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姓
缗侯
湖南、安徽、河北、辽宁
侯嬴,侯君集,侯方域
上谷郡,丹徒郡,河南郡;上谷堂、却币堂、救赵堂、勤慎堂、壮悔堂
侯宝林,侯耀文,侯佩岑
得姓始祖
侯姓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文王。第一支侯姓,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缗侯的后代逃亡去别的国家,就以侯为氏。当时,郑国有侯宜多、侯多羽,鲁国有侯叔下、侯妃,齐国有侯朝,魏国有侯嬴。而根据《唐书·宰相世系表》上的记载,晋缗侯被晋武公所杀,他的子孙后代逃往国外,以爵位“侯”为姓。据考证,这一支侯氏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后裔,属正宗源流。故氏后人奉缗侯为侯姓的得姓始祖。
展开
青岛市侯氏字辈:源运世邦景尚如维国锡铭朝塘卿文廷忠太万曰进春学长有振乾坤繁荣昌盛耀光祖德才兼备宇天柱
临沂市侯氏字辈:北鱼池辈分表
济宁市侯氏字辈:儒志文芳运惠元亨升秀邦之汉敷荣国有祯
菏泽市侯氏字辈:始迁都邑祖忠素公至世字十四世通用派世德仲大曰景时希道光自周承锡爵延寿绍隆昌克美遵先训书声学祖方和平宣国政名振贵逢常俊杰启林毓荣华同日长守勤定必富仁义纪成祥天盛纯钟秀治崇统任襄威维今本重献采映朝堂辅佐民齐乐英贤继康
烟台市侯氏字辈:提敬本先立永正明长清
淄博市侯氏字辈:琴慎宜志贺,钦承绍中迅[顺],昭瑞勇明清
泰安市侯氏字辈:靖瞻景龙如尧秉一梦万秀良家庭其吉
潍坊市侯氏字辈:仰宪本善良,传继振安邦 宏文庆世远,繁衍大宝光。
日照市侯氏字辈:原云延家庆,召绪玉升恒。
威海市侯氏字辈:衡州太守裔,建业盛网林;文武多俊杰,历朝列缙绅;贤公经楚大,一家之世昌;国祚开基永,宗源庆衍长;雍和承教育,焕发裕荣芳;名显恢先绪,才能绍远洋。
展开
先秦时期,侯姓活跃于河南、山东、陕晋南部一带。秦汉时期,由于中原战争频繁,侯氏北迁河北、山西,西奔甘肃、宁夏。两晋南北朝时,中原扩增了鲜卑族的侯姓,内蒙古、辽宁地区侯姓随之增加。到唐宋时期,侯姓已经出现在江西、浙江、福建、广西等地。明朝永乐年间侯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侯姓第一大省是山西,约占全国侯姓总人口的3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河南、湖南、陕西,这四省侯姓大约占侯姓总人口的74%。明朝时期,侯姓大约有26万余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8%。陕西为侯姓第一大省,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山西、浙江,其次分布于山东、河南、甘肃、江苏、河北。
当代侯姓的人口已达300余万,为全国第七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4%。大约占侯姓总人口的31%,其次分布于辽宁、安徽、湖南、广东、四川、山东、黑龙江,这七省的侯姓又集中了36%。河南居住了侯姓总人口的12%,为侯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北部豫冀晋、南部湘粤、东北地区三块高比率侯姓区域。
展开
郡望
上谷郡,战国燕时开始置郡,秦朝时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保定、易州、宣化一带);
丹徒郡,秦朝时置丹徒县,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此支为上谷郡分支,其开山始祖为东汉大司徒侯霸的后代;
河南郡,汉高帝二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此支为北魏鲜卑族侯奴氏、古口引氏等后裔形成。
堂号
“上谷堂”、“却币堂”、“救赵堂”、“勤慎堂”、“壮悔堂”等。
“却币堂”、“救赵堂”这两个堂号有共同的来源:战国的时候,秦国要攻打赵国,赵国于是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没有兵符,不能指挥军队,于是拿着金币就找到侯赢,侯赢是一位71岁的隐士,职位是魏国大梁看门人,家里很穷却坚决不要信陵君的金币,他给信陵君出了一计,让如姬偷来了兵符。侯赢又介绍了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参与用兵,信陵君得到了晋国的兵马,打败了秦国,救了赵国。
展开
四言
蜺龙节度;松鹤仙郎。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节度使侯弘实的事典。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道士侯道华的事典。
窃符救赵;奏制封侯。
上联说战国时期魏国的隐士侯嬴的事典。下联典指东汉朝初期的河南省密县人关内侯侯霸的事典。
蜺龙节度;松鹤仙郎。
上联说唐朝时期的侯弘实,少年时曾梦见自己变成虹在河中饮水。有僧人为他相面说:“这是蜺龙啊!”后官节度使。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芮城人侯道华的事典。
蜺龙节度;巨鹿经生。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侯弘实事典。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侯芭事典。
