒙古包头人。著名防疫医学专家。教授,内蒙古包头医学院室主任。
-
06-182020火真芳火真芳 公元1936~今,女;江苏南京人。著名地方社区工作者。
-
06-182020火源洁火源洁 明初蒙古郭尔罗斯人,洪武年间官翰林侍讲,与编修马沙亦黑等编著有《华夷译语》、《元朝秘史》等,著有《涵芬楼密籍》第四集等。
-
06-182020火 济火 济 又称火阿济,三国时为助武侯征孟获者。《明史》作火济,《贵州通志》及《黔书》因夷谱三十三世有齐齐活之名,而误以为济济火而称为济火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