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姓
姬阆、展获(柳下惠)、嬴驷、季悼子、公子彭、熊章、服惠伯、姜元、姬夷
浙江、陕西
惠施、惠士奇、惠生
琅琊郡、扶风郡;琅琊堂、扶风堂
惠天赐、惠英红
得姓始祖
姬阆、展获(柳下惠)、嬴驷、季悼子、公子彭、熊章、服惠伯、姜元、姬夷吾、姬弗涅、公子惠。
展开
安徽淮北市:汝作开志良,金大光师仁,和平公正祖,德修丞传旨,万世昌盛吾宗。
安徽淮北:善丙连元 光耀荣宗 尽德积业 传之百世 。
陕西旬阳惠氏排行:万世承宗德 本立士学良 高显礼可育 义方传子长。
江苏省沛县:....禹 国文琬开歆 宠存师潤炳 成光振凤鸣 (我辈为十四世)后续宗排:维有书中玉 勤学栋梁材 兴家佑耀祖 圣贤传世代。
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商老庄乡商老庄村: 隆仰沛平 ,亘 树勋代 ,志立宪宗, 大安永 圣兴,金堂继庆宏,祖正常富贵, 华光延道成......
河南濮阳:华大元廷兆,汝泽存奎朝,永思先世德,明善学修超。
四川南江:修国钟大贤,人才继世传、登廷多显达、祥发万斯年、宗延育栋梁、福禄兆安康、顺泰耀兴旺、盛锦颂荣昌。
湖北十堰:亭龙志先起,向远永世昌,应儒真鸿吉,万代有余方
山西省交城县:喜本登德文昌善欣首超道紫发容
河北张家口:喜本登德文昌善欣首超道紫发容
江苏灌南县:顺廷家美永康志学增绍宗光景。
灌南另有辈份字行:“北宗道友,曰思玉廷”。
河南唐河:伯良贵基运,三应府绍迪,美文民克士,恒本昌天臣,章大先贤志,永远保定成,廉让宽信传,仁义忠和同,明宪光祖德,秉子振朝芳,景兆之兰凤,学维万世祥···
山东单县朱集镇:光明正大 鸿运延长···
河南省商丘:贻谋倡百世,栋碧之有金,恒养培振基,成治可作霖,忠厚传家远,诗书一道长,伦常正五典,世代多光昌···
陕西清涧井家洼村:占、作、建、树(分别为25、26、27、28世)
重庆涪陵:昌皇曾显德,永远胜世新
山东日照:西汝林希吉
甘肃省镇原县武沟乡惠大庄,,陕西富平底店乡:春文贵开金登志
陕西富平小惠乡,安徽泗县山头镇惠庙村惠祠庄:恩荣延庆,义方肇谋,友善师仁,懋德逊志。
江苏邳州,河北抚宁下庄:仑,尚,甲,薄。
江苏无锡市长安镇中心大队惠巷村,山东日照:吉,希···
江苏丰县: 湖北襄樊谷城县:清,静,福,长,远,永···
湖北十堰市郧西县:百,延,远,荣、华、富、贵···
陕西周至县尚村镇涧里村: 江苏沛县大屯镇夏官屯村: 陕西榆林:怀、树、兴···
陕西华阴:···廷怀宇(玉)、俊(周/喜)···
山东单县:庆锡玉万,彦义所继
沈阳之西:庆锡玉万,彦义所继
山东单县张集惠庄:光明正大,鸿运延长
展开
惠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有的学者认为,惠姓是上古时期陆终的第二子惠连的后代。如果依照这种考证,惠姓中国人是更加源远流长了。在过去2000多年期间,惠氏的活动地区主要是长江以南的江、浙一带,长久以来在历史上成名的惠氏名人,也几乎全是江、浙人氏。古代的扶风,在今陕西平东南,全国惠氏老家便在这里。望族居扶风郡(今陕西省扶风县一带)。
清朝初年,惠氏家族中惠荣耀迁至贵州省罗甸县深井乡干洞村,现已发展二十多代,其后人现主要分布在罗甸马场、干洞,平塘塘边镇塘泥村塘房、新街村万家屋基及惠水县太阳等地!
