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姓
华父督
山东、江苏、安徽
华元、华佗
武陵郡、平原郡;武陵堂、华岳堂、平原堂、敦厚堂
华罗庚
得姓始祖:华父督,一作宋督,字华父,名督。春秋时宋国人,宋戴公之孙。
前七一零年,时任太宰的华督杀死大夫孔父嘉,夺其妻据为己有,然后一不作,二不休杀死宋殇公,并迎立公子冯为宋庄公,自任为相。后华督自立为华姓,后世子孙遂称华姓,并尊华督为其得姓始祖。
展开
山东兖州华氏字辈:“汝炳承连延允中继世长”。
山东兖州华氏字辈:“永秀振魁风守孝德”。
山东东阿华氏字辈:“廷德泽士西书培凯昌乐”。
山东青岛华氏字辈:“振启方泽裕正承先修仁丕志崇本克延”。
山东青岛、吉林华氏字辈:“永云景树显振启芳泽玉”。
重庆合川华氏一支字辈:“祥长光懋建元子继承先学盛文名显廉平治道贤”。
重庆合州华氏一支字辈:“朝云斌中国(正)世代永兴隆祥长光懋建学道文名显元子继承先”。
广西河池华氏一支字辈:“益德必肇庆盛传宗家道荣昌永远福堂”。
广西河池华氏一支字辈:“日德友召庆盛(正)传忠家道荣昌永世福堂”。
河北固河华氏字辈:“和风振兰如闻征燕”。
河北高唐华氏字辈:“一振(洪)同林兴立”。
北京朝阳区华氏字辈:上玉束传明,公直从新德,中和少卫峰
北京海淀区华氏字辈:仕文学绍日如宗保祥
北京通州区华氏字辈:澜同召碧剑
北京房山区华氏字辈:春和云祥运新道昌
北京丰台区华氏字辈:春和云祥运新道昌文章上达芳声远扬
北京昌平区华氏字辈:汝炳承连延允中继世长
北京大兴区华氏字辈:永秀振魁风守孝德
北京顺义区华氏字辈:廷德泽士西书培凯昌乐
北京西城区华氏字辈:振启方泽裕正承先修仁丕志崇本克延
北京延庆县华氏字辈:永云景树显振启芳泽玉
展开
古宋国之国都在今河南商丘,所以讲华姓源起于此应无疑义。自华督得姓而起,华姓在宋国便世代显贵,名震天下。
春秋时期见诸史册之华姓近二十人,这一支乃华督之嫡出,另外名将华元乃华督之曾孙,华元父华御事曾任宋之司寇,从众多华姓来分析,可以说此际乃华姓发展之高峰期。
前五二二年,华姓家族由于当朝君主之处置失当而产生内讧,华姓家族由此而由盛而衰,叛臣华亥失败后逃亡楚国,华费遂子华登因与华亥有勾连,而亡命吴国。
前二八六年,宋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华姓渐有北徙山东,南迁安徽、江苏者。汉初,华寄、华毋害追随刘邦征战有功,封为列侯,子孙袭爵,为沉寂近一个世纪的华姓重新增光添彩。新莽之乱时,有北方华姓避居今湖南溆浦一带,与祖居此地之华姓相融合,后来昌盛为华姓武陵郡望。历明清两代,华姓广布于台湾以及西南、西北、东北各地。如今,华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陕西、上海、吉林、江苏等省市多此姓,上述四地之华姓约占全国汉族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
展开
华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1、平原郡,汉代设置,治所在平原(故城在今山东平原县西南);
2、武陵郡,汉代设置,治所在义陵(故城在今湖南溆浦南);
3、沛国,西汉为沛郡,东汉为沛国,治所在相县(故城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北)。堂号:“武陵”、“华岳”、“平原”、“敦厚”等。
“本仁堂”:据《萧山渔临华氏宗谱·序》载:华氏“原姓宋,实微子(商·纣王同父异母兄长)之裔,食采于华(今河南省商丘以东至江苏省铜山以西地区),西周时,宣王姬静遂因地赐华姓。华、宋二姓,万世难婚。”这段文字说明华氏源流和华、宋不通婚的原因。此外,华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存裕堂”、“诒谷堂”、“享叙堂”、“培元堂”、“寿和堂”、“永思堂”、“武陵堂”、“享德堂”、“思训堂”、“庆馀堂”、“敦本堂”、“礼耕堂”、“佑启堂”“青紫堂”等。
展开
待补
展开
-
12-242019华姓字辈汇总山东兖州华氏字辈:“汝炳承连延允中继世长”。 山东兖州华氏字辈:“永秀振魁风守孝德”。 山东东阿华氏字辈:“廷德泽士西书培凯昌乐”。 山东青岛华氏字辈:“振启方泽裕正承先修仁丕志崇本克延”。 山东青岛、吉林华氏字辈:“永云景树显振启芳泽玉”。
-
07-052013华姓渊源源自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宋戴公封子孙于华邑,属于以封邑名为氏。 源自子姓的一支华氏,有比较具体的资料可考,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
-
07-052013华氏历代名人华 胥——传说中伏羲的母亲 华 佗——名敷,字元化。汉未沛国樵人。精于方药、针灸及外科手术。又仿效虎、鹿、熊、猿、鸟的动态创为“五禽戏”,用以锻炼身体。年且百岁,犹有壮容。曹操闻而召之,使常在左右。操若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愈。后 操病重,使忙专视,伦迟迟不肯奉召。操怒,使人收送佗入狱考死,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说:“此可活人”。吏怕犯法不敢受, 举火烧之,忙之医术遂不传。
-
07-052013华姓-迁徙分布华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八十位,人口约八十二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51%左右。
-
07-052013河洛文化—河洛姓氏—华姓华姓虽然分别来自子姓和妫姓,但殊途同归,他们的祖先仍然是同一个人,即四千四百多年前的颛顼帝高阳氏。子姓,源于颛顼的儿子契;妫姓,则是源于颛顼的孙子夏禹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