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姓
周文王(源自何氏)、宋微子(源自华氏)、花季陆
辽宁、山西、安徽、江苏、浙江、江西
花木兰、花云
东平郡、开封府;东平堂、开封堂
花向辉
得姓始祖
周文王(源自何氏)、宋微子(源自华氏)、花季陆。
主要有三个说法:
一是依照《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花姓的始祖是唐代仑部员外郎花季陆。
二是《通志·氏族略》一书中指出:花氏,出《姓苑》是以植物名为氏,望出东平。
三是花姓也有由他姓改成的,据《姓氏考略》上有关于“金代的范用吉改姓花”一事的记载。由此看来,花氏起源于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望族居东平郡(今山东省东平县一带)。花氏后人多尊花季陆为花姓的得姓始祖。
展开
福建南安、同安花氏字辈:“发文廷宗世载国应尔时景朝立爱致敬云眜继起源流光庆敦本安仁建中秉正诗书克承诏谋永定孝友传家子孙丰盛”。
江苏常州昆陵花氏字辈:“球支系子姓蛰绵生富贵荣华勤俭兴大启光前烈”。
辽宁本溪满族花氏字辈:“永林占忱文启宝年向春钟毓绍恒显乃守聚世恩”。
浙江温州苍南马站岭尾花氏字辈:“来荣天正志,振玉步登云,礼乐承前哲,诗书启后昆,平和齐中宜,枝茂朝日美,奕佳永怡贺,良贤立昶禧。”。
安徽芜湖无为花氏字辈:时育贤裔一,为国良臣;日正开昌云。
昆陵花氏字辈:球支系子姓,蛰绵生富贵,荣华勤俭兴,大启光前烈。
展开
花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已经名列第二百八十五位,人口约二十二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013%左右。
据史籍《姓苑》上的记载,花氏起源于何氏,至于为什么改为花氏,已经不可考。有说法是因为读音相近,因此才谐音改氏,不过此说在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
花姓于正史出现是在唐代,除骁通过人,曾讨平四川段子璋谋反,而大诗人杜甫所赞美的上元年间的名将敬定外,尚有《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的仓部员外郎花季陆。唐末五代时期,北方动荡,民不聊生,北方民众南迁甚众,花姓亦概莫能外,他们播迁于四川、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宋元之际,花姓除遍及北方大部分省份外,在江南之地的分布已日趋扩大,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均有花姓入居。明初,山西花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此后花姓逐渐播及广西、云南、贵州以及北方之辽宁,并有沿海之花姓入迁台湾。
如今,花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辽宁等省多此姓,其一省之花姓约占全国汉族花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九。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花姓后裔分布于苏、鲁、豫、皖、冀等地。
展开
郡望
东平郡: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辖七县,包括今山东济宁、东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废黜。北宋朝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以郓州为东平府,治所在须城(今山东东平)。明、清两朝为州。民国时期废州改为县。
开封府: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梁太祖朱温初建国,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为东京。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降开封府为汴州。后晋天福年间(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京。后汉、后周、宋朝因之为东京。金朝后期以开封府为南京。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北京开封府。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罢京为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清朝因明朝之旧制为开封府,为河南省会。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
堂号
东平堂:以望立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亦称汴梁堂、大梁堂、汴京堂。
花云堂
展开
四言通用联
源自华氏;望出东平:全联典指花氏的源流和郡望。
东平世泽;尚书家声:上联典出花氏的郡望。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花伊,官沿书郎。
成都猛将;怀远英侯: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花敬定,骁勇过人。上元初年,段子璋在蜀叛乱,当时崔光远任成都尹,花敬定为牙将。他率兵征讨,一举获胜。杜甫作《赠花卿歌》诗有句:“成都猛将说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怀远人花云,相貌魁伟,勇猛过人,随朱元璋作战,攻城略地,屡建奇功。官枢密院判,镇守太平,陈友谅来攻,他被抓获,奋身大呼,捆绑他的绳索断裂,夺刀杀敌五六人,寡不敌众,被碎尸。
勋称怀远;誉满成都: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花云,安徽怀远人,将兵略地,屡建奇功。下联典指唐·花敬定平蜀乱,杜甫《赠花卿歌》云》“成都猛将说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花纶状元;木兰英雄:上联典出《词品》载:杭州花纶《人名》年十八,黄观榜及第三人。初读卷,宫进卷以花纶第一,练子宁第二,黄观第三。御笔改定以黄观第一,练第二,花第三。南京谚有“花练黄,黄练花”之语。故后人仍以花状元称之。下联典出南北朝时期的女英雄花木兰,因为父亲年老,她扮男子替父亲从军。
七言通用联
高贤合捻黄粱梦;诗圣独吟花卿歌:上联典出元朝时期的戏曲家花李郎,名号不详,籍里无考。为元朝著名戏曲演员刘要和婿。时人称他为花郎学士。尝与马致远等合制《黄粱梦》杂剧。《录鬼簿·贾仲明补词》载:“元贞书会,李时中、马致远、花李郎、红字公四高贤合捻《黄粱梦》。”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猛将花敬定。四川段子璋叛唐,他任平叛军牙将,骁勇过人,平息叛乱。诗圣杜甫曾为他作《赠花卿歌》。
润生自有介轩集;茂将独列功臣录:上联典出明朝时期的诗人花润生,字蕴玉,邵武人。永乐进士。初为古田令,吏绩甚著。有《介轩集》。下联典出明朝时期的名将花茂,巢县人。因有战功,累官都指挥使,名列功臣录。
八言及以上通用联
义侍保孤,幸逢雷老;孝女代戍,愿易男装: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花云守太平时,陈友谅来攻城,花云妻郜氏料定其夫必死,便把三岁的儿子托付给侍子孙氏,自己投水而死。花云被俘后,孙氏抱小儿逃走,路上见一老人自称雷老,把孙氏及小儿带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赐小儿名炜,又要赏赐雷老衣物时,人已不见了。下联典指文学故事人物花木兰,北朝民歌《木兰诗》的主人公。说少女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十二年,胜利归来,塑造了一个坚强勇敢的女英雄形象。
展开
-
03-312020花姓宗祠通用联四言通用联 源自华氏;望出东平。 ——全联典指花氏的源流和郡望。
-
03-312020家族名人花姓名人多骁勇之将,是故后世一些传奇演义中多杜撰花姓将领,除花无缺,女将花木兰外,还有《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以及一些戏曲作品中的花姓悍将。 花木兰:改易男装代父从军的孝女。西汉初毫(今河南商丘东南)人。改易男装代父从军的孝女。古乐府有木兰诗咏其事。姚莹康□纪行以为北魏人,宋翔凤过庭录以为隋恭帝时人,程大昌演繁露以木兰诗中有可汗大点兵语。则以为非隋即唐之人。姓氏不可考,或以为姓花。
-
03-312020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得姓始祖 周文王(源自何氏)、宋微子(源自华氏)、花季陆。 主要有三个说法: 一是依照《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花姓的始祖是唐代仑部员外郎花季陆。 二是《通志·氏族略》一书中指出:花氏,出《姓苑》是以植物名为氏,望出东平。
-
03-312020花氏源流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周文王的后代,属于音讹改姓为氏。据史籍《百家姓》注:花氏“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氏者。”清朝学者段玉载在《说文解字·华注》中注释道:“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
-
04-172014花木兰应是鲜卑人不姓花姓穆兰中新社呼和浩特10月14日电(记者李爱平)“花木兰本名为穆兰”。14日,内蒙古作家穆锴在其刚刚出版的《穆氏家族揭秘》一书中对北魏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名字给予了重新定义,认为花是后人加的姓,并非原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