据老一辈的流传,无锡和上海都有惠巷,流传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两兄弟一起逃亡,一个人到了无锡就停了下来,另一个人继续走到了上海,两人相约改姓为惠,无锡惠巷有人曾去上海取证,找到惠巷,流传得到证实。
展开
郡望
琅琊郡
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
扶风郡
周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县、咸阳市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地区。五代时期后汉将其辖地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
扶风郡:汉武帝时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
堂号
景言堂:宋朝时,常熟知县惠畴,勉励农民勤于农事,发动人民学文化,表扬奖励好人,惩罚坏人,把地方治理地很好。他建了一座阁子,丞相在上面题上“景言”两个字作为对他的旌表。
此外,惠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扶风堂”等。
琅琊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余庆堂:资料有待补充。
百岁堂:资料有待补充。
燕翼堂:资料有待补充。
展开
四言通用联
蒙庄为友;经史传家。
——佚名撰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时哲学家、名家代表人物惠施,宋国人,与庄子为朋友。曾任过魏相,主张联合齐楚,停止战争,并随魏惠王见齐威王,使魏、齐互尊为王。知识渊博,以善辩出名,具有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在当时的名辩思潮中,代表名家两个基本派别的“合同异”(合万物之异)派,看到事物的矛盾统一,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对先秦的逻辑学发展有一定贡献。庄子曾称他“多方术,书五车”。下联典指清代经学家惠士奇,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年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康熙年间进士,官编修、侍读学士,曾典试湖南,督学广东。传他父亲惠周惕的学说,撰写《易说》、《礼说》、《春秋说》,搜集汉儒经说,征引古代史料加以解释,方法比宋儒缜密。另著有《红豆斋小草》、《咏史乐府》等。
名不去直;动必中规。
——佚名撰惠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惠直,初名直方,后去方名直。下联典指元·惠希孟,性聪慧,博涉群书,兄希颜、弟希点皆无嗣,希孟奉兄抚弟,笃爱无间,著有《杂礼纂要》、《家范》等书。
五言通用联
六经尊服郑;百行法程朱。
——清·惠士奇撰惠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经学家惠士奇撰书联。清代经学家皮锡瑞认为,惠氏为雍乾以后汉学大宗,但未尝废宋学。实际上,所谓“法程朱”,是惠士奇认为程朱的学问也来自汉人,最终是以汉人为法的。他认为只有汉人才保存了圣人的真谛。在惠栋的著作中,几乎全是发明汉人言论。钱大昕在《潜研堂文集》中评论说:“惠氏世守古学,而先生所得尤深,拟诸汉儒,当在何邵公(休)、服子慎(虔)之间,马融、赵歧辈不能及也。”也是把他同汉人相比。因此,惠栋可称是汉学大师。
展开
-
05-062020惠姓名人历史名人 惠施:战国时宋国人,与庄周为友,是名家代表之一。主张“合同异”说,认为一切差别、对立是相对的。庄子称“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著有《惠子》一篇。 惠生:
-
05-062020惠姓宗祠通用联四言通用联 蒙庄为友;经史传家。 ——佚名撰惠姓宗祠通用联
-
05-062020郡望堂号琅琊郡 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
-
05-062020惠氏渊源第一个渊源 出自黄帝直系裔孙惠连,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远古时期,黄帝之孙叫颛顼,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有个儿子叫陆终,陆终的第二子就叫惠连。
-
12-242019北京陕西安徽惠氏字辈朝阳区惠氏字辈:喜本登德文昌善欣首超道紫发容 海淀区惠氏字辈:北宗道友,曰思玉廷 通州区惠氏字辈:伯良贵基运,三应府绍迪,美文民克士,恒本昌天臣,章大先贤志,永远保定成,廉让宽信传,仁义忠和同,明宪光祖德,秉子振朝芳,景兆之兰凤,学维万世祥
-
08-232013惠耕惠耕,出生于1961年;学历:本科;职务:西安旅游设计研究院院长;籍贯:江苏常州;学位:学士;职称:工程师。研究方向: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代表作:西安御苑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西安市兴庆宫公园景观整治设计、第五届中国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苍苔园”设计、西安市南、北大街绿地景观改造设计。
-
08-232013惠希颜兄惠希颜,弟惠希点无子嗣,希孟奉兄抚弟,相爱无间
-
08-232013惠希点惠希颜,惠希孟弟弟惠希点无子嗣,希孟奉兄抚弟,相爱无间。
-
07-052013惠兆龙惠兆龙,1945年生,江苏扬州人。扬州曲艺团二级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
-
07-052013惠逸公惠逸公(约公元1766~1831年),清朝著名紫砂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