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郝姓
帝乙
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为多
郝经、郝懿行
太原郡、京兆郡;太原堂、京兆堂
郝梦龄、郝誉翔
始祖
帝乙。
展开
济南市郝氏字辈:秀招忠金
青岛市郝氏字辈:常海珍政,时维宏隆,金玉人才,木火水土,中心允敬,大本克敦,世承先训,继作思存,立兴光兆,宜怀庆从,绍良其绪,传后延恒,治家有方,文学昌明,凡荣广代,英华升平
临沂市郝氏字辈:帮启登奉,世大文联,如怀祖跃(德),(永远)玉厚光兴(先)
济宁市郝氏字辈:从文鸣连正玉思清
菏泽市郝氏字辈:常海慎重时维宏隆金玉人才木火水土中心允敬大本克吨世承先训记作思存昭良其续传后延恒
烟台市郝氏字辈:常海慎重,时维宏隆。金玉人才,木火水土。中心允敬,大本克吨。世承先训,记作思存,昭良其续,传后延恒。
淄博市郝氏字辈:本清继源,诗书洪祥。仁义发家,安邦兴国。
泰安市郝氏字辈:国久承光,万代永兴,允希广士,坯庭言忠。
潍坊市郝氏字辈:允笃有维,元丕廷宝,嘉绪立昌。
日照市郝氏字辈:邦启登风,世大文联,如怀祖德,永远光先。
展开
郝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二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三百三十二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5%左右。
始于商末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地区。 就是到了宋代,郝姓虽说已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但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也是比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现 了郝姓人家。这也是导致明、清两代,郝姓仍以我国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总之,历史上郝姓着实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唐宋之际,南方的一些地方才出现了较多的郝姓人家。明清之际,郝姓在南方各地的分布渐广,湖南、福建等省都有载入史册的郝姓人物;同时在东北的辽宁等省也有了郝姓的聚居点。清代时,世居山西北部的郝姓跟随走西口的风潮,有迁内蒙、甘肃者;因为战争,有部份族人迁徙至四川雅安名山,后有一部份人因生存而迁秆徙到汉源使得四川也有了郝姓的分支,后来又有郝姓族人移民台湾,迁徒到欧美国家。但是,此期郝姓仍是以北方为其分布繁衍的中心。
如今,郝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为多,这三省的郝姓约占全国汉族郝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
展开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京兆堂:以望立堂。
晒书堂:晋朝时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阳下晒,以防发霉或虫蛀。郝隆当时为桓温南蛮参军,有一天他脱了衣服,跑到太阳下摩着肚皮晒太阳。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晒书啊!”人家奇怪地问:“书在哪里?”他拍拍肚子回答:“我的书都在肚子里呢。”
丰文堂:源出郝经,字伯常,元朝陵川人(今山西陵川)。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询问经国安民之道,他条陈数十事,元世祖大悦,待继位后,即任其为翰林侍读学士。郝经曾充国使出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归。在留宋期间,郝经著述甚多,其文丰蔚豪宕。故其族人以“丰文”为堂名,此即郝氏“丰文堂”之由来。
展开
四言
丰文尚节;引义传经:上联典指元朝翰林侍读学士郝经,字伯常,陵川人。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大将郝处俊,安州安陆人,贞观年间进士。
储书栖腹;饮水投钱:上联典指东晋朝时期的郝隆,字仕治,任荆州刺史桓温的南蛮参军,善于应对。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郝廉,曾出远门,在路边井中饮水后,往往把钱投入井中,以表示清谦。
猛将旗手;红袄顺天:上联典指郝氏第一猛将郝摇旗,初在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中当旗手。下联典指金朝末年红袄起义军首领郝定,山东衮州人。
太原一介;河东三绝:上联典指汉朝名人郝子廉,太原人。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画家郝章,汾州人,居阆州。长于画人马,年已八十,每画一人一马,称绝一时。与路皋橐骆、张远山水并称河东三绝。
夫人家法;宰相襟期:上联典出《世说新语》记载,王浑妻钟氏,与弟妻郝氏皆有德行,钟虽门高,与郝相亲重,时称“钟夫人之礼,郝夫人之法。”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郝处俊,尝言志曰:“大丈夫惟无仕,仕必至宰相乃可。”后仕至中书令。
太原世泽;廉洁家声:全联典指汉朝时期的郝子廉,性廉洁,过姊饭,默置钱于席下,远行饮路帝井水,投钱于井中。
五言
人曝笼内物;我晒腹中书:全联典指晋朝时期的参军郝隆,字仕治。每年七月七日,人皆晒衣物,惟隆卧于庭中,人问之,答曰:“晒吾腹中书耳!”
七言
尔雅疏义流芳远;春秋说略世泽长:全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户部主事郝懿行,字恂九,号兰皋,清嘉庆进士,谦退廉介,潜心著述,长名物训诂之学,著有《尔雅疏义》、《春秋说略》、《山海经笺疏》等。
八言
奇韵豪文,才推元朝;危言高论,名重汉时:上联典指元朝时期的翰林侍读学士郝经,字伯常,陵川人。下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名士郝洁,太原人。好危言高论,名重当时。
展开
-
12-242019郝氏起源源流一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神农氏又称郝骨氏(又称郝省氏或赫胥氏),属于复姓省文简改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所记载:“郝氏出自郝省(骨)氏,太昊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之郝乡,因以为氏。”据史籍《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在炎帝神农氏又叫郝骨氏,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大臣,曾帮助太昊治理部落。郝氏家谱关于郝乡的记载,在南朝梁武帝时任
-
12-242019郝氏字辈汇总济南市郝氏字辈:秀招忠金 青岛市郝氏字辈:常海珍政,时维宏隆,金玉人才,木火水土,中心允敬,大本克敦,世承先训,继作思存,立兴光兆,宜怀庆从,绍良其绪,传后延恒,治家有方,文学昌明,凡荣广代,英华升平 临沂市郝氏字辈:帮启登奉,世大文联,如怀祖跃(德),(永远)玉厚光兴(先) 济宁市郝氏字辈:从文鸣连正玉思清
-
06-302013汉源郝氏 流沙河畔的600年传奇600多年前,他们因为战乱来到西南边陲之地黎州(汉源),在大渡河畔扎营盘,为黎州守土开疆。600余年间,他们在黎州繁衍生息,根深叶茂,贤能辈出。他们是汉源郝氏,一个在大渡河畔生存繁衍了600多年的传奇家族。沿着滔滔大渡河,走进花果之乡,寻访郝氏后人,找寻郝氏在汉源的发展传奇。
-
06-162013郝姓家谱文献【家谱文献】 山东滕县郝氏族谱,(清)郝澍敏纂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
05-262013壶关郝姓和林州的渊源郝氏始祖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从山西潞安府壶关县新兴里柏林村移民到林州伯文村已经583年。壶关郝姓和林州的渊源牵出了一段家谱往事。