上谷门第;巧智家声。
全联典指北魏朝时期的侯文和,滑稽多智,以巧闻世。
两百华诞;祖德流芳。
此联为广东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大门联。
五言
迎宾名流远;治道功泽长。
此联为侯氏宗祠通用堂联。
花发三阳盛;香飘五柞深。
此联为唐朝时期的诗人侯列《花发上林》诗句联。侯列,高亦作侯冽,唐元和六年进士。
琼阁出高艳;玉辇驻浓阴。
同上联。
六言
方域雅号公子;侯景自称帝王。
上联典指明末清初才子侯方域,学朝宗,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合称“四公子”。下联典指南朝梁大将侯景,羯人。代梁自立汉朝称帝王,不久被杀。
公生明,偏生暗;智乐水,仁乐山。
此联为郭沫若1948年书赠史学家侯外庐联。
七言
功臣着美凌烟阁;学士流芳含象亭。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吏部尚书侯君集,三水人。跟从唐太宗李世民征伐有功,像列凌烟阁。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学士侯行果的事典。
以姬易侯垂思远;由周及清世泽长。
此联典指侯氏原姓姬,是唐叔虞的后代。后“曲沃武公伐灭之,子孙易姓为侯,一奔他国,一匿曹公山中。”十字河村侯氏家庙的这副对联,概述了侯氏的历史源流。
直谅喜来三径友;纵横富有百城书。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成贤亲王师傅侯荫桥自题联。
月照琴棋桐院坐;舫名书画米家来。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成贤亲王师傅侯禅甫题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勤俭创业家声振;慎独荣身四海行。
此联为广东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小门联,此联以鹤顶格镶嵌“勤慎”堂名。
红杏坊里慎斋起;勤慎堂中诗礼传。
此联为广东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小门联。
八言
勤与俭乃治家上策;慎而言为训子良规。
此联为广东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堂柱竹刻联,此联以鹤顶格镶嵌“勤慎”堂名。
诸先辈艰辛创基业;众裔孙奋力振家邦。
此联为广东省梅州市城西侯氏宗祠勤慎堂正堂开基祖成钢公牌位联。
展开
-
03-312020宗祠通用联四言 蜺龙节度;松鹤仙郎。 ——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节度使侯弘实的事典。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道士侯道华的事典。 窃符救赵;奏制封侯。 ——上联说战国时期魏国的隐士侯嬴的事典。下联典指东汉朝初期的河南省密县人关内侯侯霸的事典。
-
03-312020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得姓始祖 侯姓的渊源可追溯到周文王。第一支侯姓,根据《元和姓纂》的记载,在春秋时期,晋国缗侯的后代逃亡去别的国家,就以侯为氏。当时,郑国有侯宜多、侯多羽,鲁国有侯叔下、侯妃,齐国有侯朝,魏国有侯嬴。
-
12-242019侯氏起源出自姬姓。以爵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中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晋国,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国。而侯氏正是出自晋国的公族。春秋时期晋国的公族晋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晋武公所杀,他们的子孙便迁居他国,而且以祖先的爵位为姓,是为侯姓。据《金乡长侯成碑》记载,春秋初期,郑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谋反,为郑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辉县),故又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郑庄公赐他的儿子共仲姓侯,从而又形
-
12-242019侯氏字辈汇总侯氏家族的排行是: 老排行:学一申国天, 清正世光元。敦廷肇基尚, 先泽允安全。 新排行:定治昌文德, 明良庆毓贤。官兴忠俊彦, 福继广长延。 郓城地区侯氏家族的排行是: 仰宪本善良,传继振安邦 宏文庆世远,繁衍大宝光。 山东东平地区侯氏家族的排行是: 原云延家庆,召绪玉升恒。
-
06-242013介休侯氏介休侯氏,晚清三晋第一富商。 据史料记载,介休侯氏原籍陕西,1163年(南宋孝宗隆兴元年)迁入介休北贾村。从一世,传到十九世的侯兴域,已是著名商人。乾隆时,介休侯氏号称“侯百万”。娶妻二,生子六。侯氏店铺,除介休、平遥外,远设京师等地,原来主要经营绸布、杂货、药店、染坊以及钱铺、账局等,大小字号五十多处。1823年前后,西裕成颜料庄开创为日升昌票号,资本家是平遥达蒲村李大全兄弟。总经理是雷履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